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1章 帝王心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可!匈奴狼子野心,若允其内迁,岂不是弃北地百姓于不顾!” 承乾殿上,杨陵怒而起身,义愤填膺的大声道。 而吕布则一脸愤怒的望着手持玉圭立劝说杨陵允许匈奴内迁的南宫逸。 南宫逸顿觉压力山大,连忙冲着一旁的张三符猛使眼色,结果张三符眼观鼻鼻观心视而不见。 南宫逸心中骂道:“狗日的张三符,说好我打头阵他殿后的,居然敢忽悠我!” 张三符心中却想到:“我已近够黑了,提议让匈奴内迁这口锅太大,要是背在身上,我怕是活不了几年了。” 殿中一片寂静,竟然无一人上前响应南宫逸的提议。 杨陵本想着先义正严词的否决一方,等到两三个大臣再圈一圈,就半推半就的将匈奴内迁的事定下来。 结果殿中除了南宫逸,竟然无一人上前,杨陵顿时也有些慌了。 “你他妈的南宫逸!台词都没背全还敢当奸臣!今日不成,只能改日再议了。”杨陵心中怒骂道。 匈奴内迁关系到杨陵封王,要是不议出个杨陵满意的结果,杨陵就会让这个事一直议下去。 尴尬的杨陵瞪了一眼南宫逸,后者如坠冰窟,而就在此时,一个悲愤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否决匈奴内迁的请求,楚公欲置北地百姓于死地乎?!” 杨陵定睛一看,居然是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的杜如晦。 杨陵心中大喜,脸上却装作一副满是疑惑的表情。 杜如晦还没说话,吕布却冷笑道:“杜大人,此言何意啊!?” 杨陵见杜如晦已经出场,心中选择的心也就放下了。 倒不是因为论辩论一百个吕布也不是杜如晦的对手,而是因为杜如晦与房玄龄、魏征交好。 既然杜如晦支持匈奴内迁,那么房玄龄与魏征多半也是一样的。 杨陵坐回玉案之后,目光望向杜如晦,脸上看不出喜怒。 只见杜如晦转身望向吕布,先是拱手行礼然后问道:“敢问温侯,朔方刺史部,何人为刺史?北地四郡,何人为郡守?” 吕布一愣:“这·····” 北地郡哪里还有什么郡守?早在东汉永初元年(107年),汉朝廷把西域都护和田卒撤回内地,便征发凉州一带的归附的羌人随军掩护。 羌人担心被发往边塞戍边无法回家结果爆发了叛乱,汉廷镇压的兵马大败。 从此,大汉西北羌人的叛乱便从未消停。 永初五年,面对羌人的作乱,东汉诏将边塞的四个郡(北地、安定、上郡、陇西)迁往内地,边塞四郡便沦为军阀与胡人掌控之地。 若当地军阀豪杰强势,则胡人俯首帖耳,若当地的汉官虚弱则胡人劫掠屠戮汉民如猪狗。 到了东汉末年,这样的情况再从西北蔓延到了并州。 当然,这期间大汉也涌现了一批英雄人物。 比如“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与段颎,比如并州飞将吕布。 还比如纵马飞奔左右开弓,纵横凉并的大汉栋梁董仲颖。 只是董老大最后放飞自我,落得个身死族灭,为万人唾弃。 即便如此,却没有人能否定董卓在治羌上的功绩。 士族们也只能骂一句“勾连羌胡,养寇自重”“与禽兽为伍,已无汉心”。 但董卓驱使羌胡之兵却是事实,即便董卓死后,凉州依然是汉人执掌。 反观并州丁原,却未能有什么建树。不仅北地四郡全是匈奴,居然还能劫掠关中,连大儒蔡邕之女蔡文姬都被匈奴人劫走。 哪里还有什么朔方刺史,哪里还有北地郡守? 吕布怒道:“杜大人!你在戏弄本侯吗?北地四郡几乎都被匈奴人占据,朝廷委任的官吏不是被杀就是逃了!” 杜如晦丝毫不畏惧吕布,长叹道:“正因如此,朝廷才当委任於夫罗为北地郡守啊。” 杨陵心中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 站在文官前列的房玄龄疑惑的说道:“杜大人,此言何意?” 张三符心中嘀咕道:“两个老家伙唱双簧吧?” 杜如晦冲着房玄龄拱手道:“诚如温侯所言,北地四郡久为匈奴所占据,百姓孤苦。” “若是楚公请奏陛下,任命匈奴单于为北地郡守,那将是北地汉民之福。” “你在说什么混账话!?”双目赤红的吕布大怒而出,高大的身躯与狂暴的杀气将杜如晦笼罩。 吕布出生于北地四郡中的九原郡(汉武帝时更名为五原郡),九原郡比北地郡还要靠近匈奴。 或者说这里原本就是匈奴人的地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夺取河套地区,置九原、云中二郡。 秦扫六合之后,派遣蒙恬将秦长城与赵长城相连。 秦始皇为了威慑匈奴,巡视九原,结果在前往九原郡途中死在了沙丘行宫。 汉末天下大乱,匈奴、鲜卑胡人劫掠四郡,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之下,北四郡的青壮自备兵甲用鲜血与生命坚守着摇摇欲坠的大汉边疆。. 年少的吕布便在是在与匈奴、鲜卑人的拼死搏杀中练就了一身武艺。 杜如晦说任命於夫罗为北地郡守是四郡百姓之福,如何能让吕布不动怒。 若不是杨陵在,也许杜如晦早已被吕布撕了个粉碎。 杨陵见状,沉声说道:“温侯,切勿动怒。让他说。” “他若说的在理,那便罢。要是胡言乱语,便交由温侯处置!” “虽然张天邦占据了并州,但有温侯在!有并州虎贲在!大汉的军旗,早晚会插在九原城头!” 张三符抬头瞪着眼睛望着杨陵,心中惊道:“为什么杨陵能干翻江思明、陆渊、袁逸、董卓呢?主要是因为他比那些人都不要脸啊。” “明明自己想让匈奴内迁,却为了名声不愿自己说。不愿自己说也就算了,忽悠南宫逸提。” “忽悠南宫逸提出来也就算了,还说啥大汉的军旗,早晚会插在九原城头!” “果真是厚颜无耻啊,我算服了。” 果不其然,杨陵此言一出,殿中并州系的将官无不热血沸腾。 吕布连忙冲着杨陵拱手道:“楚公!末将愿为岳帅麾下以小卒!只求楚公准许末将率并州旧部渡河北上,若不能驱逐胡狗,布愿一死!” “我等愿渡河北上,与胡狗决一死战!” 望着殿中激愤的并州系将官,杨陵转头望向吕布身侧的杜如晦,而杜如晦此时也望着杨陵。 杨陵望向杜如晦的眼神锋如刀剑,冷若寒冰。 仿佛再说“你若是演砸了,甭管你是千古名臣,这一辈子别想出头了。” 杜如晦露出一丝不察的笑意,冲着吕布与一众并州将官拱手道:“敢问北地郡守,是汉官还是匈奴官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