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睁眼人在死牢?他开局PUA全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5章 大明的钱该咋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俺只要跟了你,肯定把你伺候的好好的!” 刘秀一听这话,扑呲一声笑出声,连忙忍住笑意,可还是控制不住浑身发抖, 而朱元璋则是吓得直接手一抖,险些把手中装得满满饭菜的餐盘打翻在地。 朱元璋脸上变得通红,连忙说道, “咱有老伴儿了,咱有老伴儿了!” 打菜大妈哦了一声,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失落,朱元璋连忙掩面端着餐盘离开。 刘秀跟着朱元璋快步离开,两人在食堂桌子上坐好之后, 刘秀再也憋不住笑意,哈哈大笑起来, 朱元璋微怒道, “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 刘秀笑过之后,捂着肚子说道, “对不起陛下,我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除非实在是特别好笑,不然我是肯定不会笑出声来的。” 食堂大妈向堂堂的大明天子示爱,而且还把大明天子给吓得落荒而逃, 这段故事若是放在哪里都绝对是爆款! 就连名字刘秀都给想好了。 大明天子和食堂大妈的禁忌之恋! 朱元璋还不知道刘秀此刻的心中所想,若是知道刘秀在心中早已把他和食堂大妈给配对了,朱元璋都得气得暴揍刘秀一顿! 朱元璋懒得搭理刘秀,狠狠地扒了两大口米饭,用力的咀嚼起来。 可是嚼着嚼着,朱元璋表情竟然从震怒变成了不可思议,又是扒了两大口米饭,接着忍不住说道, “这是哪个地方的米?怎么会这么香?!” 刘秀说道,“陛下,这是辽东的米。” “辽东的米?!” 朱元璋微微皱眉,继续说道, “辽东的米咱还真没吃过,怎么辽东的米竟然比燕地和吴地的米都香?” 刘秀点点头, “陛下,辽东那里的土地都是黑土地,黑土地种出来的米可谓是天下一绝。 吴地和燕地的稻米不过是产量大,若论味道,恐怕没有一处地方种出来的稻米能与辽东相比。” 朱元璋惊道, “还有这回事儿,原本以为辽东那片地方是深山老林,连鸟都不拉屎,所以也没怎么在意。 那这么说这群女真人也他娘的不是好玩意,表面上臣服咱,但其实种出来的米这么香,竟然从来不上供给大明,咱更是一回都没吃过!” 朱元璋越想越气,狠狠地一拍桌子,说道, “他娘的,咱得把辽东这块地方拿回来呀!” “陛下英明!” 朱元璋沉默不语,继续低头干饭,但眼中却满是沉思的神色, 若是刘秀只与他说辽东这块地方怎么怎么好,朱元璋到底还是没有实际的感觉, 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了,这么香的稻米就摆在眼前,让朱元璋如何不意动?! 朱元璋扒了几口米饭,又转头看向了另外几个被盛得满满当当的菜, 有虾米炒鸡蛋,有清水白菜,还有干椒土豆丝, 虽然都是几道简简单单的家常菜,但却是闻着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 朱元璋闻着闻着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他再也忍不住将饭菜都和在一起,全心全意的开始低头干饭, 虽然中午已经吃过饭了,但朱元璋还是把眼前的餐盘吃得干干净净,实在是因为食堂的饭菜太香太诱人了! 朱元璋揉着吃得胀起的肚子长叹道, “岁数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差,咱已经好久没吃的这么爽了!” “陛下吃好就行。” 朱元璋面带不解的看向刘秀,说道 “秀儿,你这些大厨都是哪里找的?怎么比咱宫里的御厨炒的饭菜还要香呢?!” 刘秀解释道, “陛下这些都是寻常在家中做饭的主妇,哪算得上是什么大厨?” “这咋可能?”朱元璋闻言大惊,“那咱这御厨是一文不值了?!” 刘兽说道, “陛下,这还是做法的原因,食堂里的饭菜炒的都是大锅菜,大锅菜自然就香得很。 而陛下皇宫里的都是一道一道的小菜,就算出师的技艺再高,味道肯定也没有大锅菜这么足。” “还有这说法呢?那等咱回去之后,也让宫里的御厨试试炒大锅菜!” 接着,朱元璋左右环顾整个食堂,忍不住叹道, “每天都能吃上这么好的东西,难怪你刘家的工人干活这么卖力。 对了,咱记得你还说过在你们家做工的人是食宿全免吧?” 刘秀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是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刘家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忽然,朱元璋想到了什么, “咱确实看到了,你给他们安排的工作的好处,但是咱还是有一个疑问。” “陛下请讲。” “这群人确实是解决了生计问题,但是他们要是不种地,国家的税收又该从哪里来? 若是国家没有税收,又该如何赈济其他地方的流民呢? 毕竟并不是大明的,每个地方都如同安庆府这么幸运,都有一个刘家工厂在那里。” 刘秀一闪,觉得现在还不是说出改革税制的好时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解决朱元璋当下的疑问? 在整个大明的范围内,解决流民问题。 刘秀面露沉思,思考了一会儿,而朱元璋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刘秀, 他忽然发现有了刘秀之后,自己反而不愿意那么动脑袋了, 反正最后自己想的法子到底都不如刘秀那般天马行空,索性就直接等刘秀说出最终的答案就好了。 只见刘秀将两个被吃的干净的餐盘扯了过来,将其中一个餐盘放在最顶上,又在餐盘下面一左一右,分别放置了两根筷子, 开口说道, “陛下,这是大明的百姓。”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身子前倾,开始用心的倾听起来。 “这一左一右的筷子代表着大明百姓所要负担的赋税和徭役。 赋税是交钱,徭役是出力。” 紧接着,刘秀又在左边的筷子下摆放了一个餐盘,继续说道, “这个餐盘代表着大明官府,百姓赋税交的钱,最后还是要流入大明官府之中统一调度。” 刘秀将剩下的两根筷子横着并排放在一起,放在了第二个餐盘下面,说道, “大明官府的钱大部分都要用来镇灾救济灾民,这一副筷子便是代表着灾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