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传奇士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4章 孔明解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锦衣卫从昨日俘获的罗马俘虏口中得出,罗马军团的主力集结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但无东进的迹象。” “昨日交战的对手是罗马波斯驻防军,料想我军西征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幼发拉底河。” “故此,我军当以大宛为前哨,继续囤积粮草军械。” “若敌来,我军以逸待劳。若敌不来,等到粮草军械补给充足,我军可继续西进。”ap. 大宛城内,巨大的中亚地图被摊开,姜维手持一根木杆侃侃而谈的向楚帝杨陵介绍战局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杨陵望着地图蹙眉道:“粮草军械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补充?” 姜维虽然年轻,但也是心思聪慧之辈,从杨陵的语调中,他察觉到了一丝急躁。 姜维拱手道:“从威远城到大宛,各类补给两个月便能抵达。” 杨陵又问道:“此处到幼发拉底河,需要多久?” 姜维不禁一愣,岳飞接话道:“陛下,幼发拉底河巴比伦城距离大宛相距数千里。” “波斯帝国的都城苏萨也有重兵把守,当先取苏萨,而后兵进巴比伦城。” 杨陵笑道:“哈哈~是朕操之过急了,如何作战孟德、鹏举你们好生商议。” “不必顾忌朕的想法,朕四处转转。” “三符,老典,走!城里转转。” 岳飞、曹操、姜维、马超等将闻言,连忙拱手行礼:“恭送陛下!” 杨陵摆了摆手之后便带着张三符与典韦出门而去,三人转悠了半天后登上了大宛城的城头,而五百虎贲甲士则分散在四周。 杨陵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问道:“三符,你最近有做什么梦吗?” 张三符微微一愣,随即答话道:“回禀陛下,臣这几日睡的很好,并无什么梦境。” 张三符张了张嘴,本想问杨陵是不是做了什么梦。 但话刚到嘴边,便被他咽了下去。 杨陵微微颔首道:“催促一下诸葛亮,让他快些将粮草军械运送过来。” “免得误了征期。” 张三符拱手道:“臣这就派人去·····。” “你亲自去!现在就去。”杨陵打断道。 “诺!臣这就去!”张三符躬身行礼道。 等到张三符走远,城楼之上只剩下了杨陵与典韦。 杨陵的目光依旧望着远处的雪山,凉风袭来让他有些浑浊的大脑有些清晰。 “唉~一个梦而已。”杨陵自语道。 承威七年(210年)9月,在张三符的催促下押送辎重的诸葛亮提前半月抵达了大宛城。 完成补给后的华夏帝国远征军在大将军岳飞与征西将军曹操的带领下向着故波斯帝国的都城,如今的罗马帝国波斯行省的首府苏萨滚滚而去,而楚帝杨陵则带着一万虎贲铁卫与诸葛亮的辎重军跟在了大军身后,姜维领军一万护卫。 说来也奇怪,自从押送辎重的诸葛亮抵达大宛之后,杨陵并没有再催促大军西征,而是按照岳飞与曹操既定的战略开始向前推进。 当年年轻气盛的诸葛亮因为街亭之败慢慢淡出了楚国朝堂的核心,后来治理巴蜀、关中,最后任瑶州牧经营西域,但楚帝杨陵一直也没有拿到诸葛亮武英殿大学士的头衔。 巨大的龙辇之上,杨陵召见了武英殿大学士诸葛亮。 杨陵问了许多问题,瑶州的治理,远征的方略,帝国的法令等诸多问题。 此时的诸葛亮正值壮年,跪坐在杨陵的右侧方与杨陵奏对对答如流,气度不凡。 “孔明能解梦乎?”杨陵冷不丁的笑着问道。 诸葛亮拱手道:“回禀陛下,略知一二。” 杨陵调整了一下坐姿,笑着问道:“朕有一梦,请孔明为我解之。” 诸葛亮正襟危坐道:“陛下请说。” “我近日总梦见另一个世界。”杨陵笑着说道。 杨陵此言一出,惊的诸葛亮一身冷汗。 诸葛亮博闻强记,儒道法三家皆得其精要,梦见另一个世界,这怎么解。 诸葛亮拱手道:“陛下所梦,兴许是我大楚的未来。” 杨陵哈哈一笑道:“但那个未来并不好,百姓依旧难有立足之地,劳碌奔波。” “但都有饭吃,不会挨饿。” 诸葛亮道:“孟子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此已是盛世了。” 杨陵苦笑着摇头道:“但人皆趋利,少有信义廉耻。也能称盛世乎?” 诸葛亮笑道:“仓廪实而知荣辱。人皆趋利,不知何为君子,此教化之过也。” 杨陵突然又问道:“孔明以为荀文若如何?” 荀彧当年虽然是杨陵的巩固之臣,但由于襄阳之变导致失去了杨陵的宠幸,去年也在襄阳病故了。 诸葛亮丝毫没有因为荀彧触了杨陵的霉头有任何变地,反而赞道:“荀尚书世之君子也!” 杨陵微微颔首道:“嗯~” 杨陵又挥了挥手,张三符便捧着一份圣旨上前诵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圣贤治国,皆赖英才辅翼。” “今朕承天命,膺历数,临驭万方,威加海内,幸得良才。” “武英殿大学士诸葛亮,登阁辅政,远开瑶州,功在社稷。” “今以天命,授其组阁。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诸葛亮心中一惊,连忙推辞道:“陛下!房、魏两位阁老功勋剩亮多矣,张叔大亦国之干臣。” “亮资质驽钝,虚拙劣才,难当此大任啊。” 杨陵看着张三符一眼道:“三符,你先退下。” “典韦,龙辇十丈以内,任何人不得靠近。” 张三符与典韦连忙躬身行礼,退下辇车,虎贲卫片刻便结成圆阵将辇车护在阵中。 等到确定辇车周围无有他人之后,杨陵笑着说道:“房、魏二人年事已高,谢氏江东门阀,难当大任。” 诸葛亮匍匐在地叩首道:“张叔大任天下之重,行谊刚方,事业光显。其才胜亮多矣。” 杨陵却笑道:“张叔大器满而骄,群小激之,虎负不可下。虽为干成,但恐欺天子啊。” 诸葛亮心中一惊,抬头望着杨陵道:“陛下!何出此言呐?” “陛下威加海内,王国来朝,岂忧权臣?” 杨陵苦笑着摇头道:“朕所指的天子,是太子。” “朕,近日忽然不适!” “恐大限将至!” 诸葛亮闻言,这才明白杨陵的用意。 他以头抢地,泣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呐!” “不过些许小疾······” 杨陵挥手打断,从身后拿出一份密诏笑道:“孔明,若是小疾自然最好。” “朕征战多年,杀伐过重,恐命数将近。故留此诏,以备不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