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2章 南昌突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光渐亮,南昌城依旧被笼罩在火焰之中。 而杨陵已经带着兵马杀退了围攻杨延平的江东兵,在西面的防线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延平,你与老典护送奉孝去长沙!我回去救叔父!”浑身浴血的杨陵一手提着赤兔马的缰绳,一手握着霸王戟沉声说道。 马车中的郭嘉掀开了车帘,苍白的脸色嘴唇有些发紫。 一阵风来,扬起了郭嘉额前的发丝,曾经风流潇洒的郭嘉不过是一夜的时间,已形容枯槁。 水师的战败让他惊怒交加,加上又拖着病躯策马狂奔百里去寻杨陵,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这也是杨陵为何不让郭嘉留下的原因。 郭嘉望着杨陵,笑道:“主公,我也不求你让我留下。你看这样如何?” “延平将军护送我去长沙,典韦将军就留下护卫主公。” 杨陵果决的拒绝到:“不可!并非我不信任延平,只是锦衣卫之事太过蹊跷!有老典在你身边,我更放心一些!” 郭嘉用衣袖掩着口鼻咳嗽的几声,犹豫片刻后,半开玩笑的说道:“主公,还是一起走吧。江东六郡就在此处,又不会自己长了腿跑掉。” 经过昨夜的鏖战中遇见的江东兵马的旗号,杨陵多少已经将陆渊的部署猜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回去万分凶险,但他实在不忍丢弃杨业与杨延光独自逃跑。 杨陵轻笑一声,眼神陡然变的狠厉起来。 “奉孝宽心,陆渊虽然狡诈,但我却非西楚霸王!救出杨将军与延光之后,我便去寻你!咱们来年再提兵马,踏平江东!” 杨陵话音未落,南面与北面隐约出现了两面将旗,看旗号应该是江东顾氏与张氏的兵马。 “延平!典韦!护送军师,跟着我!” 杨陵一声令下,策动赤兔马,挥舞着霸王戟带着四千虎贲卫重骑向北面的【张】字将旗杀去。 为了抓住杨陵,谢玄定下了十面埋伏之计,西面自然是有重兵把守。 张佑乃是江东张氏年轻一辈中少有的勇武之人,天明时斥候来报,在大营的西面发现了杨陵的凤鸣战旗。 此次杨陵征讨江东,江东四大家族借此机会从陆渊手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利,四大家族每个家族都能推荐大量的子弟在江东为官。 但陆渊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被推荐为将或者郡守的人,必须在此次抗击杨陵的大战中立有战功。 自持勇武的张佑带着五千兵疾驰而至,而附近顾氏的顾凯也得到消息带着三千兵马而来。 这二人倒没有狂妄到以为凭借这八千人能击败杨陵,而是只要他们拖住杨陵半个时辰,那就是大功一件,而附近的北府军精锐自然会杀到。 张佑见一阵如雷的马蹄声中一员身披麒麟铠,手持霸王戟的大将迎面向自己冲来。 “他就是杨陵吗?!”张佑望着浑身浴血冲杀而来的大将喃喃道。 杨陵的勇武早在黄巾之乱时已名扬天下,这些年来却自称身份少有上阵杀敌,以至于江东像张佑这样的小将对于杨陵的勇武只停留在传闻之中。 “来将通名!本将军刀下不斩无名之鬼!”张佑举着长刀大声道。 虽然张佑心中有些胆怯,但作为江东张氏子弟,退是不可能退的,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 话刚刚一出口,直觉眼前一花一阵天旋地转中他看到了自己还骑在战马上的身体,只是身体上没有头。 虎贲卫重骑在杨陵的率领下片刻便凿穿了张佑的军阵,主将一个照面便丢了脑袋,这是兵卒战意转眼就被杨陵的重骑兵踏在了脚下。 “延平!老典!走!”杨陵一戟砍翻了一个江东骑兵大吼道。 “主公!保重!”郭嘉吃力的掀开了马车的车帘冲着杨陵高呼道。 杨陵闻言望着形容憔悴的郭嘉大声道:“奉孝且去!长沙见!” “杀!” 杨陵大吼一声调转马头,又带着兵马往南杀去。而南面的顾凯正在与李嗣业的陌刀军交战。 占据汉中之后,甄有钱的商路便延伸到了凉州。在张三符的交涉下,马腾与韩遂变与杨陵开始了用粮食、兵器、茶等换凉州战马的提议。 获得大量战马后,杨陵给李嗣业的陌刀军也配上了战马。 陌刀军作为大唐精锐,骑战自然也不在话下。 顾凯远远躲在阵后,指挥着兵卒向李嗣业部发起攻击。骇人的陌刀在战马的奔驰下,所过之处如修罗炼狱。 早已萌生退意的顾凯见张佑部溃败,连忙带着亲兵就往东撤去。 杨陵抬起手中长戟指着溃逃的江东兵卒大笑道:“儿郎们!江东鼠辈不堪一击!且随我再冲杀一阵如何?!” “愿随主公屠尽江东鼠辈!” 李嗣业骑着战马上前抱拳道:“江东鼠辈岂劳主公出手!嗣业愿为先锋!” 陌刀军骑上战马之后虽然机动性和杀伤力大大提升,但无法结阵的状态让陌刀军的防御大大降低。 一路奔袭,李嗣业麾下陌刀军还有三千余骑兵,但各个依旧战意高昂。 杨陵哈哈一笑:“好!有劳陌刀军的袍泽前方开路,本侯就在尔等身后!” 而此时庐江太守沈诚府上,却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在下九江蒋干蒋子翼,拜见沈将军。” 沈诚跪坐在一幅猛虎卧荒丘的长卷画前,望着眼前这个风度翩翩的书生笑着为自己斟上一杯酒笑道:“子翼兄才学独步江淮,诚早有耳闻。今日蒋兄远涉江湖,是为陆氏做说客吗?” 沈诚熟读史书,他称蒋干才学独步江淮并非吹捧。 《江表传》记载:蒋子翼有仪容,以辩才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也就是说,蒋干不仅长的帅,而且能言善辩,江淮之地没有人能说得过他,而并非是演义中被周瑜戏耍的人。 所以蒋干一来,沈诚便猜到了他的来意。 蒋干哈哈一笑,放下手中茶盏道:“将军原本乃江东沈氏之后,我与将军同是江东之人。” “我居于江南,将军居于江北,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哪有什么说客。” 沈诚闻言一愣,哈哈笑道:“果真如此?” 蒋干沉笑道:“当然。” “不过既然将军提起此事,我有一问,还请将军解惑。” 蒋干来之前,陆渊便告知蒋干,他与沈诚一直有书信往来的事情。至于书信的内容,因为太多机密,蒋干并未得知,只是跟蒋干说此行不出意外必能功成。 陆渊与沈诚一样,知道蒋干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以才派遣蒋干来做说客。 而目的并非是要说服沈诚投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书信往来,陆渊非常清楚,沈诚有自己的谋划。 但说服沈诚不南下救援杨陵,却是极有可能的。沈诚手中,亦有一支万人的水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战局。 至于宗族契约,只要杨陵一死,不就自动解除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