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风起云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1章 除夕,压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临近半夜,差10分钟12点的时候,开始“发纸”。 武江山把炕桌摆在院里,老爸他们摆上供器,点上蜡烛,香。 摆上供品,发纸饺子,然后烧纸,祭酒,叩头,燃放鞭炮。 发纸完毕,再进屋给供桌上香、磕头, 接着就到了小孩们最喜欢的环节了,给长辈磕头问好要压岁钱。 压岁又称压祟,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武江山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因为他的压岁钱比哪个姐姐都多。 自家爸妈给个一两毛,两个伯伯也给,爷奶更是五毛钱起步。 而且这个钱,老妈要不去,因为他转头就买了小草鞭给放了 武江山“咚咚咚”的给爷奶磕头拜年,奶奶一边笑一边给武江山揉着脑门说:“你这孩子,磕这么使劲干啥。” 爷爷乐呵呵的给了武江山五十块钱,奶奶也给了五十块钱。 武江山乐的合不拢嘴,五毛变五十,翻了250倍呀嗯?250? 收了爷奶的压岁钱,武江山掏出两个红纸包:“爷,奶,大孙儿也给你们压岁,祝您二老健康长寿。” 奶奶笑的不行:“这孩子,没听说老头老太太还要压岁钱的。” “嗯,这是新规矩,我新定的。” 爷奶知道这是武江山孝敬他们,高兴的收了:“我大孙儿真孝顺。” 给爷奶拜完年,武江山又给大伯跟大伯娘拜年,同样收到厚厚的压岁钱。 当他舔着脸跟老爸老妈要压岁钱的时候,老妈一边说他不害臊,一边也是掏了早早就准备好的新钱塞给他。 姐姐武名姝当然也有,不光如此,她还叫武江山给她拜年,然后给了武江山两块钱。 好吧,谁让他占了个最小呢 拜完年后,开始吃发纸饺子了,尽管肚子里饱饱的还没消化,但大家都很期待这顿饺子。 爷奶先吃了放在跟前的饺子,爷爷吃到豆腐,奶奶吃到了糕,大家都说好话,说爷奶有福,日子越过越好。 爷奶先吃了大家才开始动筷,武江山奔着钱去的,他举着筷子盯着盘里的饺子,哪个里面包着钱呢? 穿着奶奶做的大棉裤大棉袄和新鞋,跟着老爸去本宗同族家里拜年磕头。 去到了秋生家里,武江山给小奶拜完年,又要苦逼的给12岁的小叔拜年。 秋生也穿了一身他妈做的新棉袄,乐呵呵的给武绍棠拜年。 拜年的时候喊小叔,拜完年了,武江山就把秋生提溜到一边,塞给他一个红包。 “给小叔压压岁哈哈哈,祝你健康长大。” 秋生不好意思要,武江山给他塞进了裤兜了。 “秋生,还想上学不?” 孤儿寡母的,日子过的实在艰难,就算有同族的人帮衬着,也是不容易。 秋生小学没念完就不念了,说他不爱念书,其实大伙都知道,他想帮他妈干活。 12岁了,长得跟个八九岁的孩子似的,这小身板,一年除了帮他妈种地,冬天也闲不住。 经常去砸冰窟窿钓鱼,村里就没几家没吃过秋生的鱼。 “我不爱念书,那多没意思?”秋生仰着笑脸。 小奶罗寡妇听见了,不好意思的朝武江山笑笑:“过完年,秋生说想去学木匠。” “嗯,学几年我就能当大师傅了。” “学木匠?”武江山寻思了一下,在城镇这地方,学木匠倒也不是没有出路。 只不过,秋生还这么小,要吃多少年苦才能熬成大师傅? 现在的师傅们,前几年那都是拿徒弟当苦力来用,根本不教什么本事。 秋生这么聪明,也架不住他年纪小,而且,当徒弟可没有工钱,娘俩这日子可怎么过? “小奶,秋生干脆先上我那去得了?跟着我干。” 这年头,各项规则还不是那么完善,可没有童工一说。 “上你那?”武江山干小吃街,罗寡妇也是受益人,她犹豫了一下:“可秋生也不会干啥呀?” “我那呢,需要人的地方可多了。而且我朋友过完年也准备开个买卖,继续卖小吃,秋生要是乐意学厨师,跟着我朋友也行。” 武江山笑着看向秋生:“小叔,你乐意去不?先帮我打杂跑腿,一个月大侄儿给你开三十块钱。你要是想学啥手艺,等攒够了钱再去学也来得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