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6章 张鲁事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河南士族虽然实力不弱,但在魏国并没有领头羊,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担忧。 士族和大族的共同点,都是在地方上有钱有地有佃户,但不同点在于,士族,世代为官,在朝廷上都担任不低的官职。 而如今魏国朝堂的文官高层中,一部分是河北士族,另一部分是寒门子弟。 身为河南士族·颖川派的钟繇,为人圆滑,不愿担任派系首领去斗,荀家成为外戚之一,和士族之间,有了一道隔阂。 毕竟士族的最终目的是让朝堂之上,只有士族能掌控话语权,什么外戚、宦官、寒门、大族,都得靠边站。 河南士族的势力确实不小,但在魏国之中,却也如一盘散沙。 不过辛毗一点也不着急,他知道魏王的目的,在于制衡,河北士族,如沮授、田丰、崔琰等人,都是大权在握,凭借寒门子弟对付他们,稍有力竭,迟早会启用河南士族。……………… 从成都出发的不良人,一路快马加鞭,将张鲁刺杀刘璋的事情传到了邺城,一时间朝野震动。 不仅仅是刘璋这个刚投降的诸侯王被杀,更是因为杀他的人是张鲁。 张鲁在汉中发展五斗米教,收容了几十万难民,在当地的名声非常好,更是主动献出汉中的功臣。 朝堂众人也知无法处理这种事情,只能按照沮授的建议,派人去追李烨,让魏王来做决断。 不良人从邺城出发,沿着西巡路线,开始寻找李烨的车队。 在这段时间里,李烨已经抵达了长安。 汉末乱世中,长安受到的破坏不在洛阳之下,而且还长期处于西凉各路军阀的混战之中,再加上魏国夺取关中的时间要晚于洛阳,所以修缮起来更加麻烦。 目前长安只有十万人口,街道建设,坊市分化也还算整齐,虽然比不上洛阳,但也还不错了,到底是古都,不能太寒酸。 车队行进在长安的街道,可以看到商业区中,明显多了一些胡人和西域的商贩,长安靠近西部,所以经常可以购入一些西域的商品,而且马贩子也多了起来。 晚间,李烨留宿长安行宫。 益州,薛仁贵也知道要给李烨和张鲁造势,赦免张鲁需要代价,代价是张鲁现在的官职,以及在未来朝廷封赏会给他的爵位,还要包括他在汉中的影响力。 对此,薛仁贵派心腹到汉中,找到了五斗米教的几个长老,将张鲁的行为告诉了他们,也告知了他们救下张鲁的方法。 即使李烨想赦免张鲁,也不能一来就直接下令放人,得有大环境支持。 汉中几十万受过五斗米教恩惠的百姓,就是势,毕竟汉末张鲁治下的汉中,可以算得上一方净土了。 李烨的车队会在南郑停留,这段时间各个长老也在召集五斗米教的成员,以及汉中百姓,组织给张天师求情。 有了薛仁贵的示意,汉中官员也没有阻拦,况且张鲁平时在汉中官府里面的人缘也不错。 长安·行宫 “不良人·车义,拜见大王。” “有消息了?” 不良人捧着一枚竹筒说道:“成都六百里加急至邺城,沮丞相加急上奏大王,张鲁刺杀刘璋,被羁押于成都将军府,等候惩处。” 李烨接过竹筒,取出里面的信,说道:“孤已知晓,你回去告诉沮丞相,此事孤会亲自去成都处理,不劳他费心。” “诺。” “来人。” “拜见大王。” “小东子,传令下去,明日出发走褒斜道,前往南郑。” “遵旨。” 次日,李烨的车队出发,而南郑城外,五斗米教的长老已经开始部署。 魏王从雍凉至汉中,子午谷不好走,大概率不会走此路,其余三条路,便是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 其中陈仓道会绕的更远,魏王一旦得知张鲁刺杀刘璋的事情,想必会不会舍近求远,那么需要准备的就是褒斜道和傥骆道。 大长老对众人说道:“魏王西巡,是我们向上请愿为天师求情的绝佳机会,魏王素来顺应民心,我们要向他展示汉中的民心,老二,老三,你们带人沿着褒斜道和傥骆道,布置弟子,和百姓一起迎接魏王,诉说事情原委,请求宽恕,但切记不可过激。 老四在褒中,老五在乐城,随时协调,老夫我亲自在南郑城外等候魏王,一定要救下天师,” “我等明白。” 大长老年近七旬,算得上张鲁父亲那一辈人了,天师主要是父死子继,他也算是看着张鲁长大的。 出发之时,大长老再三强调,只进言,绝不能动手。 先不说动手绝对打不过,而且一旦动手,张鲁必死无疑。 担任郡丞的张范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大长老对五斗米教的部署,不由得捏了捏胡子。 论私交,张鲁和张范之间关系还不错,但张范一直都牢记自己的君上是魏王。 如果魏王不想杀张鲁,那么五斗米教的行为就是一个台阶,如果魏王本就想杀张鲁,那么五斗米教怎么做都没用。 身为地方官员,张范深知五斗米教对于汉中的影响,可以说自己才赴任的时候,如果张鲁不配合,政令根本推行不下去。 在乱世中,五斗米教形成了信仰,入教也是为了团结一起,明哲保身。 但在治世之中,百姓入五斗米教已经没有必要了,五斗米教身为最正统的天师道,自然有传承的意义,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不应该在当地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按照张范的猜测,魏王恐怕也是借刘璋,来打压张鲁。 至于会不会有人给刘璋申冤? 刘璋父子占据益州以来,益州本土士族豪强都属于被压制状态,他们巴不得刘璋父子去死,东州派呢?法正、孟达、李严,全部都当了叛徒,没有他们刘璋现在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邺城的朝廷,那些官员就更不会在乎刘璋了。 死的仅仅是一个刘氏诸侯王,他算老几啊?两汉刘氏诸侯王死的还少吗?又不是天子。 况且又不是李烨下令杀的,张鲁和刘璋有杀母之仇,出于孝道,杀刘璋太合理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