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 戚继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进入永修县后,杨陵第一次见到了这位拳打倭寇脚踢蒙古的大明狠人戚继光。 戚继光早在讨董之战后便投效了杨陵,不过是在江陵投入了杨业麾下,并参与了平定荆南的战役。 但当时分兵征伐,两人不得相见。得胜回到襄阳之后,戚继光则一直在武陵郡镇守,直到今日才一睹真容。 戚继光身形高大,面目俊朗,年龄与杨陵相仿。 杨陵笑眯眯的望着堂下的戚继光笑道:“中平五年,大军征伐荆南,本侯便听说杨将军麾下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 堂下戚继光拱手道:“大将军过誉了!战阵之事,全赖麾下兵卒用命!末将不敢专其功!” 杨陵闻言,望了一眼面带微笑抚须不语的杨业,看得出杨业对戚继光非常满意。 杨陵凝神望去,戚继光金色的人物卷轴慢慢展开。 “史实: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孟诸,登州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风流倜傥少怀用力,喜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遒等抗击倭寇,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隆庆二年,戚继光任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军务,防守北方边境,整肃北地军务,升戚继光为左都督、太子太保。著有兵书《纪效新书》十八卷、《练兵实纪》十四卷本等著名兵书” “鸿图史记:戚继光,字元敬,青州东莱人。中平元年,避黄巾之乱南渡荆州。中平四年投入杨家军,中平五年因战功迁破虏将军。” 姓名:戚继光 字:元敬 籍贯:大汉青州东莱郡 官职:破虏将军【五品武官】 筋骨强度:搏虎屠熊(七阶) 武学造诣:万夫莫敌(三阶) 兵法谋略:当世名将(七阶) 政务通达:独当一面(六阶) 将领天赋: 1、文韬武略:击败敌军后,75%概率使其陷入【混乱】状态,持续3个时辰。驻守区域城池耐久提高20%,军械铲除提升20%;ap. 2、兵阵破军:麾下兵卒结阵速度提高50%。完成结阵后全军破甲、筋骨强度提高15%,战意提升至最大值; 3、誓扫倭奴:对战异族之时全军战意维持最大值,兵卒筋骨强度提高20%;对战倭族之时,全军筋骨强度提高25%,破甲提高20%。敌军筋骨强度下降20%,战意下降20%; 特殊兵种:戚家军 1、【鸳鸯阵】十三人为小队,最前执旗枪者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中四名为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后两人为手持强攻劲弩的弓弩手,尾部两人位镗钯手。结阵速度提高80%,结阵行军速度提高60%; 2、【精巧灵便】于丘陵、山地、河流地形作战之时,行军作战不受影响,战意自然下降率降低50%; 人物评价: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武毅为号,天下名将。 望着戚继光的人物卷轴杨陵不由得心旷神怡。综合来看,戚继光的实力已经具备了超越杨业的潜质。 只是鸿图世界中的戚继光战阵经验没有杨业丰富,但不管从个人战力还是统兵能力,亦或兵种特性,戚继光都具备了为督为帅的实力。 历史上的戚继光带着戚家军真正是从南打到了北,即便他死后戚家军依然是大明的精锐之师。 而且戚继光能文能武,不仅总揽幽燕防务,修缮长城,改进火器,还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明神宗实录》给予了戚继光极高的评价“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 如果说前者只是对一个武官战功卓著的评价,那么“望著幽燕”则是大明皇帝对戚继光在幽燕之地的文治武功给予的高度肯定。 此外,人物卷轴中也出现了一些调整。历史上的鸳鸯阵小阵似乎也没有这多人,而阵中的火器也被替换为了弓弩。 同时,人物卷轴中也加入了人物的当前官职。 勉励戚继光一番后,杨陵便萌生出一个新的想法。 杨陵的主线任务是占据江东两郡之地,但杨陵劳师动众,岂会仅仅只满足两郡的土地。 如今南路军已经占据了永修县,南昌城近在咫尺。 等到大军攻占了南昌,即可主力向东攻取鄱阳郡,再遣一员大将率一支偏师攻略南昌以西的城池。 而这个人选,戚继光最为合适。 主力被击退的情况下,地方郡兵根本不可能与戚家军争锋,如此一来,攻取江东的速度将大大提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