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五零后的一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章 大哥一家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转眼到了74年的夏天,自己现在都是三个孩子得妈妈了,老大馒头今年5岁,老二包子今年3岁,老三豆包今年1岁多。 三个孩子都是男孩,看的三哥直说,要是有一个是闺女多好。 自打怀上老二的时候,三哥一直盼着能是个闺女,可是直到生了老三也没能盼到,可是愁死三哥了,说自己想要闺女怎么这么难呢? 这几年,大队里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彩,不是谁家的孩子娶了知青,就是谁家闺女嫁给了知青,要不就是那两个知青结婚成家,在大队批块宅基地从知青院里搬出来了。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知青都在生产队安家落户,没见有多少知青能够返城的,反而是一批又一批的知青来到了生产大队。 大队里的乡亲们也早就见怪不怪的,不过唯一不高兴的就是,有的人家不是娶了知青做媳妇,就是把女儿嫁给知青。 没办法不想看到女儿受苦的,怎么也得贴补一点,至于嫁到自家的知青,那就自求多福吧! 要想过的好,要么生儿子,要么闹得分家另过。这不从周三叔家的周芳芳嫁给蔡知青后,大队里和知青院里的知青,搞对象的人是越来越多,凡事有的,家里怎么也拦不住,最后只能同意。. 至于每家都过的是什么日子,可以说不分家的很少,也就是目前几个都是生了女儿的,只要是生了一个儿子,不管怎么样,就是分家经过。 这今年大队里一些乡亲们,在上完工以后,不是给这家盖房子,就是给那家盖房子,可以说现在的生产队了热闹了。 “什么,大哥要来,你没说错吧” “没错,大哥电话都到了部队了,还说好了什么时间去接” “可有说是和大嫂一起来吗?” “有说,一家都过来。” “那得赶紧把被褥什么的都晒晒” “不急,从大西北到这里,坐火车怎么也的三四天” “那也不行,还是赶紧收拾一下吧!都好多年没见大哥了,也不知道大哥怎么样了。” “你好歹还见过” “你,真是,这也好比” “这不就是说说吗?” “把西屋准备出来,外间给大哥大嫂住,里间给孩子们住” “好” 从第一年下乡到现在,自己有将近十年没有见到大哥了,说起大哥,自己和三哥结婚那年,他也找到了人生伴侣,不过比自己结婚晚几个月,大哥家的孩子也就相对的小一些。 至于大嫂是什么工作的,大哥在信里没有过多的提起,只是说对方也是一名大学生,一直在大西北工作。 看到他在信里的描述,自己和三哥大体能猜到一些,一个女大学生在大西北工作,无非就是搞科研一类的。 至于照片什么的,大哥更是没有给。 还有一个就是在馒头一岁多的时候,南姐也嫁人了,现在也就剩下四哥了,也不知道他找个什么样的媳妇。 “绵绵,绵绵,大哥大嫂,还有侄子来了” “爸爸,回来了” “哦,爸爸回来了” “爸~爸” “爸爸你回来” “来馒头,包子,这是大伯,大伯母,这是两个弟弟,平平,安安,赶紧叫人” “哦,大伯好,大伯母好,平平安安好” “大伯好,大伯母好” “好孩子,你就是馒头” “是呀” “你是包子” “是呀!大伯你好厉害呀” “来,馒头,这两个小弟弟,包子,你喊他们两个哥哥” “弟弟” “哥哥” “大哥” “绵绵,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大嫂,宋莹莹” “大嫂好” “你好,这是豆包” “是呀,豆包,快喊大伯母,” “大~母” “这孩子比他两个哥哥说话稍微晚一点,现在还不怎么会说” “没事,安安就比平平说话晚一点” “对了,外面热,咱快进屋,屋里坐” “对对,快进屋坐” “东西先放西屋,早就收拾好了,咱先吃完,然后你们洗漱一下,坐火车够累的,睡醒了,咱再好好说说话” “好,那绵绵,大哥就不和你客气了” “甭客气” 沈东倒是没有在意,不说是沈西自己兄弟,就是弟媳妇也是自己从小就认识的妹妹,在他看来,这和回自己家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对于宋莹莹来说,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再一个就是不说丈夫的弟弟,就是弟媳妇她也是第一次见,多少还是有一点拘谨的。 他们这次来,不光是来探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把两个孩子留在这里。 也不是他们夫妻两个不想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情况特殊,没有办法带在身边。 她是科研人员,根据上边最最新的指示,她要跟随科研院所所有人去其他地方工作,而自己的丈夫又恰恰是保护他们这些人解放军同志。 所以没有办法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即使想带,可是这次去的地方,不说她自己,就是上边的领导也一概不清楚 只是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在一座深山里,与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联系,所以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送过来。 她倒是想把孩子送回娘家,可是自己的娘家,不提也罢。 “放心吧!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说三弟,就是绵绵在知道事情缘由以后,即使你不要把孩子留下,她也会坚决留下来的” “可是,东哥,不说其他的,就说这粮食现在如此金贵,哪里够多养两个孩子的,再说了,现在即使去黑市买,也是需要不少钱的。 咱们两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不是养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个月,而且几年,恐怕时间会更长” “不管是多久,都要相信绵绵回把,咱们得孩子养的好好的。 至于粮食够不够吃的,这个你不用担心,不说其他的,就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不说其他人,就我们四个可是没少一口吃的。 还是说你是担心把孩子就在这里受苦” “在哪里不受苦,跟着咱们去大山里不苦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