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6章 覆灭梁吴——攻破夷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魏·江陵大营 中军大帐之中,悬挂着荆州各国态势的地图,李烨坐在帅案前闭目养神。.b. 郭嘉拱手说道:“陛下,我军已经强攻三日,城内吴军顽强抵抗,相当激烈。” “孙坚都亲自守了,自然没那么容易打下,传令各部,加强对江陵的围困,围而不攻,同时给魏延派出一支预备队,让他尽快打下江津渡口。” “诺。” “还有,催促李孝恭,发起对梁国的总攻,曹家余党看了这么久,也该站队了,给他们下最后通牒,一个月内,若是不投降,破城之后,梁国官员,皆杀。” “诺。” 淮南方面 在李烨发起荆州之战的同时,有李孝恭督第一军团,便率领主力部队,由北至南,同时围困了寿春和合肥,打断了梁国的犄角之势。 李烨对曹昂的最后通牒,也已经以军令的形式,送到了魏国寿春大营。 中军大帐中,除了督水陆两军包围合肥的韩世忠之外,其余第一军团的将领,都集中在此。 李孝恭看过军令后,说道:“陛下有旨,给梁国一个月的时间,若是再不投降,破城后处决梁国官员,你们都看看吧。” 这段时间,魏军虽然包围了合肥和寿春,但并没有强攻,攻城始终是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 李道宗看后,说道:“既然如此,我觉得应该给曹昂一些威慑,敦促一下,同时将陛下的旨意,通过羽箭射入寿春和合肥,劝降梁国官员,攻城、攻心,同时进行,即使曹昂顽抗,也能引到其余的梁国官员出降,他们总不至于为了曹昂陪葬吧。” 臧霸分析道:“自从我们进入淮南地界以来,梁国收缩兵力,虽然我们消灭了梁国在外的全部抵抗力量,但是寿春城内还是三万守军,合肥有八千守军,此二城都是重镇,内部粮草辎重充足,硬打起来,我军伤亡也少不了,末将觉得,是否可以利用陛下和步氏的姻亲关系,促使合肥守将步骘归降?” “若是联络步骘,还是得跑一趟庐江步氏,请一位他们宗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方能劝降步骘。” 若是能劝降步骘起义,那么对于寿春也是不小的打击,李孝恭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且当初李烨和步练师联姻,为的不就是在淮南的行动吗? “黄叙,你带百骑,跑一趟庐江步氏的族地,请一下。”.b. “末将遵命。” “程普、臧霸、孙观,明日一早,发起对寿春的攻势。” “末将遵命。” 与此同时,在夷陵鏖战数日的文丑,总算是有了进展,麾下攻城部队的冲车,终于是砸开了夷陵的大门。 “全军突击,攻破夷陵,斩徐琨者,赏万钱!” 强驽手掩护着魏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夷陵城楼上,徐琨满脸绝望,夷陵丢失,就是丢掉了荆州的西大门,魏国的军队便可以通过夷陵山脉,进入荆州腹地。 “将军,魏军已经杀入城内了,我们快撤吧!”副将劝说道。 “唉,也罢,先杀出去,等到了江陵,再做谋划,弟兄们,随我杀出去!” 徐琨拿起一柄长刀,下了城楼,看到两个冲在前面的魏军,骑上战马,带着一众亲兵开始突围。 夷陵城失守,在夷陵山脉里面的那些吴军大营,便会落入被魏军两面夹击的境地,但徐琨也没办法了,再不撤就是全军覆没。 城门前不远处,文丑发现身披战甲的徐琨,左突右冲想要杀出来,周围的魏军小卒已经快拦不住他了,毕竟攻入城内的魏军四散捕杀吴军,兵力有所分散。 “也罢,让本将还会会这个东吴上将!” 文丑提枪策马,带着一队士卒就冲向徐琨,堵住了他的突围之路。 “文丑在此,敌军还不下马受缚!” 徐琨不和他废话,直接拍马来战。 两将斗在一处,上方士卒也展开拼杀。 交战之后,徐琨不足二十回合,刀法已乱,险象环生,只得虚晃一刀,拔马便逃。 文丑将长枪插在地上,弯弓搭箭,箭出,徐琨应声落马。 随后,文丑上前,割下了徐琨的首级。 “徐琨已死,降者不杀!” 徐琨的战死,也标志着夷陵城正式陷落。 随后的几日里,文丑与文稷、王平,前后夹击,很快就扫平在夷陵山脉中的吴军营寨,顺利打通了益州到荆州的道路。 夷陵 文丑、文稷、王平,三将坐在正堂内,庆贺着阶段性的胜利。 “不俊(文丑)兄斩杀徐琨,打开荆西大门,当为西线第一功啊,我先敬你一杯。” “此役也非我一人之功,子谷(文稷)在益州训练的无当飞军,战力确实亮眼,还有王将军,也是青年才俊啊。” 文稷也提醒道:“目前虽然打通了西线,但总体局势还在相持,不俊以为我们下一步当如何?” “我听闻陛下已经对江陵采取围攻战术了,我们还是先南下增援诸葛府君,如何?交州军似乎打得不顺利。” “嗯,但我们还是得上书请示陛下才行,正好也能让军队休整几日。” “甚好,甚好。” 一番商议后,文丑、文稷、王平,联名上书至江陵,请求南下协助攻略荆南。 魏·江陵大营 围而不攻之后,便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了。 魏军虽然不攻城了,但是只要不下雨,都在江陵城外练兵示威,城内吴军也无可奈何。 中军大帐 李烨到了南方,自然也是入乡随俗,军中的伙夫偶尔也会出去打一些鲜鱼回来,烤鱼、鱼汤、红烧鱼等成为了李烨餐桌上的常客。 作为皇帝,即使是在行军之中,伙食也还是可以的。 “陛下。” 贾诩走进帐内,拱手施礼。 “文和啊,来来来,尝尝鲜鱼堂,非常纯正对味。” 李烨给贾诩盛了一碗。 贾诩赶忙行礼道谢:“臣,拜谢陛下,谢陛下赐食。” “唉,以前就没有这么多麻烦。”新 贾诩接过鱼汤,品尝一番:“这长江里面的鱼,确实鲜美。” “文和在饭点过来,可是有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