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狂飙:人生巅峰,强哥带我卖鱼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2章 因左脚先踏进被骂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经过上级领导讨论决定,“安保公司”相关项目正式启动。 孟德海作为提案的发起者,将配合商务等多个部门联合推进项目。 因为身份的关系,孟德海不方便直接成为项目的负责人。 不过他的功劳实打实,在圈内大放异彩,谁都无法遮挡他的光芒。 明摆着赚钱的项目,谁不想分一杯羹? 哪怕大佬们碍着纪律不能直接上场,但谁家没有七拐八拐的亲戚和朋友啊。 人情社会,搞关系是有效的捷径。 孟德海天天冷着脸,保持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漠然,都挡不住想要攀关系的人。 孟夫人严防死守都没躲过圈里的夫人外交,索性直接躲在家里不出门。 就连远在京都的孟钰,都收到了不少来自各方的殷勤问候。 “我爸还真是风光一回……” 孟钰翻着通讯录,不知不觉点到了安欣的名字上面。 “这个死人,都不知道联系我。” 此时此刻的安欣,并不知道自己被远在京都的孟钰惦记着。 他刚刚因为左脚先踏进公安局,被孟局训斥了一顿,弄得他有些莫名其妙。 李响见他郁闷,捂着嘴偷笑。 “笑什么?你有必要这么幸灾乐祸吗?” 李响靠在椅背上,双手抱着后脑勺,笑眯眯地说道:“我只是觉得孟局应该忍你很久了。” 安局和孟局这两位真的算脾气好的,换做其他领导被安欣那么猜忌,他早就卷铺盖滚蛋咯。 一般的关系户都是媚上欺下,只有安欣反着来,天天找金主爸爸的麻烦。 安欣呵呵一笑,“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你就得瑟吧,听说孟局今年很有可能高升,到时候你怎么办?” 安欣满头雾水地转头看着李响,“什么怎么办?孟局高升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的保护伞啊。” 安欣无语地吐槽:“我是警察,又不是黑社会,要什么保护伞?” “唉,跟你说了白说。” 李响觉得自己不是太监,没必要皇帝不急他先急。 “响,我做警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是为了……” 不是为了往上爬啊。 有没有靠山,安欣并不是很在意,他甚至不在意职位的高低。 “安欣,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能处理的事情越多,希望你明白这一点。” 在办公室里谈论这些总归是不太好,李响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安欣脑海里回荡着李响的话,突然觉得他之前想得是不是太简单了一些? 如果他站得足够高,是不是就可以惩治更多的罪犯? 安欣想起了在一线奋斗多年,因为升职无望而误入歧途的师父。 正是因为队伍里有赵立冬这样的人存在,京海的腐败问题才会如此的严重。 安欣不想束手就擒,不想坐以待毙。 他要想办法把赵立冬拉下马,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阿嚏!” 赵立冬摸了摸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看起来是有人在背后骂我啊。” 王秘书笑道:“在京海这地界上,有几个人敢骂您啊?多半人您受凉了。” 赵立冬点点头,披上了外套。 “人上了年纪,身体就大不如前,以前我冬泳都没事,现在那是一点点小感冒都要命。” 王秘书顺势递给他一杯水,“您是日理万机,为民操劳所致。” 赵立冬笑着摇头,“这里只有咱们两人,好听话就不需要多说啦。孟德海最近风头正盛,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老对手春风得意,赵立冬怎么可能会高兴。 官场如战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此消彼长,能量守恒。 赵立冬不想处于弱势,就势必要想办法压住孟德海的风头。 王秘书闻弦歌而知雅意,小声试探地问:“需不需要我安排人搞点乐子?” 赵立冬想归想,到底是做不出那么无脑的决定。 “时机不合适,现在他身上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 王秘书暗暗在心里的本本上记下“孟德海”这个名字。 赵立冬摸了摸下巴,疑惑地问:“王秘书,你说孟德海像是能做商业企划案的人吗?” “领导,我瞧着不像。” 赵立冬点头,“我和孟德海太熟了,他做事情向来求稳,极少会有创新的想法。” 极少不过是好听话罢了。 赵立冬觉得孟德海根本就是一个顽固守旧的人,不可能玩创新的套路。 王秘书与他心意相通,瞬间抓住了他话里的深意。 “领导,您是觉得孟德海背后有其他人的手笔?” “没错,你去帮我查查,孟德海前段时间跟谁走的比较近。” 赵立冬想不明白,如此惊才绝艳的人才,为什么不来找他,而是投奔孟德海这个老顽固。 那家伙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投靠他能有什么好处? “好,这事我记下,我马上就去查。” “切忌不要打草惊蛇。” 赵立冬顿了顿又提醒道:“王秘书,对待人才要客气点。” 王秘书脸上浮起笑容,金丝边眼镜后满是算计的精光。 “识时务者为俊杰,真正的人才一定能明白跟谁走才是聪明的选择。我就是不忍心好好的人才,跟错队伍浪费时间啊。” 赵立冬就喜欢王秘书的通透,他只需要说零星几句,对方就能明白他的想法。 “你办事我放心,只是需要抓紧时间。” 王秘书应了一声,又小声询问:“领导,徐江的小弟阿坤那边,咱们还需要派人盯着吗?” 赵立冬板着脸摆摆手,“不用了,徐江是个聪明人,他要是不刻意找死,这辈子都不会回京海。” 只要徐江不回京海,大家都很安全,赵立冬乐见其成。 王秘书似是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对了领导,最近几位先生的胃口有点大,咱们家的粮食不够吃啊。” 赵立冬脸色变得很难看,“先想办法撑着,新的粮仓什么时候到位?我的位置该动一动了,这个时候可不能饿着客人们。” “那您觉得是家里的粮仓扩大好,还是外面弄个新的粮仓合适?” 赵立冬眯起眼睛,“家里的吧,到底是知根知底的更放心。” 王秘书颔首,“好,我马上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