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原神:被胡桃下葬前我揭棺而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5章 跟坎瑞亚有不少相似之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后来的魔神战争时期,大蛇奥罗巴斯意外来到了这里,再之后,就是他带领整个白夜国离开这里,创立海祇岛了……” 渊上所说的历史十分的简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这是一个封闭的王国,而与这个王国同属一源的海祇岛,却又刻意模糊了历史,以至于想要研究过去的历史十分的困难。 渊下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本书翻了两下,先不说这书里还有多少内容能够被阅读,光是书写时使用的白夜国文字就让人难以分辨了。 好在白夜国还保留着通用语的习惯,这些文字由仙灵们传授给了所有的人类聚集地,一直沿用至今。 “我这一次进来也是想多找一些资料,好让我的研究能够更加详尽,而不是只有这样简短概括的只言片语……” 三个人的目的不谋而合,至于寻找珊瑚玉枝,只能说是这个过程中顺带做的小事了。 说完,渊上爽朗一笑。 “哈哈,不瞒你说,我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呢,倒是跟我想象的没多大差别……” 江白煞有其事的接过他的话头,“我们跟你可不一样,在打开大门进来的时候,我可是震惊了好一会……” “是震惊大日御舆吧?”渊上嘴角扬起,颇有些自豪之感。 “即震惊于大日御舆,又震惊于整个渊下宫的环境。” 渊上点点头,有些感慨: “生活在地表的人很难想象生活在地下的人是怎样生存的……” “是呢,也不知道坎瑞亚又会是个什么模样……” 江白真的很好奇坎瑞亚有时会是个什么模样? 白夜国这里倒还好理解,这里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空间,它也是有边界的。 但真的很难想象坎瑞亚有多大。 直觉告诉江白,坎瑞亚定然是一个非常之大的王国,说不定疆域不比须弥小。 但地底下真的有那么巨大的空间吗? 最开始的坎瑞亚人又是如何到达地底的呢? 和白夜国人一样,整个居住的土地一起陷落而下吗? 渊下眨眨眼睛,看向从残破的门扉中透进来的洁白光线,好似看到了高高耸立的大日御舆。 “我想,应该有不少相似之处吧。” 没有光,就自己制造光。 看不到太阳,所以信仰黑日。 地下危险多,那就制造机械抵御。 再贫瘠的土壤,有知识的播撒,也会开出灿烂的文明花朵。 “不说这些了,我昨天在这藏书馆里找到了一些资料,说是在大日御舆关闭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些过去的投影。 “这些投影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还能够对话,说不定能从里面获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呢。渊上你知道大日御舆要怎么关吗?” “这个我恰好知道哦。” 三人走出藏书馆,来到大日大日御舆的光线照射下。 渊下指着高耸的那座高塔道: “那里是大日御舆伱们已经知道了,但那里是有一层屏障保护的,需要御辔才能进入,你们需要取的珊瑚玉枝就在那座高塔下方。” “操作大日御舆的是一种名叫日月回轮机关,这种机关这些岛上应该分布了不少,同样需要持有御辔才能操作,这些日月回轮具体在什么位置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第一次来……” “那就找找看吧。” 渊下宫的几座岛屿都颇为分散,曾经连接岛屿的桥梁在时间的冲刷下早已倾塌,还好江白和阿帽都会飞,随便一个人带着渊上也并不麻烦。 渊上虽然看上去只是个学者,但身手却相当不错,矫健灵活,甚至跟丘丘人都能打的有来有回。 对此,渊上自由一套说法: “独自一人在外做研究的学者,要是没有点武力,那岂不是找死吗?” 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希望教令院的学者都向他学习,身体与头脑同步发展。 废了不少功夫,将几个岛屿都跑了个遍,总算是找到了那个御辔。 按照古老书籍中所记载的图像找到日月回轮,远在高塔之上的大日御舆发出阵阵响声,明亮的光芒消散,整个白夜国一片黑暗。 “这就是完全没有光亮的常夜吗……” 当大日御舆的光芒消失之后,一些光芒下并不起眼的草木散发出了莹莹的幽光,整个洞窟都沉寂了下来。 “那里有一个黑影。” 阿帽看到了不远处空地上的一跟倾倒的石柱旁漂浮着一个漆黑的,看不模样的身影。 “快快快,快过去看看!” 江白真的太好奇这些黑影了,他突然出现在这黑影面前,倒是吓了对方一大跳。 “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黑影发出一道女声,若是忽略她此时的状态,恐怕真会以为出声的是一个人。 “我叫江白,是海祇岛来的勇者。” 江白不确定这个黑影是多久之前留下的,但或许会知道海祇岛也说不定呢。 “果然是海祇岛来的勇者啊……我名厄伯斯,稻妻式名字是乌帽子。乃是珊瑚宫之辅弼,渊下宫巫女中的一位。” “居然在海祇岛建立之前就有珊瑚宫了吗?” 江白对稻妻的一些制式并不清楚。 “珊瑚宫乃大御神的神庙,当然早就有了。” 乌帽子继续自己的讲述: “咳咳……渊下宫的深处有一处天然溶洞,便是通往海祇岛之路。也是海祗所许诺的地上乐土。我们在大御神的授意下,学习了鸣神文化,并且曾与诸方土地建立了外交……” 看来奥罗巴斯创立海祇岛是一件有预谋有规划的事情,并且留了充足的时间让渊下宫的人学习外界的文化,方便他们更好的融入…… 江白若有所思。 也就是说,奥罗巴斯翻阅了禁忌的书籍并不是立马就被知晓,而是相隔了一段时间。 在看到那些记载之后,他深深的感到恐惧,然后开始为子民们筹划后路。 这个过程可能有好几年。 而等到子民们在海祇岛稳定下来之后,他才主动赴死,以保全子民们。 “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呢?你没有去海祇岛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