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归梦笙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三百四十二章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箫夜的背影停滞了一下。 “你已经知道了?” 容景伸手,拂过了额头不断落下的水珠。 他眸子微紧,盯着箫夜的背影。 “箫夜,你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 “若你现在放手,还来得及。” 箫夜猛地转过身,与此同时,手里的剑毅然出鞘。 剑尖直指容景的脖子。 “我不会放弃她。” 容景用手指抵住了箫夜的剑,抬眸说道: “箫夜,如果有一天你护不了她呢?” 箫夜紧握着剑的手指逐渐收紧。 “就算要我这条命,我也不会放弃。” 容景心底微颤,他在箫夜的眼睛里看到了近乎偏执的东西。 雨依然在下,从剑尖一直落在容景的脖颈。 他突然笑了起来,唇畔一抹弧度,在大雨中显得尤为妖冶。 “没想到,堂堂北周战神,会为了女人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哪怕为她一无所有,箫夜,你觉得值得吗?” 箫夜冷静下来,收起了剑。 “与你无关,你走吧,别逼我对你动手。” “你知道的,就算我余毒未清,你也不是我的对手。” 说完,箫夜转身便下了桥。 此时,容景的侍女见状,立刻冲上了桥,用伞遮住了容景。 “主子,您没事吧?” 容景的头发已经湿透了,不过眼神依然是不羁的样子。 他淡然说道: “不过是一点雨罢了。” 侍女担心地看着底下的河水。 “主子,这里河道塌陷,水势又大,还是趁早离开。” 容景趴在栏杆上,犹如在看风景一般随性。 他缓缓说道: “哪有什么河道坍塌,不过是箫夜的障眼法罢了。” 侍女大惊失色地看着容景。 “主子,您是说......这河道变成这样,都是箫将军做的手脚?”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容景目光悠远地看着远处被拴好的一艘小船,缓缓说道: “你知道为什么青龙剑流落在外,甚至牵扯到苏家人时,箫夜也没有立刻动手么?” 侍女不解地说道: “那不是因为箫将军也无能为力吗?” 容景笑了笑。 “箫夜的势力,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只是在布局罢了。” 说着容景仿佛才意识到自己湿了半个身子,挑眉道: “这雨还真是让人讨厌,走吧。” 侍女连忙追问道: “主子,要去哪里?” 容景眼眸微微眯起,开口道: “既然棋盘摆在了都城,就去都城瞧瞧热闹吧。” 此时,都城的城门口。 沈清晓和韩舒云所乘坐的马车已经进了城门。 韩元旭也赶到了。 看着韩舒云,韩元旭忍不住一通说教。 “还好有嫂子在,不然你这条小命都难保!” 韩舒云低着头,嘴硬地说道: “那、那我也帮上忙了啊......” 韩元旭直接打断了她。 “你那帮的是嫂子的忙吗?你帮的是那个臭道士的忙!” 说着,韩元旭围着韩舒云上看下看的,口中啧啧称奇道: “还真没想到,你居然是什么至阴命格,还能拿来炼铁!” 韩舒云愤愤然地推开韩元旭。 “哥,你还有没有同情心啊,我都这么惨了,你瞧瞧!” 韩舒云立刻举起两条胳膊。 不等韩元旭说话,赶到的韩夫人已经心疼得赶紧下了马车。 “我的云儿啊!这次真是受苦了!” 韩舒云听到韩夫人的喊声,连忙扑了过去。 “娘!我回来了!” 沈清晓看着韩夫人和韩舒云母女情深的样子,突然就想到了那本她娘亲留下的手札。 最后几页,记录着她娘亲关于怀有身孕的事。 从无措地记录着孕吐的对策,再到小心地记录该多吃什么,才对宝宝好。 她看得出来,她娘亲在得知有了身孕时,有多期待她的出生。 虽然从没有见过娘亲,可她知道,若她娘亲在世,一定会很疼爱她。 眼圈似乎有些酸,沈清晓移开了视线。 一旁,韩元旭和沈清晓说道: “嫂子,这次可真是要谢谢你了!” 得知韩舒云出事,他是要赶过去的。 只是路途遥远,根本来不及在第一时间赶到。 还好在他刚要出发的时候,就听说沈清晓已经把他的妹妹救出来了。 沈清晓摇了摇头,说道: “我同舒云一道去的,自然要一道回来。” “如果遇险的是我,舒云也会倾尽全力救我。” 听到沈清晓的话,在韩夫人怀里的韩舒云探出脑袋,郑重说道: “晓晓说得对,我们可是要一起闯荡江湖,一起出生入死......” “哎哟,娘你打我做什么?” 韩夫人撇着嘴说道: “还闯荡江湖?你这个不省心的丫头,回去我就找个人家把你嫁了!” “省的你在我面前总是惹事!让我不得安宁!” 韩舒云连忙讨饶。 “娘,我还小,才不要嫁人呢!” 韩夫人哭笑不得地看着沈清晓。 “晓晓,真是给你添麻烦了,这丫头,回去我好好教训教训她。” 沈清晓都看笑了。 韩家总是这样,吵吵闹闹却很温馨。 随后,沈清晓和韩家一家人告别,回到了将军府。 将军府有管家在,又有秋嬷嬷帮衬着,府里一切照旧。 而孙嬷嬷也管着后院,事事都井井有条。 由于二房的离开,府里更是清净多了。 沈清晓还没回到清澜苑,就碰上了过来的孙嬷嬷。 见沈清晓回府,孙嬷嬷连忙迎过来,笑道: “夫人,您可算是回来了,昨儿妙春堂的湘儿姑娘还来了。” “她说妙春堂到了一批上好的温补药材,非挑了些最好的送来了。” 沈清晓笑道: “她有心了。” 随后孙嬷嬷又将后院这几日的事宜都细细说了一遍。 “老夫人那里也好,昨儿去请脉的大夫也说了,老夫人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沈清晓点了点头,说道: “一会儿我就去给老夫人请安。” 过去寿安堂的路上,孙嬷嬷又提及了萧玉莹的事。 “夫人,永昌侯府的好日子就定在三天后。” “急是急了点,不过也好,对咱们萧家来说,早结早了。” “到时候,康家嫁女从大门进门,玉莹小姐晚一个时辰,从侧门入府。” 沈清晓神色清朗,点了点头。 这本就是萧玉莹自己的选择,她不会插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