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婚超极甜:七零兵哥哄我生二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0章 带她去了一个地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铭川家属想搞投机倒把? 不会吧? 众军嫂傻眼了:这要抓到了,可是不得了的事!陈铭川怕是连部队都呆不下去的! 于是有人觉得李欣玥没有这么大的胆。 “这是不可能的,搞投机倒把要被抓了,会影响她男人的前程,她没这么蠢!” 有道理。 于是有人不明白了:“那她弄这么多松子回来做什么?这么多,就是吃烂嘴也吃不完啊!” 这时,有人一脸神秘的凑了上来:“听说城里有黑市,那里的东西不要票,但是价格贵!” “但是城里有钱人多,只要好吃,没人嫌贵!” “所以,我猜测她有可能弄去黑市卖!” 这样? 好多军嫂都听说了,李欣玥有办法让松子开全口,于是有人信了。 松子挺香的,比瓜子还好吃。 顿时,不少人有心思了。 这天下午,山路上多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一个个背着大背篓往山里去…… 这壮观的场面看得李欣玥一脸懵B:“……” ——出啥事了? ——难不成又出了一个穿越或重生人士,稀罕上了这松子? 晚上,钱三妮来给她解了惑:“她们说你准备拿这个去黑市换钱,所以准备跟着你一起去。” 李欣玥流汗了! ——这个,可不行啊,她是军嫂怎么能明目张胆进黑市呢? 摸了摸脸,咧咧嘴:“呵呵,这些人的脑洞真大!” “在她们的心中,我就是个李大胆,为了钱,什么都不怕!” 钱三妮乐了:“不是她们脑洞大,而是她们想赚钱想疯了!新叶,眼皮浅的人多了去了。” 可不就是? 第四天,李欣玥没再进山了。 现在她可是风云人物,大家都盯着呢。 再进山,人家还真以为她要去黑市赚外快了! 到了后院,眼见腊肉、腊肠晒得差不多了,李欣玥却发愁了。 在家里熏,肯定又得引人注意。 太出名了,真麻烦! “这么多,家里可不好熏,陈铭川,你能不能找个地方啊?” “有!” 陈铭川一听,立即进屋拿出两个大麻袋出来。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好熏。对了,带上一点礼品。” 还真有地方啊? 李欣玥好奇:“去哪?” “跟我走就行了,不会卖了你的!” 你卖得了吗? 李欣玥白眼一翻:我现在可不是轻易能被人卖得了的人! ——再说了,你舍得吗? 拿了两袋奶粉、两罐麦乳精、两个罐头,陈铭川还让她再带了一斤糖果。 帝都的东西刚寄回来,苏家人让小江送过来的,东西还真不少。 李欣玥听闻去的地方是陈铭川战友的父母家,有老人与孩子,她又加了两块棉布。 “他父母还有儿子吧?” 陈铭川点头:“有,他是父母的次子,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 “虽然他没读过什么书,可玩武器的天赋非常高,是我队里最厉害的一个。” 这个战友叫王志诚,是个志愿兵,二十九岁那年和陈铭川一起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 他牺牲时,有一个五岁的女儿、一个三岁的儿子。 因为他是烈士,所以他牺牲后,他的儿女与父母、妻子都有抚恤金。 这几年,他们一家人靠这个生活。. 两年前他妻子再嫁了,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陈铭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看他们。 王家在都阳镇向阳大队,这个大队离镇上有点远,而且靠山。 车子七拐八拐,一个小时候后才到王家。 “大娘。” 车子来到一个院门前,陈铭川停了车,然后下车走到了院门口。 院内是三间老旧泥土房,不过是瓦盖的,在这村子里还算不错。 门前的大娘满头白发,至少有七十。 一看到陈铭川,大娘那老脸瞬间笑成了菊花:“队长,您来了?哎呀,这漂亮的姑娘是你媳妇儿吧?” 陈铭川边卸东西边回答:“是,这是我媳妇,姓李,叫新叶。” “叶儿,这是王大娘。” 李欣玥拿着一包礼品下了车:“大娘好!” 王大娘笑眯了眼:“你好、你好!队长这么优秀,就该配这样的媳妇儿!” “快进来、快进来!” “老头子、老头子,队长带着媳妇来了。” 正在菜园里忙活的老人一扭头,立即扔下锄头就往家走…… 李欣玥进了屋。 这是一个大厅,农家的屋子都是这样。 一个大厅、左右两边就是卧室,在外墙转角处再砌一个厨房与猪栏、柴棚什么的。 王家就是这种结构。 大厅三面漆黑的土墙、中间一张四方大桌、桌边四条高脚长凳。 除此之外,有几把竹椅子。 好简陋。 说真心话,李欣玥觉得这时代,真的好穷! “坐坐,队长,带媳妇坐桌边。” 陈铭川把两大袋东西放下:“大娘,今天我来你这是有事的,你别忙。” “这袋子里是我和战友们上山打的野猪、野兔,把它们做成了腊肠、腊肉。” “部队里没办法熏,想借您这地方把它给熏了。” “没问题、没问题!老头子,去砍些柏枝回来,我去烧火。” 柏枝加上米糠、粃谷一起熏,味道更加香浓。 两个孩子去上学了,大的已经十岁、小的也已经八岁。 王大娘接到一大包的礼品时,一脸的诚惶诚恐:“别别,这不行、不行。” “队长,您能来我家,老婆子我高兴。” “可您带这么多东西来,老婆子我就不开心了,这个我不能收。” 陈铭川看着老人家,一脸真诚:“大娘,我媳妇本事很大的,认了一对很厉害的祖父母。” “这些东西,家里可不少。” “不是特意给您买的,也不是我自己没有,您不收下那以后我就不来了。” 这话一落,王大娘眼眶红了。 这年代,谁家这东西会吃不完? 是儿子的首长关心着他们这两老两小,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 “我去杀鸡,你也不能拦。” 好吧,大娘就养了六只鸡,两只公四只母,因为生产队有规定,一家不能多养。 六只鸡,大娘过年才舍得杀一只。 母鸡得留下生蛋给两孩子吃。 大爷大娘都七十了,生产队上大爷干一天也就五个工分,一家的口粮要用现钱买。 虽然有国家发的抚恤金,但日子也不是太好过。 可大娘的心意,要是夫妻俩拒绝了,她心里会难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