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攻破蓟城,祭奠公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蓟城·城西南 公孙范看着周围的麒麟军团士卒,脸色阴沉。 岳飞策马上前,喊道:“公孙将军,如今你已经是插翅难飞了,投降可免一死。” “哈哈哈哈!”公孙范将长枪插在地上: “我岂会让杀兄仇人投降,李烨违背盟约,背信弃义,必遭天谴!我绝不受辱!” 公孙范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他身后的幽州军,见主将阵亡,立即慌了神。 岳飞运起内力,喊道:“我主宽仁,不忍你等枉死,公孙瓒残暴不仁,尔等无罪,归降可免一死。” 这些士卒,左顾右盼,从第一人放下武器,跪在地上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归降。 最后,就只剩下公孙范的副将,和数百人还站着。 副将持剑,怒吼道:“全军,进攻!” 那员副将,带着数百人,发起了对麒麟军团最后的冲锋。 岳飞挥动令旗:“放箭!” 上千弓弩手,一轮齐射,这数百人就倒在了血泊之中,为首的副将,身中数箭,半跪在地而不倒。 “唉,”岳飞感慨道:“这些义士,可惜了,将他们厚葬。” “诺。” “子风,你立即带六千兵马,带着公孙范的首级,去招降蓟城。” (伍云召,字:子风) “末将领命。” 随后,岳飞又对鲜于辅和阎柔说道:“阎将军,鲜于将军,收拢这些俘虏,先返回大营吧。” “诺。” 蓟城 田豫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烟尘滚滚,便感觉大事不妙。 伍云召带兵来到城下,提着公孙范的首级,喊道: “我乃大司马李烨麾下大将伍云召! 田将军,公孙范已经伏诛,你文武双全,心怀仁义,何须为公孙瓒卖命? 如今公孙瓒败局已定,你又何必为此残暴不仁之徒卖命!” 田豫看着伍云召手中公孙范的首级,又看了看身后,被公孙瓒的部下,破坏过的蓟城,再想想那些被祸害的百姓,况且他看公孙范不爽也很久了。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一旁的亲兵询问道。 “能怎么办?你看看这蓟城百姓,公孙瓒虽勇,但不体恤百姓,这一点尚且不如刘虞。 幽州百姓在他手下,不会过得更好,你我都是幽州人,百姓出身,该为幽州,选个更好的主人。 开城,归降大司马吧。” “遵命。” 蓟城吊桥缓缓放下,田豫解下甲胄,身穿布衣,带着一众随从,走出城门,单膝跪地: “末将,渔阳田豫,恭迎伍云召将军。” 伍云召来到田豫身前,将他扶起来:“田将军,我待蓟城百姓,感谢将军。” 田豫略有惭愧的说道:“还望伍将军恕罪,蓟城经此大难,百姓离散溃逃,民册已无效果,最近的人口还尚在统计中,故而无法上缴。” 伍云召宽慰道:“田将军放心,我相信大司马会理解的。” “请将军入城。” “好。” 在田豫的带领下,伍云召大军顺利进入城中,接管了蓟城城防收纳了里面的幽州军。 蓟城城楼上的“公孙”大旗,也被摘下,换成了“岳”字和“伍”字的将旗。 数个时辰后 岳飞清理完残局后,带着剩余的兵马,押送俘虏,进入蓟城。 州牧府 田豫对岳飞拱手行礼:“罪将田豫,拜见岳将军。” 岳飞扶起田豫,说道:“田将军,不必多礼了,此番将军愿意归降,主公必然大悦。” 田豫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敢问岳将军,大司马可是去了潞城。” “不错,估计此时,潞城也差不多了吧。”岳飞估摸着说道。 事实也的确如岳飞所想,此时的潞城,已经被雄阔海攻破,关靖被杀,公孙续重伤不治,当天病死。 潞城陷落,公孙瓒麾下文武官员家眷,被全部监禁在府内。 潞城外 李烨厚葬公孙瓒,将他与邹丹和田楷,合葬与城外山丘上。 李烨端着一盏酒站在公孙瓒的墓碑前。 田丰、刘基、秦震、典韦、许褚、李克用、张飞、王彦章、辛弃疾,站在李烨身后。 碑上有李烨亲自刻下的“汉平北将军公孙瓒之墓”。 “公孙将军,烨在此为你送行了,幽州我会替你守,边境异族我定会警惕,你一路走好。” 李烨将酒洒下,算是送公孙瓒,最后一程了。 田丰上前说道:“主公,雄将军和范参军已经肃清了潞城的反抗势力,请主公入城。” “嗯,走吧。” 李烨带着兵马,进入城中,骑在绝影背上,看着街道上零零碎碎的百姓,破旧的房屋。 心中感慨万千:看来幽州的战后重建,非常有必要啊! 进入太守府,李烨刚坐下,范仲淹便将一堆卷宗递交上来: “主公,潞城的民丁、兵册,以及重要卷宗,都在这里了,关靖倒是有才之人,只是可惜了,其令死不降。” “可惜了,此战之后,幽州有多少忠义之士,得死在我手上,不过我并不后悔,忠义虽好,但不是对我的,那也无用。 传令下去,凡公孙瓒麾下官员,不降者,死战者,家眷男子斩,女子为奴。” “臣遵命。” 乱世,不狠厉,无以立足,既然是敌人,而且已经战死了或者不愿投降的,李烨自然不会帮他们养着家眷。 否则等这些和自己有杀父、杀夫、杀兄、杀弟、杀子之仇的人,来找自己报仇吗? 就得让投降者和顽抗者,感受到差距才行。 随后,李烨下令全军休整三日,再图东进。 眼下公孙瓒阵亡,幽州军主力大半被歼灭,其余也选择归降,山海关内,唾手可得。 等拿下关内地区之后,才是麻烦的。 辽西北部数城、辽东郡及属国、玄菟郡、乐浪郡,这些地方不太好办。 辽东公孙度盘踞,周围还有乌桓人和高句丽,这些人都是典型的骑墙派,善于见风使舵之人。 公孙度倒是好办,他目前就是个数万人的小势力,大军压境,几战后,招降即可。 关键还是处置乌桓和高句丽的问题。 按照不良人的情报,漠北大战,乌桓也分为两派,此战倒是可以拿下他们。 至于高句丽,李烨想了想,得找机会把他们给灭了,这么个不安分的邻居,我不需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