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做旧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8章 石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曲水是个小县城,人口虽不多,但也是历史悠久的。 这位老藏家的家在曲水的老城区里。 房子是那种青砖砌的小院子。 院子不大,简简单单,却干干净净,十分清爽。 院子里有老大一棵桂花树,树下一张石板做的桌子。 这夏日里,坐在树荫下喝喝茶,发发呆,倒是惬意的很。 这位老藏家七十多岁年纪,见柯红兵来了是激动不已。 他抓着柯红兵的手是一口一个柯爷,把他拉进了院子里。 这足以证明柯红兵在金陵乃至周边的藏古界里的地位和影响力。 老藏家把我们带进了院子里就坐下来泡茶。 柯红兵简单给我们做了个介绍。 老藏家姓任,我们都叫他任老。 “任老,您的这些藏品怎么不给古董商呢?” 柯红兵边喝茶边随口问了一句。 “呵呵!年纪大了,我也懒得跑一趟金陵了。只好麻烦柯爷您来一趟了。而且,您柯爷收货的价格是出了名的公道,有古董谁不想给您留着呢!” 这后半截话才是关键! 柯红兵是出了名的好价格,很多人都爱把古董卖给他。 这一点倒是能让他收到好东西,但是,也让他交了很多学费。 我们坐在树下喝着茶,柯红兵先和任老寒暄几句,聊着好久不见的话题。 我和小武只好陪着,默默的听着。 我没事用眼睛扫视着这个小院,我发现这青砖小院清清爽爽倒是挺凉快的。 而且这个小院倒有点像我梅溪老家的院子。 只不过,我梅溪的院子比这个要大一些。 但也一样是青砖砌的院子和房屋。 我环视一圈,眼光又落回了跟前的石桌上。 我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石桌有点意思。 这石桌竟然不是正方形或者圆形的。 而是长方形。 且不是一整块长方形石桌,而是两块长条拼起来的石桌。 石桌的边边角角竟然都破损了。 石桌的材质,是青石板的。 仔细看一眼,就发现这还是个老石板,年代久远。 我伸手摸了摸这石桌,桌面已经被磨的光滑无比了。 而且手一放上去,就明显一股青石板的凉意袭来。 这的确是块年代久远的石板了,因为只有被开发出来数百年以上的老石板,也才能有如此沁人的凉意。 我不禁用手轻轻从上摸到了下。 但是这手一滑到石桌的底下,我不禁就是一惊。 石板背面竟然不是平的。 石桌背面不平本来也很正常,只要桌面平就是了。 但是这种不平不是天然的凹凸不平。 而是很明显的有人工开凿痕迹。 我用手仔细的摸了摸,虽然这种凹凸不平的痕迹已然有些浅了,但是我依然能够摸的出来。 这绝对是人工雕凿出来的痕迹。 我就像摸麻将一样,用手指的指腹去仔细摩擦着那石桌背面凹凸的地方。 我发现竟然是文字。 这是一块碑! 找一块石碑当石桌在民间也是常有的事,尤其在农村。 当然了,只要不是墓碑就好。 但是,我摸了几下,发现这下面的字有点奇怪。 虽然这石桌下面的字已经很浅了,但是还是能够用手感受的到清晰的笔画走向。 可让我感到有些不能理解的是,我摸了好几下竟然一时没摸出来这是个什么字。 要知道我虽然不打麻将,但是我自小跟爷爷学做旧,手上的感觉那是相当精准的。 这下面的字竟然我一时没摸出来,这字就有点奇怪了。 首先是汉字,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不是楷书,有点像隶书。 但仔细摸一摸,又不太像。 这文字走向,竟然还有点小篆的味道来。 估计是我刚刚摸到的字比较复杂,一时没摸出来。 于是我找准了文字的方向,将手指移动到石桌的边缘,重新开始从最边缘的第一个字开始摸起。 第一个字很简单,是个“上”字。 第二个字也简单,是个“而”字。 第三个字略微难度上升,是个“帝”字。 从这三个字的走向风格,我已经摸出了很明显的小篆风格来,尤其第三个字。 但是呢,又不太像小篆。 因为小篆是圆而长的样子,但是这几个字明显是方方正正的。 有点像隶书,但是隶书是扁而平的。 “上而帝”我心中一边默默的念着,一边摸向了第四个字。 第四个字我摸了半天,竟然是个“言”字,而且可以确定是个小篆。 小篆! 如果是小篆的话,那第二个字就不是“而”了。 我再回头去摸第二个字,可以确定这是个“天”字。 那这头四个字就是“上天帝言”。. 我心中默默一念这四字,不禁心中咯噔一下。 我去!出大事了! 上天帝言,天下步于,日月帝曰…… 这特么是《天发神谶碑》啊! 此一刻,我的心在颤抖! 如果是《天发神谶碑》那就对了! 难怪这上面的文字不篆不隶了! 《天发神谶碑》,估计对古代碑帖没有研究的人不太知道这是什么。 这块碑是三国时东吴皇帝孙皓所立,为了稳定人心,制造天降神谶文的舆论。 此碑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是孙皓让人炮制出来愚弄百姓的。 但是这碑文的书法却是天下一绝。 碑文的书写很奇异,它虽是篆书,但不同于任何篆书面目。 此碑文字起笔方重,有隶书笔意,转折处则外方内圆,下垂处呈悬针状,森森然如武库戈戟,凌然不可侵犯。 此碑对后世书法,尤其是篆刻影响极大。 此碑被誉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 此碑刻最开始立在金陵的天禧寺里,后来朝代更迭,石碑又移来转去。 但大体上都在金陵范围内转移。 但是,到了清朝嘉庆十年,因大火,此石碑竟然被烧毁了。 石碑被大火烧毁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要多大的火才能将这老大一块青石给烧崩了,烧毁了呢! 但是,历史传说此碑毁了,此碑就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了。 这块碑是消失了,但是它的价值却飞上了天。 从古至今,这块碑的拓片碑帖至始至终都是价值不菲的。 原碑一毁,那更加就是千金都难得的! 虽然这块碑的碑帖没有什么成交记录,但是参考其他碑帖的拍卖纪录。 比如最近杭城西冷印社拍出的《集王书三藏圣教序》碑帖,成交价598万。 而这《天发神谶碑》的碑帖可比这《集王书三藏圣教序》牛叉多了! 如果要拿出来拍,那价值可是不得了的! 当然,不是所有《天发神谶碑》得碑帖都价值不菲,具体还得看版本以及年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