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章 丰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季青松原本想跟着沈永找到他进货的地方。 有这本神册在手,他还跟个屁哦。 他激动跑下楼,“掌柜,你这册子卖不卖?” 掌柜一脸愁苦,“你当我不想卖哦,可官府不让客栈卖册子。 这样,你出门右转,那里有个书坊。 你直接去那里让他们抄誊一份。” “那你这本册子能否借我一用?” “用不着,书坊里有相同的册子,每天抄誊的人还不少呢!” 季青松赶紧把神册归还,提着衣摆急匆匆出去了。 白日出门,屏县另有一番景象。 农妇拎着特色小吃沿街叫卖。 拉车的吆喝喊话:“有没有去城外的,两文钱一位!” 小娃儿肩上扛着袋子奔跑,“卖舆图喽,屏县舆图!” 屏县可太有趣了,人人都能出来讨生活。 当真是能做生意不能做生意的,全都出来跑生意了。 季青松买了一幅舆图,往前又走两步,果然有个书坊。 “掌柜,我想抄誊一份货品册子。” 掌柜把季青松领到后堂,后堂弥漫着墨香。 十几个贫寒学子挤在小小的后堂里,笔杆子摇得飞快。 “你等着就行,等他们抄完手里的,就轮到你了。” 季青松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拿到册子。 出了书坊大门,天色已晚。 沈永不知道去哪里跑了一整天,正神色疲惫地坐在客栈大堂的长凳上。 季青松和沈永谁也不提白天的事,一起搭桌吃了晚饭。 饭后,沈永道:“季兄,我此行目的已经达成,订好了一批货。 出货怕是要等半月,我就不在这里等了,他们会直接用船只把货物发往京城。 所以我先行一步。” 季青松想在屏县到处走走,看看,沈永要走,正合他意。 他心中喜悦,脸上还要装出几分惋惜。 “青松在此别过沈兄,屏县好吃好玩的不少,我明日采购一些再回孟蒲县。” 两人又假惺惺地说了几句客套话,才各回各屋。 沈永第二日果然离开,季青松托人往京城送了一个包裹。 包裹里正是那本神册,以及屏县舆图。 他则安心地留在屏县,等林蔷的消息。 ** 沈桃这边已经快忙飞起了。 眼下有个事,倒是比黑风寨的生意更重要。 秋收已至,她的玉米、土豆、地瓜等物,该收回来了。 还好有翠兰时常去地里照料,否则她还真不敢保证产量。 这一日,沈桃起了个大早,穿了身干活的轻便衣服就领着翠兰出了门。 以前沈桃一动弹,冯茗必是要跟着的。 可现在冯茗可没空理她。 他整日忙出货,订货,带商人在各处游走。 俨然从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毛头小伙子,蜕变成稳重的商人。 马车摇晃到了地头。 放眼望去,田里金灿灿的。 农人在田间弯腰收割,豆大的汗珠砸进土里。 虽然辛苦,可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翠兰总是到地里来,她和农户的关系比沈桃还亲近。 “翠兰,东家,你们来了!” 上了岁数的老汉用袖子蹭了蹭额头,露出一张晒到黝黑的脸。 沈桃在耕种时,让每户农家留出一垄,种她的种子。看書菈 现下他们自己的粮食割得差不多了,只有沈桃那些农作物孤零零地长在地里,看着怪萧瑟的。 老汉笑着说:“东家,你这粮食和我们的都不同,长得也壮实。 你不来,我们也不敢随意割,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沈桃双手拢到嘴边,冲远处的农户喊:“都过来一下,我告诉你们要如何收割!” 农户远远笑着答:“我们这就来!!” 言罢,他们从四边八方向沈桃靠拢。 沈桃走到一株玉米前,道:“这个叫玉米,它的粮食就是它腰间这个棒子。 植株可以喂家里的牲口,也可以烧火。” 沈桃说着就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剥开皮,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 沈桃的种子是系统出品,产量高不说,品质也极好。 每个玉米都结了两个棒子,玉米粒颗颗饱满。 老汉:“哦呦,这玉米长得和别的粮食都不一样呢! 粒也大,结的……哦棒子也大,这要是种上一垄,可比种麦饱肚子!” 沈桃:“正好你们手里也有麦,咱比一比? 玉米间隔大,我取两株,把玉米粒抠下来。 你们也取相同间隔内的麦,把麦粒弄下来。” 农人们照办,割了相同间隔的麦子,把麦粒堆成一小堆。 沈桃和翠兰把两株玉米上的四个棒子掰下来,把玉米粒搓下来堆在地上。 明显可以看出,玉米粒比麦粒堆得高不少。 这就代表着相同的地,若是种上玉米,产量会高不少。 手里存粮多,就不用饿肚子了。 农户看向玉米的眼神闪着希冀。 翠兰抿嘴轻笑。 就这,就觉得冲击大了? 一会儿要是看到土豆和地瓜的收成,还不得吓坏啊。 果然有农户开口道:“东家,另外几种收成怎样?果都在地底,这看不到啊!” 沈桃示意一个汉子去翻地,一铲下去,就挖出几个圆溜溜的土豆。 土豆刚从地里挖出来,还带着泥土的芳香。 汉子拽住土豆的根,叽里咕噜又扯出五六个大土豆。 农人:??!!这么多? 一棵土豆就能结出这么多,这比玉米还厉害啊! “这要是全种上土豆,我一家人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沈桃神秘一笑,从农人手里接过农具,又用力地向下铲了几分。 湿润的泥土被翻起,带出鸡蛋大小的小土豆。 苍蝇也是肉,这小土豆可不能丢哦。 “还有?!我的个老天爷!这土豆真能结!” 地上放着个篮子,沈桃把一株土豆秧子结下的土豆全捡进筐里,竟是捡了半筐之多! 有人问出灵魂问题:“东家,这土豆倒是好。只是吧,放得住才叫粮食。 要是放几天就烂了,结再多也没用啊。” 沈桃:“土豆比较利于储存,冬天可在院子挖上两三米的窖,把土豆放进去储存。 放两三月也不会坏,若是长芽儿了,就不能再吃,可不耽误它作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