返回

军婚超极甜:七零兵哥哄我生二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8章 夫妻夜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看着陈铭川脸上的得瑟,李欣玥感觉好笑。 ——男人也有幼稚的时候,只是看在谁面前罢了。 三个多月的孩子,男女特征都没出现,哪知道是男是女? 可是,男人的兴致不能打击。 李欣玥挑起大拇指:“你厉害,我英雄的陈团长!” “老公,我问你个真心话哈。” 陈铭川刚躺下,听到这一句,低头亲了亲怀里的媳妇儿。 “问吧,知无不言。” “我说,我是说。” 李欣玥组织了一下语言:“我说,如果屹儿是个女儿,那你是不是特别盼这一胎是儿子?” 儿子? 陈铭川脸皮抽抽:“要听真心话啊?” 李欣玥眼一瞪:“当然了!” 陈铭川想了想:“那我就说真心话: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是男是女我都不在乎。” “农村里是讲究养儿防老,可我们又不用儿子养老,有没有儿子真的不重要。” “你看吧,我和你将来都有退休金,吃就不成问题了吧?” “对于病,你可是神医,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领袖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儿女不是一样吗?” 说得有道理。 不过炎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思想可是固执的,认为没有儿子就没有后代。 李欣玥又问:“那老了做不动了,怎么办?” “噗”的一声,陈铭川更乐了。 “有儿子就有办法吗?媳妇儿,你这思想可要不得了。” “你知道六队的冯老太不?” 六队那个冻死饿死在老屋里的老太太? 这个人,李欣玥记忆中有:“记得啊,你的意思是说,她是有儿子的。” “对。” 陈铭川点头:“冯老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冯强、二儿子叫冯兵。” “冯强结婚后,接连生了五个儿子。” “冯兵结婚后,却连续生了四个女儿。” “其中有一个真正的老三,是被冯老太扔进尿桶淹死的。” 这年代,这事常有。 农村里人都认为女儿生得再多,也是给别人养的。 一生下来就丢弃掉,还能省点粮食,反正也没人知道。 “后来冯老二家,好像还是没有儿子呀。” “嗯。” 陈铭川点头:“没有,后来还生了一个女儿,就生不出来了。” “因为冯老二没儿子,所以冯老太就嫌弃这一家,早早的把他们分开了。” “家里的东西一点也不给,还把这老二一家赶到柴棚去住。” “带孩子的事,那就更不用说了,还骂他是绝户头。” “可你应该知道,现在冯老二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可比冯老大一家强多了。” 这倒是真的。 冯老二家的四个闺女,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大闺女、二闺女都参加了革命,如今姐妹俩都在市里。 老三与老四,受姐姐的影响与帮助,上了学,也安排了工作。 这两个,如今一个在县妇联当副主席、一个在另一个公社税务所。 四个闺女有的生了两个儿子、有的生了三个儿子,每人拿一个儿子姓冯。 并且,四姐妹每人每月都给父母五块钱零花。 老俩口还不到六十岁,生产队上想上工就上工、不想上工就拿钱买工分。 而冯老大两口子,没有一个儿子有出息的。 而且他们还在不停地帮着儿子带孙子、孙女,至于冯老太自然管不了。 李欣玥听得很感概,也佩服自家男人是真的看得开。 “老公,我听邱嫂子讲过,前幢的张兴林与他媳妇差点离婚。” 这事,陈铭川也听说过。 张兴林那老娘,说他没有儿子将来就没人养老,非让两人离。 有一年张兴林回家探亲,老太太买通一个姑娘,然后合伙给他下药,让他给睡了。 后来怎么摆平的不知道,倒是没闹到部队来。 这些也是私下听人传传的…… 不过听人说,张兴林后来好几年都没再回家探过亲。 陈铭川轻叹一声:“玥儿,我是好命,娶了你还生了儿子。” “有的时候,人的命真由不得自己。” 那是的,人的一生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谁也不能保证就万无一失。 李欣玥往外挪了挪,陈铭川身上太热。 “老公,我也是好命,才能遇上你,我们应该感谢她。” ‘她"是谁,自然不必说了。 “嗯。没有‘她"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要不我们来感谢一下?” 话落下,大手爬上了山丘…… “媳妇儿,感觉它又大了呢。” 李欣玥脸红红,一把拍掉那只咸猪手:“哪里有,胡说八道。” “真有。” “没有。” “我量量。”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暖如夏阳…… “老公,别……” 陈铭川不断的亲吻着怀里人,哄着:“我就看一眼我家姑娘。” 旷久的男人固执得厉害。 说好看一眼,根本就是个骗子! 困意浓浓的李欣玥根本没有精力骂人了,任由陈铭川给她做清洁,此时脑子里只有一句话: ——相信男人的破嘴,不如相信世上有鬼! ——大骗子! 次日李欣玥要上班,六点半她准时起来了。 才起来,睡在隔壁的儿子也醒了。 “妈妈,妈妈。” 大概是听到了她的声音,小家伙在屋里喊他。 小家伙一个人睡一屋,房间门肯定是没有栓上的,李欣玥立即推门进去。 陈屹恒还睡在床上,见到她又喊:“妈妈,今天我不去托儿所行吗?” “咋了?” “腾飞哥哥放假了,我想去找他玩。” “行。” 李欣玥同意了。 儿子还是比较乖的,去了李家也不会影响到姐弟三个做作业,还会跟着一起写字。 陈屹恒可开心了:“妈妈,那我就起来。“ “好!” 饭菜早放好在锅里,很快陈铭川下早操回来,一家人吃了饭一起出了门。 刚出团干家属院的门,就见一个战士抱着了个孩子往前跑,后面跟着两个年轻人。 李欣玥认得,这正是王敬的大儿子王剑与他媳妇梅建英。 不用说,肯定是他们的儿子发病了。 两人刚回城,因年龄超过了没有参加高考,李欣玥与他们并不熟悉。 不熟悉,自然就不必打招呼。 出了首长院,父子俩往营干家属院去了,李欣玥上了车,去了医院。 这天傍晚回来,陈秀丽过来了。 “新叶,王家那孙子发病了,是不是送你们医院去抢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