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安置灾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沈桃看气氛堆叠到份儿了,说出自己第二个决定。 “既然大家都想拉灾民一把,家里有活儿的就到县衙门口登记,注明需要多少人干什么活,大抵几天。 酬劳嘛,算十五文一天。若是拿不出十五文,也可以用同等价值的物品交换。 比如鸡蛋、豆子、花生、稻米、鱼、肉、糙米、菜,等等。 只要对方同意交换,你们之间的雇佣关系就形成了,如何?” 沈桃有自己的考量,若是一味给银钱,灾民要吃还得去买。 按照目前大月皇朝四处遭灾的情况,粮食价格肯定会涨。 那还不如让雇佣者直接给家里吃不掉的东西,灾民能吃上饭,城中百姓也得了利,双赢。 百姓听说可以用东西换,叫嚷着问:“拿吃的以外的东西换行不行?” 沈桃笑道:“只要对方同意,你们怎么换都行。你给的价值不够,或者对方狮子大开口,这笔交易直接告吹。 到时我不止要把你们的名字,也要把灾民的名字和特征写在大字报上,让全城的百姓都戳你们脊梁骨骂。” 百姓:“哈哈哈,那可就成名人了,这般不讲道义嫁娶就难喽。” 沈桃挥挥手,“行了,我今天只说这两件事,大家散了吧。” 沈桃从高台跳下,吩咐衙差去各个村子传信。 村里距县城远,村里人不可能因为雇人干活而专门跑一趟县城。 有那个功夫,他自己都能干不少活了。 得让村民去找里正,让里正头天登记好,隔天往县衙送一趟。 大不了贴两个辛苦钱。 安排好后,沈桃带冯茗等人去了城外。 她让守城兵把两千一百二十三名灾民聚集在一起,准备训话。 简易喇叭在手,沈桃清了清嗓子,“安静安静,我是屏县代任县令沈桃。 各位投奔屏县是求条活路,安置一家老小的。秋收过后一天比一天冷,长期施粥商人也顶不住,各位还是要自救。” 灾民炸了锅,“自救?我们也想自救,可是现在连城都进不了,怎么自救?” “放开城门让我们进城讨个生活吧。” 沈桃给冯茗使了个眼色,他立刻大吼一声,“吵什么吵,先听我们把话说完。” 冯茗故作凶神恶煞,守城兵也开始维护纪律,灾民这才压下情绪继续听沈桃讲。 沈桃:“距这儿三里外有个山头,名曰黑风山。山上曾住过人,但地方狭小,没法接受所有人入住,更不可能一家分一间屋子。 这样,等我讲话结束,老人和女眷就可以收拾行李,由这位青眼小哥带你们过去。 住下后,女眷、老人和孩子着手搭建茅草屋。至于在场的一千两百名壮汉,有建房经历的站出来看看。” 冯茗:…… 哈,谁是青眼小哥? 桃儿你莫非在说我? 有灾民稀稀拉拉站出来,“我盖过房子。” “我,我也修过房子。” “我是泥瓦匠。” 大抵站出来五十多个人。 沈桃找他们是给市场铺地的,用不了多高深的盖房技巧,她又点了些看起来靠谱的男人。 “你们二百人跟我去建房子,每人每天十五文钱。你们现在就可以跟家里人告个别,再去那边候着,一会就带你们进城。” “他们有活了?那我们呢?我们怎么办?”其他灾民着急询问。 沈桃冷脸:“急什么急,马上就说到你们了。” 灾民这才消停些。 “明日我会安排剩余的汉子进城,届时会有人雇佣你们干零活。我给你们定的标准是一日十五文,有的会给直接给铜板,有的会拿等价的食物交换。 当然了,如果你们需要其他物品,也可以提出交换,但不可以贪得无厌狮子大张口。 反正我就一个宗旨,想一家老小活下去就得干活,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 我还问问,在场有没有家里没男人,需要女人顶门立户干活赚银子的? 若是有,就举手,我安排你们进城干别的活儿。” 场上没人说话,那就是没有呗。 沈桃继续道:“上面下了公文,让屏县协助你们入籍落户。待明年春耕前,拼出活路的,愿意留在屏县的,我给你们免费办入籍。 若是想回邢州老家,我也是双手赞成。 可若你们偷鸡摸狗,打砸烧抢扰的屏县不得安宁。发现一个,拖家带口的撵走一家。 听明白了没有?” 灾民还是想好好过日子安家落户,现在有了出路,心里高兴眼里也有光,于是大声道:“听明白了!” 沈桃:“你们这千人我也认不清,现在你们商量下组队的事。 十人一个队伍,推举一位组长。老人和老人组队,女人和女人组队,壮劳力和壮劳力组队,孩子和孩子组队,开始吧。 哦,刚才选出建房子的人就不用组队了。” 沈桃话音一落,队伍就乱了起来。 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他们嚷起来的声音能盖过十个养鸭场。 过了一炷香,有人喊:“我们组好了!” “我们也组好了!” “我们也好了!” 沈桃:“组长在前面一字排开。组员站到他们身后。” 灾民应声行动起来,人数并不是整数,有两队并没满员。 沈桃又问:“你们当中有会认字写字的吗?举手我看看。” 话音一落,有七人举手。 沈桃感叹,古代读书识字率也太低了吧。两千多灾民,竟是只有七个人认字。 可悲可叹。 沈桃:“你们七人出列,我另有安排,组队不满的人补到他们的空位上。”ap. 沈桃的马车上随时都带有纸笔,因为出门谈生意,随时都可能谈成而写合约。 她叫冯茗取过来,快速的写了名目,包括名字,性别,年龄,祖籍等等。 沈桃把那七个人叫过来。 “你们按照这张纸各自抄誊一份,然后将每队成员的信息填补完整,圈出组长。” 七人听话照办,在队伍里挨个寻问。 眼看日头越来越高, 灾民晒的直冒汗,混合他们身上的味道,真是直冲鼻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