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家养老,我在终南山有套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下雪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看着刘金凤善意天然的叫卖,卫骏青小声道:“姐,咱们真诚点好吗?” “闭声。能卖出去就算本事。难道你和一个哑巴一样站着吗?你是个男的,要是个女的话,我都想让你穿个裙子在风声展览顾客。” 行吧,那就闭嘴吧。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该转场了。 卫生纸卖出去了一部分,余下的也不多。当然,这些只是针对板车拉过来的来说。五金店门口还有许多,堆的就和一行建材一样。 “走,一起过去吃了饭,我们去小区门口卖。”刘金凤想早点过去。 这儿的市场,只有早市和中午。下午,都没人来了。大家约定俗成的。 看着傻姑娘单纯的眼神,卫骏青对她说:“我看天气预报了,明天有雪,明天我们休息一天。” “啥?我们正在赚钱的阶段,怎么能休息呢?” “你没看你的瓜子都卖的没货了?要进进货。另外,想给你一个惊喜。” “啥惊喜?你不会是要带给我一个女孩,当着我的面介绍,让我喊嫂子吧?” “有这个可能。” “那我就把我二叔家的二丫打扮一下,过去拉着你的衣服叫老公。你不娶我,就必须娶她。要是别人,你们成不了。”. 这天下午,刘母做的是酸汤面。 “好吃吗?那就多吃点。你看你们两个,瘦的都不成形了。” “姨,明天不用给我们做饭了,明天下雪,我们想休息一天。” “行啊,不做饭那也成,你们去外面的小饭馆吃。不要大鱼大肉,细水长流才是生活。” 饭后,刘金凤开着货车,将那堆东西拉向小区门口。 “孩子他爸,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有点膨胀了?刚赚了点钱,怎么就想休息?咱们开五金店的,每年除过春节休息三天,别的时间哪里休息过?你看那些开小卖部的,大年三十晚上都不休息,卖礼品盒。他会不会把女儿带坏?” “你啊,净操的闲心。咱家这颗大白菜再管的严,猪都不瞅了。” “哪也不能让猪这么不明不白地拱了啊?” 这小区是拆迁小区,这一条巷子最是热闹。 看小区名字,某某苑,一听就是拆迁小区,肯定的。像什么府或是院之类,那是高端。 这次,那些卖水果的看卫骏青他们顺眼多了。 只是,为什么他们大量地卖卫生纸? 这卫生纸有什么好需要的?这么多人抢着要卫生纸,你们是拿回家当饭吃吗?真是搞不明白这伙人。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超市的卫生纸,动不动都在20元上下。普普通通的,都要22元左右。 “我喊,你负责在微信看钱,不能让别人没买单。不然,人们辛苦一晚上,就白费了。”刘金凤对傻傻的卫骏青喊。 这小子,明明比自己大,还叫自己姐姐。让自己有一种处处想保护他的想法。 傻小子不傻啊! “大哥大姐,过来看一看,卫生纸,家家必备的。” “给我来一提,14元嘛,便宜。”一个在超市上班的女人喊。 她们那个破超市,每次搞特价,员工不许买。当然,员工的家人可以买。老板格局小了,觉得员工不是顾客,不配享有他的优惠政策。 “两提26元。”卫骏青故意露出算术不精的样子。 做生意嘛,让别人觉得亏了便宜才是最重要的。 “那就给我来两提。” “小伙子,我来四提,还能便宜吗?” “大姐,实在是最低价了,再便宜,我们就白干了。” “买吧,来四提。天太冷了,我要回家给孩子做饭。你这桔子怎么卖?再给我来点桔子。” 一时之间,让人手忙脚乱。 两个人有点顾不过来。 此时,考验的就是你的语言能力。 “大,这桔子要一个一个挑,你挑好了,我给你上称。” 对,把顾客留住,慢慢来,在卫生纸卖的人不多的时候咱们再结账。 雪一粒一粒落下,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空中撒盐粒。 “最后一提了,卖完就没有了。” “给我来两提。”路过的人都在争着买卫生纸,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免费发的。 “雪下大了。”刘金凤喃喃地说道。 “走吧,我们桔子剩这一点了,自己吃,卫生纸我们一分,大家拿回家用吧。也就6提了。” 这时,最后路过的澡堂子清洁工说道:“小伙子,你们这个纸怎么卖?” “14元一提,买两提的话给你算便宜一点。” “行,给我来两提吧。天天在澡堂子给人打扫卫生,把人都闷坏了。” “怎么,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这么好的事,怎么就闷坏了?” “你是不知道,里面潮气重,我这两条脚走路都不利索了。” “干一行有一行的苦,都一样。你看我们,摆个小摊,风里来雨里去的。”卫骏青将自己的苦说给别人听。 对,安慰人的技巧就是说一些你比他更惨的事,让他开始同情你。这样,反而效果比较好。 “那你们收摊了?” “收了,不赚钱,还把人累的够呛。一晚上赚的都不够炒个面条。” 澡堂清洁工想了想:“是啊。我在这儿四年了,第一年,这炒面才卖6块。后来,一年比一年涨的快,你一个小摊上的,比人家饭店卖的都贵,现在,都涨到9块了。不过,饭店的炒面10块。我为了省1块钱,都是在摊子上买。有时,还吃泡面。” “大叔,走好。刚落的雪,路滑。” “好,那你们也快点回吧。” 刘金凤不解:“你怎么和他那么多话?你想去澡堂子打扫卫生吗?” “不是,我是了解一下,看看这保安,或是清洁工的工资是多少。我父母在家种地太辛苦,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生活。” “那你弟他同意吗?” “他啊,才不管那些,也不出赡养费。农村的人,都是过年给个红包,包个100元就成了。人嘛,就是这样。再说,我们那村里,有得吃,有得喝就不说别的了。” 也是,父母那一辈人,已经没有再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了。 他们,在农村,有土地,有菜园,住的安心。一听说城里还要交物业费,地暖费,便没了来的心思。 “好好努力吧,等我们有能力了,就把他们接来。以后回家,还有口热饭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