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风寨有只白骨精,她凶名在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8章 油滑的夏里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翌日,沈桃换上官服准备去村里转一转,看看灾民盖房子的进度。 现在灾民分成了两拨。 一拨准备在屏县扎根的,每日都去盖房子,女人、老人、孩子都跟着一起干。 干不成体力活,挖泥土、弄碎秸秆、拎水这些事还是能行。 另外一拨打算过了冬就离开屏县的,仍旧每日去县衙门口领活。 秋收过后用人的量急剧缩减,可打算离开的灾民人数也不多。 局面就这样保持着奇异的平衡。 沈桃现在不用亲自赶马车,李大全是她下乡必带的人。 也算是她这个县长的专属司机。 马车悠悠哒哒到了上河村,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在外面忙碌着。 深秋时节,天已经挺凉的,沈桃都在官府里面多套了一层。 可不少干活的年轻壮汉就穿着单背心,精壮的臂膀上还挂了汗珠。 这就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李大全吁了一声勒马,“沈大人您先下车,我去把马拴上,再上点草料。” 沈桃跳下马车,在外围干活的妇女立刻发现了她。 “沈大人来了!” 这些人看到沈桃后相当热情。 若不是沈桃,她们不可能这么快安顿下来,还着手盖起了房子。 每天还管一顿菜粥嘞。 粥浓稠,里面还加了盐,吃完后干活都有劲儿了。 灾民齐齐喊道:“沈大人好。” 沈桃像那个老校长,背着手问:“怎么样?干的还顺手吗?” 一个有盖房经验的老者在这里做总指挥,他拍着胸脯笑道:“当然顺手了,这些后生们都有把子力气,我老汉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沈桃:“听话就行,谁要是不听你指挥,你就到他屁股上踹两脚。 就算是他告状告到我这里来,也是没用的。” 老汉喜笑颜开,“有大人这句话,我就不担心他们偷懒了。” 不少壮汉都在架子上砌泥墙,沈桃把手拢到嘴边喊:“现在还没给你们分村子呢,这房子盖了还不知道谁住,说不准就是你们自己住呢。 可用点心,别偷懒,知道吧!” 壮汉们呲着大白牙:“放心吧大人,我们保证干的漂亮。” 听说沈大人来了,上河村里正夏文生拎着烟袋来了。 离的老远他一扬手,喊:“沈大人。” 夏文生喜好抽旱烟,抽的还凶。这时代也没什么去渍的牙膏。 刷牙都用马尾巴毛,或者猪毛做的简单刷具,沾着几种磨成粉的中药噌噌。 有钱人奢侈点用盐。 还有压根就不刷的…… 反正夏文生这口牙被熏的黢黑,大老远一张嘴,就好像没牙似的。 夏文生凑近一些,一身浓烟味儿。 他是所有里正中最油滑的,今日上赶着来看沈桃,还这么热络,肯定有事啊。 沈桃双手背在身后,头仰着不说话。 严肃就是要在脑海里想最生气的事,越生气表情越像样。 没办法,对付夏文生这样的人就是要拿出点厉害劲儿。 他现在不断的提出要求,目的就是试探沈桃的底线。 要是让他得逞,往后指定蹬鼻子上脸。 夏文生未曾开言先笑脸,“沈大人吃了没?” 沈桃:“夏里正有事就说事,本官忙着呢。” 夏文生:“有这么个事啊沈大人,我们村不是有个长河油印嘛。这一年村里的人都跟着顾长河干,赚了不少银子。 哎,劳动力就那么多,都做油印去了,这地自然就伺候的不好。 沈大人,您前两天让衙差来通传,让把税粮准备好,说过几天就来收。 我就想着,您看能不能少收点税粮?” 这老小子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税粮关系到她的kpi!! 好你个夏文生,我刚代任,你就搞事情想把我拿下啊。 沈桃冷嗤:“少收税粮?夏里正你要是有这个本事,我的位置让出来给你坐。” 夏文生赶紧摆手:“误会,误会啊,沈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说的少收税粮不是不交,我是想能不能少收粮食,剩下的我们村里人拿银子补上。” 嚯。 夏文生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国家收税,说要税粮,你就算是有银子,你也得换成粮食交上去。 否则人人都交银子,城中不种粮食的百姓,还有戍边的战士都煮银子吃啊。 夏文生作为一个人精,八成也嗅到了粮要涨价的信息。 他生怕粮食涨到买不起的程度,这才跑到沈桃面前谈条件,想要用银子抵充税粮。 沈桃:“夏里正,徐县令在的时候就三令五申,村里人可以搞小买卖,但一定不能耽误地里的活儿。 刚你说什么来着?耽误了地里的活导致粮食欠收? 那我要向你问罪了!若是不罚你,全屏县的村子都把土地荒废,我找谁说理去!” 夏文生紧张。 这沈大人看着面嫩,还是个姑娘家,他以为是个好说话的,所以才跑来试探。 没想到她这张嘴好生厉害,还最会挑人错处,噎的他无话可说。 “沈大人,先别罚先别罚,也是村民跑到我面前说粮食欠收,想用银子顶的。 我这就回去抓住他问问,若是他坑骗我,不消您说,我就代大人踹他几脚。” 夏文生一边说话,一边往后退。 到最后他干脆跑起来,生怕闪的慢沈桃要抓住他惩罚。ap. 他岁数不小了,真不经打啊。 旁边几个妇人目睹了沈桃吓走夏文生的全过程。 她们捂嘴偷笑,沈大人可真威风。 听说屏县还有免费的书院,只要愿意就可以免费读书。 等她们安顿下来,也要送孩子去读书识字,无论儿子女儿都读一些。 说不准他们也能像沈大人一样有出息,为百姓做好事。 沈桃抬眼看到两个妇女在笑,于是勾了勾手指。 两个妇人赶紧走过来,“沈大人。” 沈桃问:“前阵子家里的男人出去干活,赚回来的铜板可能吃饱?” 妇人连连点头,“吃的饱,我男人有时候会带铜板回来,有时候会带鸡蛋米面豆子之类的回来。 起初我还摘点野菜,后来村民也雇妇人干活,我就跟着去了。 二十来天我家里就攒下一百多个铜板呢。 现在在这里盖房子,官府还管一顿饭。我们中午吃的饱,晚上煮点野菜汤填肚子,比起其他地方的灾民,我们日子不知道多好过呢。” 的确,褚州到现在也只是赈济灾民,还没给灾民想好生路。 而在屏县的灾民,却有了奔头,有了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