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极品小姑,带着系统去逃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买粮买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宋楠夹了一个鸡腿,在某个气呼呼的小朋友面前晃荡:“要吃不?” 小宋浩没有理她,转了身子继续吃。 看他还在生气的模样,宋楠哭笑不得。 “真不吃的话,那我可就吃了?你再生气果子也进了我的肚子,但这可是最后一只鸡腿,香的嘞~” 一个碗立马伸到宋楠眼前。 “吃!” 宋浩脸上还挂着泪痕,见鸡腿到他碗里,顿时喜笑颜开。 哄好小孩后,宋楠坐回桌边。 “山上流下来的水少了很多,明天早上老二跟我上山看看。你们几个在家里水缸多存点水,我看这些天越来越热了。” 宋父吃完饭,皱着眉头交代明天的事情。 宋柏不以为意:“往年不也是这样?一到夏天水就少,可能过一个月我们就得到河里挑水浇地了。好在这两月我不押镖,可以在家里帮帮忙。” “今年不一样,半个月没下雨了。”宋父摇头,“山外围的猎物少了很多,天气燥热,它们应该都躲到深山里去了。” “要不要买点粮?” 宋母脸色很不好,似是想到了什么。 窦小梅和刘巧儿也满脸担忧。 动物不同寻常的反应,让宋家人很是担心。 唯独宋楠和两个侄子侄女没其他反应,依旧在干饭。 宋浩兄妹不是很懂大人聊的内容,宋楠则是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荒年来了。 半月不下雨不算什么,未来两三个月都不会下雨。 天气只会越来越热,田地干裂,河流干涸,人们只能拖家带口离开故土。 想到书中宋家人的结局,宋楠吃不下饭了。 “买,要买。” 宋父拍板:“要是真一段时间不下雨的话,未来粮价可不好说。我们家里人不少,粮食不怕多只怕少。明天你带着老二媳妇和闺女到镇上去,多买点粮。” 宋楠:我想上山,我想要生存点。 宋父:不,你不想。 晚上睡前,宋楠将今天煮饭期间弄到空间的覆盆子换给系统,换了八十个生存点。算上今天的基础生存点,目前一共一百三十五个生存点。 看着三位数的生存点,宋楠心里很难受。 但这也无法改变她明天不能上山的事实。 第二天一早,宋楠就被宋母的拍门声吵醒。 “赶紧起来,待会儿去镇上。” 吃了早饭,宋楠捏着鼻子灌下四哥煮的汤药。 这药已经连续喝了三天,早晚一顿,但她还是不习惯。苦涩的汤药味在味蕾上蹦迪,宋楠洗了一手覆盆子吃才压下一部分苦味。 “四哥,这药还得吃几天?” 宋柳给她把脉:“恢复的不错,两天之后再看看。” 两天,至少还得吃两天。 宋楠一脸悲催,跟在宋母和二嫂身后离开了家。 走了一路终于到了镇上,镇里显然没有县城繁华,一条街道自南往北,卖粮的铺子只有头尾两家。 卖粮老板才将粮食摆好,就看到迎面走来的宋楠三人。 宋母指着门口一袋碎米:“怎么卖?” “碎米八文一斤,这边分别还有十五文的和二十文的。一分钱一分货,您可以看看。” 粮铺老板将几个写了价格的木牌插在米面里,也省得宋母再开口问。 这三样米看着比街头那家好上不少,宋母一看就知道这个铺子的老板实诚一些,于是宋母果断在这个铺子买。 八文钱一斤的米买了五百斤,十五文的米买了三百斤,二十文的米宋母看都不看,之后还买了十几袋面粉和盐。 店铺老板见她买的多,特意问了要不要五文钱送货上门。宋母没多想就同意了,不过三文钱的事,也不多。 宋楠不知道这边物价如何,只知道宋母付了十二两三钱。 坐着粮车到镇口,宋楠看到有好些人蹲在这边买牛和骡子这些牲畜。 宋楠想着之后逃荒,立马拉着宋母下车往这边走。 “有什么好看的?这牛贵的很。” “娘,买牛。”宋楠拽住宋母,悄声在她耳边说:“今天出来的时候,爷跟我说了要买头牛回去。” 肯定要买牛啊! 人推板车多累啊?要是家人推车逃荒,宋楠也不好意思坐车上不走,更别说家里还有两个比她年纪小的人和怀孕的四嫂了。 “啊?” 宋母双眼睁大:“你爷,真交代了?” “没错,爷说了。” 看着闺女认真的样子,宋母拉着她就往回走。 爹啊,你有事提前在梦里交代我们啊。我出门就拿了十五两银子,现在就剩三两七钱,哪里够买一头牛的? 得了,回去取钱再来买吧。 宋楠抬头:“娘?” “回去再说。” 宋母拍了自家这个倒霉孩子。 这孩子,这事在家里就知道了,也没提醒一句。她还能带着三两银子把人家五六两银子一头的牛带回家不成? 窦小梅见两人回来,对赶车的粮铺伙计抱歉地笑了笑。 好在伙计也没在意,等人上车后继续赶路。 路上,伙计搭话:“婶子是想买牛?” “是啊,家里没个牲畜拉车很不方便,到镇上买东西只能走路,到县里更是只能花钱坐车。” 宋母也没藏着掖着,她们确实是要买牛,更何况刚才她们下车去那边看,人家肯定也看在眼里。 “我亲戚家里正好有头牛要卖,只要四两半银子,比外面便宜不少。婶子要不要看看?” 宋楠挑眉,这么巧? 还便宜不少,这牛怕不是有点问题? 宋母当即问出声,伙计拍着胸脯保证:“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前不久吃坏了肚子,亲戚家懒得给畜牲调养,就想着不如卖掉换钱。” “婶子看了要觉得不好也没什么,我就是介绍介绍。” 伙计这爽利样打消了宋母的疑虑,当即表示可以跟着他去瞧瞧,但是得先把粮食运回家。 牛车到了青山村,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村里就里正和村长家里有牛,平时牛车不外借,如今这车上坐着的可不是这两家人。 众人定睛一看。 这牛车上坐着的不是宋老二家的人吗? 宋家前不久才分家,现在居然买牛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