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一品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旧案重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世上,从来只听过平头百姓削尖了脑袋挤上仕途,怎会有人主动辞官呢?” 听到法曹赵广辞官的消息,李佑大为震惊。 从上一次捉拿那苏问天的行为来看,赵广这个人还是很有几分责任心和正义感的。 这样颇有抱负的官员,怎么会放弃官身,去做个平头百姓呢? “唉!可事实正是如此,那赵广……确实是主动辞官的。” 阴弘智悠悠一叹,他似是有所隐瞒,说话磕磕绊绊,欲言又止。 “嗯?” 李佑狐疑地瞄了阴弘智一眼:“舅父,真不是你从中作梗?” “我?” 阴弘智连忙摇头:“殿下,你这可小瞧我了。虽说我看那姓赵的不大爽利,可也不至于故意将他逼走啊!” 阴弘智碎碎念念:“我阴弘智好歹也是打长安出来的,还能这点肚量都没有?” 李佑哼了声:“那你上一回提到那赵法曹,那股子咬牙切齿,似乎恨他恨得牙痒痒呢?” “上一回?” 阴弘智愣了一愣,随即又解释道:“那次……那次是因为这老小子不听指派,为了抓个矛头小贼,竟没去码头迎接你。我当时气急,自然语气重了些……” 似是怕李佑不信,阴弘智又絮絮叨叨解释起来:“我其实也没那么憎恨他,那赵广虽然脾气臭了些,做官还是很尽责的。这州衙里每日来得最早,离得最晚的就是他。” “我放着这么个倔驴劳苦力不使唤,非得将他逼走做什么?” 听阴弘智说来,这赵广绝对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官,这就叫李佑更加坚定自己的推测了。 这么有责任心的官员,绝不会主动辞官。 李佑又追问道:“那舅父快说说,这赵广辞官,究竟是何缘故。你方才支支吾吾,该是藏了事没说清楚的!” 被李佑有逼迫,阴弘智皱巴个苦脸,讪笑了笑:“倒确实是另有内情……” 他随即将手上的奏折放到一边:“说起来,这赵广辞官,与你方才所说的粮价上涨之事,还有所关联。” “粮价?”李佑越发迷糊了。 “不错!”阴弘智点点头,脸色变得阴沉起来,“赵广得罪了我齐州府的产粮大户,也正因如此,那大户人家便联合了售粮的商户,减少供粮,这才造成州府里粮价上涨。” “什么?他们竟有如此能耐?” 听了这消息,李佑当下就坐不住了。 他又忽地想起,阴弘智方才说他已平抑粮价,而且说得洋洋得意,颇为自喜。 李佑愤愤道:“舅父你不会是与那富户达成私下交易,用逼迫赵法曹辞官的法子,让他们继续供粮吧?” “那怎么可能?”阴弘智眉头一抬,摇着头道,“我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怎么会做这等出卖同僚的勾当?” 李佑气顺了些,随即追问道:“那你快说说,究竟是哪门哪户,竟有如此本事,能操控我齐州城粮价!” 这话问出时,李佑心中的确是一团迷糊。 可说话间,他却又想起上结识赵广的事,立即猜测道:“那户富户,该不会姓苏吧?” 阴弘智原本正要开口说话,被李佑这么一问,却又顿住了。 过得片刻,他才一脸惊色道:“欸?你怎么知道的?” “果然!” 李佑心中,已大致猜出了事情原委。 赵广抓了苏问天,自然而然得罪了苏家这齐州世家,苏家人一怒之下,便利用手中粮食和商户资源,操控了粮价,报复赵广。 而赵广或许是为了百姓民生着想,毅然辞官,最终粮价才平抑下来。 李佑又忽地想起另一件事,他立即问道:“那苏问天呢?还关在牢里吗?” “苏问……”阴弘智的脸色,却是变了一变。 他身子僵了一僵,旋即才叹气道:“你竟连苏问天都知道,看来是早已了解事情原委了。” 阴弘智站起身,背着手在堂内踱了几步,最后才哀叹转身:“那苏问天,我做主给放了……” “什么?” 李佑只感觉一股无名怒火打胸中升起,直冲脑门:“舅父,那苏问天残杀民女,害人满门,你为何要将他放掉?这么做,不是勾结罪犯,视我大唐法度为无物吗?” 李佑这时才回想起来,方才阴弘智说起平抑粮价时,那一脸的得意和自豪。 现在想来,阴弘智多半是与那苏家达成了交易,释放苏问天,来换得苏家放粮,这才平抑了粮价。 可这种委屈折衷的法子,能救得粮市一时,却是败坏了大唐法度,更是对不起那无辜受害的百姓啊! 再看向阴弘智,那张英挺面容变得市脍俗气,李佑不由冷哼两声,摇头叹道:“舅父,你可当真是我的好舅父啊!” 阴弘智又叹了口气,甩手道:“唉!佑儿,你误会我了……” 李佑心情晦暗,冷笑道:“那你来说说,你为何要释放苏问天?” 阴弘智又走回桌前,招呼着李佑一起坐了下来:“你听我细细分说……” 两人落座,阴弘智又拉着李佑的手:“我放那苏问天,实是因为那桩案子证据不足,绝非是有意包庇,与苏家达成交易。” “证据不足?”李佑狐疑道。 他依稀记得,当日捉拿苏问天时,赵广曾说过,那苏问天凌虐杀害民女,人证物证皆齐,该是证据确凿才对。 现在怎么又变成证据不足了? 想到这里,李佑端正了身子,正色道:“舅父,你快将整件事儿都说清楚,一点细节都不要漏!” 阴弘智点了点头:“我正要细细解释,你且听我道来。” 悠悠叹了口气,阴弘智仰首望天,那英挺的脸上若有所思。 他缓缓开口:“这桩事儿,要从一件凌虐民女的杀人案子说起……” “……那苏问天害得那民女全家枉死,赵广对这案子十分用心,几经查访,终于又捉来苏问天的近身奴仆,逼问出那奴仆的口供。” “后来,赵广又根据奴仆的口供,查出了犯案地点,找到那民女的血衣作为物证。” “证据齐备之后,赵广又领着衙役,将苏问天拘回了衙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