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6章 樊稠的决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长安城 半个时辰前 李儒放倒十几个西凉军将领后离开郿坞,而王异则是带着几个不良人,潜入了雍王宫。 杜鹃此时正在宫殿内摆弄着头饰,以她的卧底身份自然知道,今天就董胖子的死期。 接下来,她就可以服侍英俊的吕布,而不是肥胖油腻的董卓。 突然,杜鹃听到了有人倒地的声音,随后立即站了起来,眼中带着警惕。 王异握着一把特制的唐刀走了进来。 杜鹃见到来者,立即单膝跪地,拜道: “杜鹃,拜见天异星大人。” 王异冷俊的脸上,带着笑容:“杜鹃,这次任务,做的不错。” 杜鹃倒是谦虚:“这都是大帅和诸位大人的功劳。” 但是下一秒,王异鬼魅般的身影突然来到她的面前,手中的唐刀,插入了杜鹃的胸口。 “为、为什么?”杜鹃难以置信的看着王异,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杀她。 明明她将任务完成的很好,而且下一步自己就可以跟着吕布了。 虽然也是卧底,但那是吕布啊! “从你对吕布动情的一刻,你就已经死了,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我们是魏王的利刃,不需要对敌人的感情。” 王异抽出唐刀,收入刀鞘,踏出宫门,杜鹃宫殿的宫女,也被几个不良人处理了。 “完了?” “回禀大人,都解决了。” “撤,回皇宫。” “诺。” 事实上,杜鹃、李肃、王允,都必须死,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内幕。 故而,不良帅为了李烨的声誉,这些人必须死。 在世人眼中,针对长安的行动,就只能是王允的谋划,与魏王,没有关系。 因此,无法被绝对信任的人,都得被算计死,这就是现实。 时间回到现在 吕布在郿坞的雍王宫玩弄了一阵董卓的妃子后,也不忘正事。 在并州军击溃西凉军后,就开始洗劫郿坞,也没有去管散逃的西凉军。 而这些逃离郿坞的西凉军,也将吕布反叛的消息给散开了。 吕布留下宋宪和侯成率领一万并州军,留守郿坞,自己则是带着剩余的兵马,前往长安听封。 未央宫大殿上 王允此时,春风得意的站在皇帝身前,念着一封诏书: “汉帝诏曰:王允、吕布、苏则,合力诛杀董卓,居功至伟。 特加封王允为太师,兼尚书令,总领朝政;吕布为大将军;苏则为卫尉。” “臣领旨,谢恩。” 吕布和苏则跪在下面,表面恭敬的接旨,王允此时还不知晓,他企图用来拉拢吕布的义女杜鹃,已经死了。 至于同样有功劳的李肃,则是被遗忘了,毕竟谁会在意一个,已经死去的棋子? 当晚 未央宫内,刘协在王允的安排下,大宴群臣,汉室的老臣,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似乎他们又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了。 然而,危险也在悄然靠近。 次日,正午前 李儒就已经快马抵达了定阳军营。 在出示了兵符,得以顺利进入军营。 李儒在中军大帐,见到了主将樊稠和副将李蒙。 樊稠将自己的半块兵符和李儒带来的半块合二为一,严丝合缝。 “雍王派遣尚书令携带兵符前来,可是有军令?” 李儒告诉他说:“樊将军,长安城吕布反叛,王允发动政变,雍王遇难了。” “什么!” 樊稠大惊失色,窜到李儒面前,确认道: “雍王被杀了!” “没错,”李儒确认道:“王允假借天子之令,让雍王入宫接受禅位,伺机伏杀了雍王,吕布占据了郿坞,雍王国完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樊稠坐在地上,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郿坞失守,董卓伏诛,就意味着定阳大营的粮草供给被断了。 目前大营的粮草还有十日,十日后,他们就会断粮,樊稠手中的是当初从丁原手中收编的并州军。 粮草充足,再加上董卓的威压,可以让他们俯首,但是现在董卓死了,粮草一断,军中哗变,第一个死的就是他樊稠。 因为樊稠是西凉人,董卓的嫡系。 副将李蒙冷静的提醒道:“樊将军,我们现在只有三个选择。”ap. “除了投降和反击,还有第三个选择吗?” 樊稠看向李蒙,向听听他的第三个选择。 李蒙笑了笑,坐在樊稠身边,说道: “反击就是杀回长安,为雍王报仇,但我们的对手是谁?是吕布。 我们麾下的这些士卒,是丁原的旧部,届时,他们会不会战场哗变,把我们杀了,投降吕布? 第二、第三选项,都是投降,关键是投降谁,对我们最有利。” “你想叛国?” 樊稠自己也算是一个圆滑的人,虽然对董卓忠诚,但是董卓已经死了。 于是,李蒙给樊稠说明起利害关系: “雍王国,是因为雍王而建立的,如今雍王死了,保皇势力复起,西凉军群龙无首,我们若是投靠朝庭,只会被成为那些汉室老臣的报复对象。” “你是要我投靠魏王吧,李军师也过来了,就说明你也决定归降魏王。” 樊稠的眼光在两人身上扫视,虽然樊稠是个武夫,但是他很精明,不随便树敌。 西凉军嫡系将领,大多排挤吕布,但樊稠并没有。 虽然他做不到段煨那样明哲保身,但是却也不会随意树敌。 李儒冷冷的说道:“即使吕布不杀你,但是他也不会帮你,而那帮汉室老臣,不会放过你,因为你是西凉军嫡系,这就是你的命。” 樊稠问道:“魏王是雍王最大的敌人,他会接纳我们吗?” 樊稠察觉到,自己身边的这两个人恐怕早就和李烨勾搭上了,万一自己不答应,说不定凶多吉少。 “好!我答应了,誓师起义,归降魏王!” 樊稠也下了决心,毕竟回去风险太大了,而且董卓的大业,也没个正式的继承人,否则樊稠就可以辅佐那个继承人,奈何没有啊! 这就展现了直系后代的重要性。 樊稠走出大帐,召集军中将领,说道: “诸位,大多都是并州人,思乡否?” 众将交头接耳,有些不知所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