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三五团圆照漫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正如朱七牛很了解朱雄英,朱雄英也很了解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朱七牛。 一听朱七牛这话音,朱雄英立刻来劲儿了:“你的意思是说,你对行政区划和官员体系有想法,准备改一改?” 朱七牛如实道:“是有点想法。” “嗯,你说说看。” “这个嘛,我……。” 朱七牛话还没说完,龙车已然到了大明第一歌剧院门口,走在最前头的太监回头禀报道:“启禀皇上,大明第一歌剧院到了。” 朱雄英应了一声,对朱七牛道:“看来今天是没空听你说了,过几天咱们再好好聊。走,先吃饭,然后你就回家去陪你家人吧。” 下了车,朱雄英忽然对一旁侍候的太监道:“对了,记得把小皇弟送回家,人家爹都回来了。” “是。” “皇上,这是何意啊?”朱七牛不解的问道。 朱雄英道:“哦,这个啊,你家不是有对双胞胎嘛,挺可爱的,跟你小时候很像,我跟皇后都很喜欢,就接进宫里住了几天,就像你小时候皇爷爷和皇奶奶让人接你进宫住一样。” “这样啊。” 朱七牛笑了笑。 忽然就有点不想参加这个宴会,想赶紧回家看儿子呢。 那太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忽然插话道:“那个……。” 朱七牛问道:“怎么了?” “其实两个小王爷在宫里已经住了两个月,斌王爷府上的老夫人都想孙子了,昨天才进宫看过。” 朱雄英: ̄□ ̄|| 朱七牛‘哈"了一声:“那倒是省了我家不少粮食,皇上和皇后下次若是还想看他们,就还是接进宫里去住吧。” “有你这句话就行,走走走,干饭,你坐了一路车,一定饿了吧。” “是,皇上。” 宴会结束。 骑马走在京城熟悉的道路上,朱七牛却无心去感慨时间的魅力,只想赶紧回家看看家人。 一路疾驰,眼见斌王府大门越来越大,朱七牛抑制不住笑脸,甚至笑出了声。 ‘吁。" 开疆马稳稳停在了王府大门口。 下一刻,听见声音的赵兰、朱四虎、黄月英、朱八牛、蓝桉、尚灵儿等便围了出来。 “七牛你可算回来了。” “哥哥!” “夫君饿不饿,我这就让后厨给你做吃的?” “好孙儿,快下马让爷爷好好瞧瞧。” “……。” 朱七牛一跃从马上下来了,依次向爷爷奶奶、爹娘、伯父伯母等长辈行礼,随即挨个跟兄嫂、弟妹、夫人打招呼。 最后的最后,朱七牛的目光定格在了四个小娃儿身上。 这是我生命的延续啊! 朱七牛正欲接他们过来抱抱,被黄月英抱在怀里的大儿子朱仁忠忽然开口甜甜喊道:“爹爹。” 朱七牛大为惊讶,跟着眼眶都红润了。 “诶,好儿子。” 听见大哥开口,许是觉得好玩儿,朱仁孝、朱仁节、朱仁义三兄弟也都跟着喊起了‘爹"。 虽然一个赛一个的口齿不清,奶声奶气,但在朱七牛听来,却是世间最美之声。 “你们也乖,竟然都认得我,不错不错,该赏!” 赵兰笑道:“是啊,他们四个可乖了,而且比你小时候还要聪明,月英给你画了幅画像,时不时抱他们过去认人,他们便都把你给记住了。” 朱七牛冲着小姐姐感激一笑,随即从她怀里接过老大亲了一口,又依次抱了抱其他三个儿子:“他们都有快三岁了吧?” 蓝桉道:“是啊,两岁大几个月了,我们已经开始教他们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了,只要起个头,他们都能背出不少来,听爹娘说,你启蒙的时候还没有他们小呢,将来指不定他们都能青出于蓝。” 朱七牛道:“那我可太高兴了,儿子就该比老子强。” 朱四虎撇了撇嘴:“你仿佛在指桑骂槐。” 朱象也赔了撇嘴:“你儿子比你强是肯定的,但你们四个都没有你们老子我强,我朱象这个孙子啊,我朱象的。” 朱七牛:Σ(⊙▽⊙"a 爷爷的废话文学好像进阶了。 不仔细想想,都快反应不过来他在说废话了。 了不起呀了不起! 被老爹训了,朱家四虎都不敢顶撞,便纷纷用打岔来掩饰尴尬,朱四虎提议进去吃饭,朱大虎提议进去喝茶,朱二虎提议朱七牛先去洗个澡,朱三虎提议……。 之后的事情嘛,也还是老样子啦,就是一家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享受难得的团圆。 然后朱象他们就都告辞离开了,只剩下朱七牛一家人。 朱四虎和赵兰、朱狮却也没有留在那儿碍三个望穿秋水的儿媳妇儿(孙媳妇儿)的眼,各自找借口也溜了。 朱八牛和朱十牛还想跟哥哥多说会儿话,全都被朱四虎和赵兰给拎走了。 “要不把这四个小的也先哄睡着?”朱七牛坏笑问道。 黄月英、蓝桉、尚灵儿齐齐翻了一个白眼。 然后她们便抱着孩子回去哄睡了。 一炷香后,三女梳洗打扮一新,一齐来到了朱七牛的小楼。 皇宫。 太上皇寝宫。 戴着一副老花镜看着锦衣卫密报的太上皇忽然问道:“那个小牛犊子到哪儿了?” 一旁自有太监答道:“斌王殿下已经回府了。” “从大明第一歌剧院一出来,第一时间回府了?” “是。” “这小牛犊子,真是没出息,就知道想着家里那点事儿。” 话虽如此,但老皇上勾起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显然如果朱七牛不是第一时间回家,他反而还不放心。 他说话时那有点酸酸的语气,更让搭话的太监头都不敢抬。 自从太上皇后和先帝先后逝去,太上皇可有日子没阖家欢乐过了。 沉默了片刻,太上皇吩咐道:“三日后请他进宫来和咱一起吃午饭。” “是。” “两天后的傍晚再去告知他,不必马上告知,让他和家里人好好安静的待两天吧。” “遵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