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废后重生,她直接手撕赐婚圣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8章 誓死-臣愿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可惜,蒲老太君还活着。 没有她的允许,这一步,就算是皇帝,也做不得。 而显然的是,蒲老太君绝不会允许这么做,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没有任何人提过。 皇帝的眼神看向范霁,等着他下一句话,可惜,出乎意料的,范兼再也没有出声,好像他真的只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话,一句也不会多说。 难道真的是他想多了? 皇帝心中思量,视线也再次移到楚萧身上。 楚萧是范家的准女婿,这一点,皇帝很清楚,这也是他刚刚去试探范兼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这,楚萧做将领之事,在皇帝看来,要比他和兰泽所定的计划,要靠谱得多。 而这,也是他迟迟没有示意底下人的理由。 到底该怎么做呢...... “臣有奏。” 突然,又是一个声音传来,皇帝抬了抬眼皮,“准。” “谢陛下。”挺着圆圆肚子的张培张侍郎走了出来,他恭敬地朝着皇帝行了一礼,道,“微臣以为,范丞相所担心之事,其实很容易就能解决。” “哦?”皇帝挑眉,“此话怎讲?” “正如范丞相所说,楚将军的资历却是有些浅薄,可能那些老将多有不服,但是,历来行军,都当有监军者,所以,微臣以为,我们只要在监军的身上下些功夫就可以了。” “比如,安排太子殿下前去。”张培朝着兰景旭遥遥一礼,“蒲家军中或有人资历奇高,但终究,也不可能越过皇室贵胄,而安排太子殿下前去,更能体现出陛下您的体恤之情。” 张培的话语结束,可在场的人却恨不得当场给他一个大白眼。 好家伙,这算盘珠子都快打到他们眼睛里了。 真当他们都听不出来张培是在给太子谋好处么? 再说了,在场的有谁不知道张培的嫡出二女儿被一顶小轿子抬进了皇宫,又有谁不知道张培的嫡出二女儿和太子殿下两次被人捉奸在床?好好的女儿无名无份地送到太子的身边,真是够丢人的。 “咳咳。”也就在所有人都对张培嗤之以鼻的时候,一直在旁侧默不作声的兰景旭突然咳嗽了两声,他像是伤口太痛,连之后的转身都做得很是小心,“张大人抬爱了,但是......” 兰景旭落寞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腰腹处:“孤的伤势太过严重,恐怕不能胜任。” “父皇。”兰景旭看向皇帝,勉强着行了一礼,虚弱地开口,“虽然儿臣也想为泾河城之战出一份力,但奈何,儿臣实在是力不从心,也害怕蒲......” 兰景旭欲言又止,“儿臣不敢拿百姓的安全做赌,也不能视泾河城的危难于不顾,不如,这份差事就交给五弟吧!” “虽然五弟年纪尚小,但是身为我大峪皇室,也定不会落下半分气势,还请父皇恩准。”兰景旭说的恳切,可兰景麟却是被他的一番话语给砸懵了。 他的视线挪动,一错不错地看着兰景旭的背影。 事到如今,他有些搞不懂兰景旭到底想干什么,但若说真的是为他考虑,或者是为皇帝分忧,他却是不信的。 可是,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如此想着,兰景旭心中的困惑愈发深厚,虽然他对兰景旭的提议很是心动,但他同样也明白,兰景旭是不会帮他的,如此上谏,必有缘由。 “父皇。”兰景麟侧身一步,遥遥行礼,“儿臣愿意前去。” 朝堂上再次静默。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看着下面各怀心思的臣子,还有两个向来针锋相对的儿子,心底不由地闪过一丝诧异。 其实在暗中,他一直在观察着所有人。 他也自然清楚,向来指挥随大流的张培会突然站出来,是受了谁的指使。 但是他没想到,兰景旭的目的,居然不是为了他自己。 反而,还有更深的一层。 这一点,让他无比震惊。 而另一边,范兼也用眼角余光扫视过兰景旭和兰景麟,在宽大的袖袍下面,修长的手指缓缓敲击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 他也在思考,兰景旭如此计划,到底是为何。 难道,他是想让兰景麟有去无回? 可是他哪来的势力和手段做到呢? 还是说...... 视线一转,范兼再次向后示意了一下,一个站在他不远处的瘦高男子点头,然后,躬身而出。 “启禀陛下,臣有奏。” “准。”皇帝抬了抬指尖,富顺立时扬声。 “谢陛下。” “臣以为,张大人所言太过独断,也太过兴师动众,皇室贵胄出行,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不管是太子殿下,还是五皇子殿下,都是重中之重,但是西征却是翌日可待,所以,此法大大的不妥。” “那你有何见解?”张培脸色一变,有些不耐,“我至少提出了可实行的方案,你呢?难道你只会找茬么?这不行,那不行,难道非要闹到京都的百姓都用烂鸡蛋砸你家门不可么?” “粗俗。”张培的话给瘦高男子气的不行,他是世家出身,自然没听过这般市井的话语。 幸好他还有任务在身,不然,他怕是要直接气过背去。 “我自然是有解决之法的。”瘦高男子再次朝着皇帝躬身道,“张大人刚刚所说之法并不是全部不得用,至少,里面的监军之职,属下以为,大有可为。”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微臣以为,此位,非蒲家中人再合适不过。” 瘦高男人的话再次出口,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愣了一下,然后,便有那壮硕且不善言辞的将军第一次出声:“蒲老太君年岁已大,你怎忍心让老太君再次上战场呢?难道我大峪就这般无人么?” 说着,他单膝跪地,“陛下,臣愿意前往泾河城,此去,臣必将蛮人赶出大峪地界,不成功,誓不回都。” “臣也愿意。” “臣也愿意。”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又是几个武将出列,然后跪在了大殿之上。 不是大峪的将士贪生怕死,只是在武将之中,除了大将军府和镇北王府,他们的身份地位,要比文官低很多,而且他们都嘴笨不会说话,在朝堂之上,向来是没有话语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