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东北沿海货千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到了辽东,朱七牛可就要正式干活儿了。 将三个媳妇儿和妹妹安置在一处安全所在,朱七牛独自骑马来到了定辽右卫下辖的草河千户所。 在这里,他调了十个精兵护卫安全,随即返回接上家眷,来到了一处前年才新建完毕的新城——辽南城。 辽南城属于东北这嘎达的众多城池之一,位于定辽右卫的北边,渤海湾的南边,与朝鲜隔海相望,属于定辽右卫的辖区。 和大明东北其它早前的城池是为了抵御外敌、守土安民不同,辽南城之类的新兴城市的主要目的旨在让百姓住得更好更集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文化。 因为地理优势的关系,辽南城可谓是东北这嘎达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了,也是主要的纳税区。 大明与朝鲜的经贸往来倒有一成是在这里直接进行的,其修建的大型码头也是大明与朝鲜往来船只的主要停泊补给地。 毫不夸张的说,当地人只要不懒、不残废、不重病缠身,哪怕是去码头上扛大包,都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而若是当地人但凡聪明点,随便做点什么小生意,持之以恒,不说发家致富吧,起码也能生活轻松,衣食无忧。 内地不懂的百姓可能会说了,大明不是有海禁吗? 咋就没人管管商人跟朝鲜乃至女真的通商? 拜托,倭奴国都被拿下了,属于大明国土,这中间的几片海和海湾全都成了大明的内海和内海湾好伐,商人们在自己国家的内海航行,在内海湾停靠,这算个啥的出海?压根跟海境政策不搭噶好伐? 至于朝鲜,以前它是大明的邻国,但只跟大明有一片海域和一点点陆地面积接壤,可自从大明拿下倭奴国,可就又不同了。. 大明内地与东瀛承宣布政使司就跟个包子外皮似得,几乎要把朝鲜这坨‘肉馅"给整个包进去了,接壤的地方那可真就海了去了。 如果大明愿意,甚至可以直接完全堵住朝鲜的出海口,让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如果把大明比作一个‘口"字,那朝鲜也是个‘口"字,不同的是,大明的‘口"是‘回"的外面那个口,而朝鲜则是里面那个‘口"。 海边城市有海边城市的风格,最明显的便是空气中那股海风腥味以及吵吵嚷嚷的码头。 朱七牛他们一过来,朱七牛跟尚灵儿倒是习惯,黄月英、蓝桉和朱八牛则是直接被搞蒙了。 尤其是当一阵风刮过来,携带着一大串码头上海鲜的腥臭味时,她们直接有种想吐的感觉。 “以前家里也有海鲜啊,我怎么一直没发现海鲜居然这么腥臭的?”黄月英拍了拍胸脯,强行忍住了想吐的感觉。 尚灵儿解释道:“那是因为海鲜也有很多种,有的鱼虾、螃蟹味道轻,有的味道重,而且码头这边嘛,很多鱼虾都是死掉的,味道就更难闻了。” 蓝桉面露苦涩:“夫君,你还要在这里逛多久啊?” 朱七牛道:“不如你们先回去吧?我还要在这儿逛会儿。” “回哪儿去?”朱八牛问道。 朱七牛道:“我们要在这儿待一段时间,所以我提前让人买了套房子,你们自然就是回那里了,不过为了隐藏身份,除车夫外,家里一个外人都没有,护卫我们的士兵也只会在外围,不会进去家里,所以一些家务活儿就得你们自己来干了。” “哦豁,如此说来,我们在辽南城也有个家了,那我们就先走了老哥,你晚饭回去吃吗?做饭的事儿就交给我了。”朱八牛笑问道。 逐渐长大后,朱八牛靠着在状元街厮混多年的吃货经验和聪明头脑,十分轻松的掌握了一手好厨艺,做的饭菜完全不比外面的差。 “当然回去吃,你记得多做几个人的饭。”朱七牛叮嘱道。 “给那十个士兵吃吗?” “不,他们属于出公差,自然是在外面自己买着吃,朝廷给报账。” “明白了。” 简单沟通后,实在受不了这股海味的黄月英、蓝桉和朱八牛率先回返。朱七牛安排了八个士兵护送他们。 为掩人耳目,这些士兵自然没有穿着盔甲,也没拿着刀枪剑戟之类的武器,而是全部做护卫打扮。 在这商人云集的辽南城里,像他们这样的队伍可太多了,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留下来陪朱七牛的便只剩尚灵儿和两个士兵。 “走,咱们四处转转。”朱七牛笑道。 尚灵儿点了点头,十分珍惜这单独和朱七牛出门逛街的机会,亦步亦趋跟在他旁边。 走了一会儿,尚灵儿注意到不少百姓都会多看朱七牛几眼,有的还会驻足打量:“夫君,他们不会是认出你来了吧?” 朱七牛摇头,低声道:“应该不会,这里又不是京城,哪有那么多人认识我啊,就算有认识的,见我出现在这里,也只会觉得是有人跟我长得像。” “可是币钞上有你的画像。” “币钞上的画像没那么真切,而且用的版本还是几年前的,我的模样跟那时还是有不少差别,放心啦。” “好吧,那我就大胆逛街了?” “嗯,随便逛,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给你付账。” “谢谢夫君。” 话音刚落,尚灵儿还真就看上了一样商品。 在一个很大的大盆前驻足,尚灵儿问道:“老板,这些珍珠怎么卖?” 朱七牛跟过去一瞧,好嘛,大盆里全是珍珠,各种形状和颜色的都有,其中倒也不乏珍品。 就是这摆放形式太草率了。 明明是相当珍贵的珍珠,却用着又大又破的木盆装。 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装的是一盆臭鱼烂虾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