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章:你是谪仙人啊。(求订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江宁老师,李白真是一个道士?” “是啊。” “一个道士都这么有才?” “那当然的啊,我不也是道士吗,这不很厉害?” “江宁老师,您别闹好不好。” “好好好,就算不说我。吕洞宾祖师不也是道士吗,王重阳,张三丰不也是道士吗?他们不只是当道士很厉害,写诗水平也很厉害。” “好吧,好吧。” 虽然真相看起来有一些不太能够接受。 但有的时候,还真有可能是这样。 毕竟古代一些知名道士,知名僧人,都是很有文化,甚至一些皇帝还当过道士,当过僧人。 同时一些道经,佛经一类,也需要有文化者进行传播与发展。 这要是换一個大字不识的,怎么可能将道门发扬光大呢。 更不用说。 像全真道,还是儒释道三家合一。 没有一定文化的,还真没这水平。 此外。 在唐朝。 道士已经形成了一种流行文化。 一些知名文人,要他们真正的当道士可能有一些问题。 但要说拜个道士师父,像正一道这样的来个传授道?,还是可以的。 反正这也是挂一个名头,也未必就是真正的道士。 但只要打出自己是道士,自己在哪里出授道禄的,自己的师父是谁。 这都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情。 “那个啥,江宁老师,李白的诗还有吗?” “还有一些,但不多了。” “不多是多少?” “大概还有一百多首知名的吧。” “噗……” 众人泪流满面:“100多首还算不多。” “确实不多啊。” 江宁说道:“其实还有很多没有流传下来的。” 这不是江宁瞎扯。 从前世统计出来,流传于世的唐诗,大概有10万多首。 可难道唐诗真正只有10万首吗? 并不是。 比如到了宋代,宋诗竟然有20多万首。 这个时候可能不少人就会很奇怪。 宋朝不是以宋词为主的吗,怎么流传下来的诗作比之唐诗还要多? 难道宋诗的成就比之唐诗还要高了? 这当然不可能。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 那则是宋代的印刷技术比之唐朝更为先进,所以也就保存的更多了一些。 这就像现代印刷技术无比牛逼一样。 流传下来的现代诗,不知道有几百上千万首。 但这里面的水平,有不少估计与浅浅老师差不多吧。 唐朝印像技术没有宋朝好。 自然。 这在传播与保存这一块上,也就弱上了许多。 也有许多的诗作,因为各种原因,所以没有得到保存下来。 “那您再跟我们讲几首。” 众人这会儿已经被李白完全的吸引住了。 虽然之前江宁讲的李白生平不怎么样。 而且两次当上门女婿。 但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华才可以掩盖一切。 只要你足够的有才,人们就能无视你现实生活是怎么样的。 “那行。” 反正江宁也无聊。 一边徒步,江宁一边继续开讲:“李白被召进入了翰林院,但并没有具体的职位。更多的时候,是李白陪唐玄宗游玩,或者是作诗。一次,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赏牡丹花,伶人们便准备歌舞助兴。唐玄宗这时就说,赏名花对于妃子,不可以用旧日乐词。于是,便将李白召进皇宫写新乐章。李白大笔一挥,却是快速写了三首诗。因为这三首诗又是以清平调的曲子为开头,所以这三首诗又叫清平调。” 说着。 江宁便停了下来,又在脚下写了一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自然是个妙人。 虽然说是给清平调写新词。 但这首词,直接就狠狠的夸赞了杨贵妃一翻。 特别是第一句,李白只是将第一句写出,皇宫一众人士都是喝彩。 “有才,果然有才。” “云想衣裳花想容,我想说,这是千古名句啊。” “是啊,没想到,这拍马屁的诗,竟然写得也如此的牛逼。” 是的。 这不是拍马屁的诗是什么。 但有些人拍马屁写诗,那拍得是一个令人尴尬。 可李白这拍马屁。 虽然是明着拍马屁。 但这拍马屁拍得实在是太精彩有诗意了。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接着。 江宁一口气也将后面两首写出。 这三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简单。 他其实就是赞美杨贵妃的漂亮。 比如第一首,云都想杨贵妃身上的衣裳,花也想杨贵妃如此的美貌。 杨贵妃的美,就像这带露的牡丹。 这样的美,简直就是群玉山上的仙子,瑶台里面的女神仙。 第二首。 仍是赞美杨贵妃的美。 但第一首是明着赞。 第二首就是借喻。 借谁呢? 借赵飞燕。 赵飞燕是谁呢? 他是汉成帝的皇后,传说是天下第一美人。 但这又如何? 哪怕就是赵飞燕,她也得化妆之后才敢出来比较。 接着是第三首。 第三首就是写唐玄宗了。 正是因为杨贵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