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缘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清真泡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吕小光带着李军骑了大约二十来分钟,来到了饮食街上,在一家伊斯兰清真泡馍馆停了下来。 “这一家泡馍味道很不错,而且开了差不多十来年了,老板跟我爸认识。” 吕小光指着这家泡馍馆对李军介绍着,然后和李军把自行车停放在泡馍馆门口。 “我刚从老家来的那几年,我爸带我来吃过几次,后来就再也没过来过。” “走!进去吧!” 两个人前后走了进去,来到了里面的收银台。 收银台里面坐着的正是这家泡馍馆的老板,虽然好几年没来过,但是吕小光依然能认出来。 泡馍馆老板姓李,汉族人,和吕小光是老乡。 他年轻的时候就来到平城市了,吕小光听父亲说过,他刚来的时候在街上做修鞋匠,专门给别人补鞋。 后来慢慢积攒了一些钱,就开了一家面馆,当时生意很一般,仅维持了两三年就不行了。 那年他们一帮老乡聚会,有个老乡见识广,就给他出了个点子,说是在西北这地方,开家泡馍馆最吃香。 建议让他打着少数民族的旗号开一家,绝对能让他赚到钱。 当时平城市仅有两三家泡馍馆,而且都是本地人开的,不过生意都还不错。 这个李老板回去琢磨了一段时间后,竟然真开了一家泡馍馆,名字就叫伊斯兰清真泡馍馆。 为了能使生意红火起来,他还去省城花重金请了个少数民族的厨师,而他自己和店员也打扮成少数民族的样子来招揽生意。 他还跟着厨师学了几句少数民族语言,虽然说的不地道,但是一般人也不懂,还真以为他是少数民族呢! 清真其实代表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信仰,他们主要的信仰是伊斯兰教。 而伊斯兰教是以清、净、真为他们的教会的一些宗旨,因此将清真定义为伊斯兰教的信仰。 而少数民族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因此它也是代表着少数民族的食物。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些清真食品或者是清真的店都说明他们是少数民族,是特有的食物或者是特有的店铺的标志。 按照这些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清真食品不含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等禁忌物。 说白了,清真就代表着干净和卫生,这是大众对这两个字最广义的理解。 所以顾客大都会来带有清真字样的饭店,他们会觉得能吃的放心,吃的踏实。 因此,那两年李老板的生意格外的红火,确实也挣了不少钱,关键他请的那个少数民族的厨师手艺也相当不错。 好几年没吃过了,吕小光有时想起来还流口水呢! 今天听李军说想吃泡馍,吕小光才想着过来再尝尝,上次自己吃泡馍都想来这一家,主要怕李老板会认出自己,怕有些不好意思。 今天吕小光想清楚了,毕竟那会儿自己还小,现在长大了,估计他不一定能认的出来。 李老板头上戴着一顶少数民族的特色白帽子,不认识的还真以为是少数民族同胞呢! 他见到有顾客进来,他连忙站起来招呼! “你好!想吃点什么?(少数民族语言)” 两个闻言一愣,表示听不懂。 李老板又连忙改口,微笑着用普通话又说一遍,这下两人都听明白了。 这时的吕小光心里不停嘀咕着,虽然开始没听懂李老板说什么,但是感到他的少数民族语言是说的越来越好听了。 李老板看了吕小光两眼,似乎感觉有点眼熟,他见吕小光表现很平常,好像没再怀疑什么,然后拿起一本食谱递给两人。 吕小光假装第一次来,说道:“不看了,老板!把最好的羊肉泡馍来两碗!” “最好的是特制的,一碗二十八,两碗五十六。”李老板道。 吕小光扭头看向旁边的李军,问道:“特制的行吗?” “行!行!你感觉好就行!” 见李军点头,于是吕小光就跟李老板确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