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一品公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九章 长安来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济水河上,一艘官船正逐浪向东而行。 官船上,一个英气十足的中年男人正站在船头,遥遥向东望去。 在他身旁,另有个风韵犹存的俏妇人守在一旁。 “陛下,外面风大,不如到舱内歇息会吧!”那俏妇人媚眼含春,温声细语道。 而那中年男人回过头来,笑望着这俏妇人道:“临近齐州,朕心中愈发急切,想快些看看佑儿将这齐州城变成什么模样了。” 他轻抚这妇人的秀发:“阴妃,难道你就不想快些见到你的孩儿?” 这一对男女,正是李佑的父皇母妃,他们此行沿河东进,正是冲着齐州城而去。 自打李世民同意李佑的建言,准允齐州城放开宵禁,朝堂上对此事一直存有非议。 不少朝臣都认为,宵禁乃是开国之策,是大唐立国安邦之本,不能随意放开。 但李世民秉持着对李佑的信任,一直将这些非议压了下来。 但大唐素来开明,即便有皇帝支持,朝中非议仍是不少。 不时有大臣上谏,希望天子撤销对齐州城的特殊待遇,重开齐州宵禁。 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开明朝臣,如房玄龄、马周等人,却不停上疏,建言李世民彻底放开宵禁。 他们的理由,是齐州城自打放开宵禁之后,愈见繁华热闹。这即说明放开宵禁,于大唐民生发展极有益处。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便跑到李世民这里来要个决断。 李世民思索之下,便做了个叫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既然大家对此有意见,不妨前去那齐州城看一看,看看齐州城如今究竟怎样,接下来才好做论断。 一别近一整年,李世民对李佑也确有思念,再加上阴妃时常因思念独子而伤神感怀,他便趁此机会带阴妃去见一见儿子。 皇帝有意东去齐州,大臣们自然不敢阻拦。 于是乎,宵禁同意派和反对派,各遣出代表人物,陪同李世民登上官船,微服前往齐州,去看一看齐州现状。 此刻,看着渐渐显现出清晰轮廓的齐州城,李世民微叹口气:“齐州城近在眼前了,也不知佑儿究竟将这里治理得怎么样了……” “朕可是搭了自己的脸面在他身上,若那齐州城当真发展不济,朕当初同意解除宵禁,可就是昏聩之举了……” 李世民说这话时,脸色沉凝,显然他并非在说笑,而是切切实实承担了一定压力。 他力主放开齐州宵禁,的确有违祖制,在朝中也引起了公议。 阴妃倒是显得自如得多,轻声笑着:“臣妾相信佑儿,他既是说放开宵禁对齐州有益,想来绝不会叫咱们失望。” “唉!但愿如此吧!”李世民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陛下,快到齐州城了!” 这时候,随行的几位股肱朝臣们,也到了船头。 随行而来的朝臣里,有极力反对放开宵禁的长孙无忌,也有支持鼎力支持李佑的马周,还有稍稍偏向李佑,但态度较为中立的房玄龄。 他们三人,就代表着朝中对于宵禁一事的三种态度。 李世民选择他们三人陪同,正是为了集齐各方势力,平息多方意见。 官船很快驶到齐州码头,隔了老远,便瞧见码头处船舶连成一片,将码头给塞了个严严实实。 那码头沿岸,全都停满了商船,乍看过去,竟是找不到地方靠岸。 “这……这齐州城,竟繁华至此?” 看到这般盛景,李世民惊呆了。 这么多商船停泊在岸,便是在最热闹繁华的长安城,也不常见。 看到这里,李世民已有了底气信心。 他轻咳了一声,挺了挺胸膛:“往东驶去,拣最近的地方停船靠岸!” 他们虽乘的官船,但并未悬旗挂幡,自然无人知晓他们身份。 照着码头规矩,一路朝下游驶了约半里路,这官船才终于靠了岸。 好在,这码头经李佑扩建,倒是十分宽敞,即便离码头中心半里地的地方,仍有平坦大道可供人登岸行走。 下了船,房玄龄已捋须惊叹起来:“这齐州码头,竟有这般宽阔!” 李世民悠悠笑道:“玄龄怕是忘了,那阎立本被佑儿调了来,正是为了扩建这码头之用。” “老臣自是记得此事……” 房玄龄捋须点头,但他随即又环视四方:“但最叫老臣惊异的,是如此宽阔的码头,竟……竟还会有这般拥堵逼仄之感。”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又回首四顾,果然,这码头虽然宽阔无比,但码头上的行商客旅、商船车马极多,这一衬托之下,码头倒显得拥堵非常。 阴妃已笑了起来:“这不正说明齐州繁华,商客云集么?” 她素来最向着李佑,此时有机会吹嘘李佑,她哪里肯放过? 房玄龄已含笑拱手:“阴妃娘娘所言极是!” 马周也拱手道:“微臣深以为然!” 便是那素来不肯向着李佑的长孙无忌,此时也不得不附和拱手,以表同意。 李世民已等不及要进城了,摆着手道:“只看这码头,齐州城的确当得上是繁华热闹。但内城究竟如何,还得咱们躬身体会。” 说着,他当先上了马车,领着一干文臣和阴妃娘娘,一道往城中而去。 虽说码头人多,但好在有衙役在场维持秩序,这码头倒并不拥堵。 一路往南而去,经过那无比宽阔的城北大道,便到了州城里最热闹的街道。 李世民几人刚刚放下车帘,正感叹于那北正大街无比宽阔,又兼干净整洁,正在赞叹李佑治理有方。 却忽地听见外头传来嘈杂人声,像是这马车突然由朱雀大街驶进了东西二市。 再掀开帘子望了一眼,李世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这是……这是哪儿?” 只见得眼前人头攒簇,百姓商旅摩肩接踵,这条原本极是宽阔的道路,竟被人潮塞了个严严实实。 道路两旁,全是经营各类买卖的商铺,商铺里也多是济满了人,看上去生意很是不错。 马周已对着手中地图介绍起来:“这里……就是齐州城最繁闹的街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