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夫人可息怒了?
原来,箫夜曾经也是这般有才情的。
若不是他要凭自己撑起萧家,或许他不用这么苦这么累。
继续留在书院,他也能拥有闲情逸致,靠着才情成为名满都城的才子,被人追崇。
想到前世,她嫌弃箫夜不懂春花秋月,没有诗情画意,是个冷硬粗莽的武夫。
沈清晓低下了头,心里满满的酸涩和愧疚难受......
此时,众人还有什么不信的。
这些之前斥责箫夜的书生纷纷愧疚地向箫夜拱手道歉。
箫夜淡然摆手,没有追究任何人,更是赢得一片喝彩。
喝彩声中,齐家兄弟已经臊得满脸涨红,于是转身就带着随从逃一般离开。
沈清晓看到齐家兄弟要走,连忙在追影的耳边吩咐了几句。
追影正憋着气,听到沈清晓这话,立刻会意。
“夫人放心,属下一定会好好地送一送齐家两位公子!让他们不虚此行!”
沈清晓见状,满意地点点头。
此时,曾院长继续宣布道:
“时隔多年,这画终于圆满,也该物归原主了。”
看着曾院长递过来的画,箫夜双手接过,顺势递给了沈清晓。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箫夜眸子微眯了眯,朗声说道:
“如今萧某已是有家室的人,全听夫人的。”
顿时,周围一些参加诗会的女眷都羡慕地看着沈清晓。
都知道箫将军宠妻,谁知道宠得真是毫无底线!
沈清晓吸了吸鼻子,咬着唇抬头。
这男人......
两世以来,瞒了自己那么多事,什么都一个人承担!
现在才来讨好她?
要知道,刚刚她可是真的着急担心的!
她和白鹿书院的人拼了的心都有。
沈清晓轻哼了一声,咬咬牙,低声道:
“刚刚你瞒着我、故意逗我的事,可没那么容易翻篇!”
尽管那么说着,沈清晓心里早就不生气了。
她拿着画,浅淡一笑,走到曾院长面前。
“既然这画在白鹿书院呆了那么多年,就继续留在这里。”
曾院长诧异地看着沈清晓。
“当真?”
他没想到沈清晓会如此大方。
沈清晓回头看了眼箫夜,笑眯眯地说道:
“我夫君就在我身边,不管我要星星还是月亮,他都能再画出来。”
箫夜释然一笑。
这丫头......
曾院长更是大方,直接开口道:
“既如此,这画也不必收归于老夫的私藏,日后便挂在白鹿书院的正堂。”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诗会的氛围顿时又恢复了。
等到箫夜带着沈清晓要走的时候,之前那帮他们说话的小书生连忙过来。
他激动得看着箫夜,目光满是崇拜。
“箫将军,改、改日小生可否找您切磋?”
他的话一落下,更多的人都涌了过来。
看到箫夜居然有被文人围着的时候,沈清晓差点笑出了声。
箫夜拧着眉,连忙拉起沈清晓就跑。
好在那些书生都体力不支,很快就甩掉了他们。
沈清晓看着箫夜拧眉看后面有无“追兵”的模样,彻底笑出了声。
“真没想到,堂堂大将军还有被这么多书生追着要切磋的时候。”
箫夜无奈一笑。
“夫人可息怒了?”
沈清晓双手抱臂,抬着下巴,故意说道:
“才没有。”
箫夜见四周无人,一把将她抱起。
“那为夫再努力一番?”
沈清晓见他要抱着自己走向假山,吓得连忙抓紧了他的衣襟。
“箫夜!这可是白龙寺后山!还是光天化日之下......”
箫夜眉头微动,开口道:
“夫人的意思是,想要入夜之时换个地方?”
沈清晓一窒。
“我不是那个意......”
话没说完,她额头落下了一吻。
箫夜伸手,轻抚着她的发丝,还有脸颊。
片刻后,他郑重开口。
“晓晓,我这辈子心里只会有你一人,日月星辰可鉴。”
沈清晓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有些暖暖的,有些痒痒的。
她偷偷踮起脚尖,在箫夜的唇角还了一口。
箫夜失笑,揽着她的腰,挑眉道:
“不是说佛门清净地,怎么敢如此大胆?”
沈清晓撇了撇嘴。
“这样的话,你若哪天违背誓言,佛祖定会找你算账。”
箫夜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宠溺地看着她。
“只要你需要我,我这辈子都是你的......”
下山之前,两人如约去了一趟白龙寺的客院。
箫老夫人刚好从佛堂祈福回来,得知两人的来意,笑着点了点头。
她也确实想要回祖籍老宅了。
“如今在都城呆着,也帮不上府里什么忙。”
“萧家也有撑住门楣的主母了,我这老夫人也就可以回祖宅享一享清福。”
说着,箫老夫人给沈清晓塞了一只香袋,笑眯眯地说道:
“这是母亲这些天为你们求来的,代表着平安和子嗣。”
现在她看沈清晓是越来越喜欢,唯一的遗憾就是沈清晓还没能有孕。
沈清晓接过这香袋,脸颊上飞起一团红,低声模糊不清地说道:
“多谢母亲。”
倒是一旁的箫夜脸色微微一凝。
箫老夫人深深地看了眼旁边的箫夜。
对这个儿子,她心里是复杂的。
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说话。
箫夜回过神,开口说道:
“母亲放心,我会安排好一切,明日就出发。”
箫老夫人点点头。
“好,有你安排,一切都会妥当,正好我这心里头也放心不下玉妍。”
沈清晓劝道:
“经过上次和吴家的纷争,玉妍也成长了许多,日后我们会护着她。”
箫老夫人得到沈清晓的保证,满足地笑了。
“好,好!”
离开白龙寺的时候,箫夜上了马车,紧握着沈清晓的手。
“晓晓,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
沈清晓倚在他的胸口,手里摩挲着刚刚那枚香袋,一股甜蜜涌进心田。
这一世,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下山的路上,走过一段路,车夫突然放缓了速度。
沈清晓挑开车帘,远远看到前面有辆马车翻在那儿,挡了小半边道。
沈清晓看了眼,车辙上有齐家的记号。
原来是齐家兄弟的马车。
齐家的马车翻进了软烂的烂泥沟里,根本就不可能弄上来。
马车旁边也没人,看来搬不动马车,已经步行下山了。
想到自己吩咐追影对齐家兄弟额外多多的“关照”,沈清晓偷笑了一声。
这次她要齐家兄弟好好地脱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