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章 扩建港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蒋禹山看见景衍,俯身便要拜,让景衍给托住了:“舅兄不多必多礼,我们屋里话吧!” 蒋禹山在前头带路,大家边走边话。 无名道:“主子爷可算是到了。再不到,属下就要去寻你们了。” 景衍眼中含笑:“怎么,你还嫌太清闲了不成?” 无名摸了摸后脑勺:“那倒不是。”他顿了一下又:“闲久了,其实挺难受的。”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起来。 严淑慎正在后堂绣花,听丫鬟来报,陛下娘娘和太子殿下到了。 惊得她一针扎在了自己的手指头上,疼得惊呼一声。不过,现在也顾不得这样的事。 忙起身整理着装,带着丫鬟迎了出去。 刚走到月洞门,就看见丈夫领着一对极出色的年轻男女走了过来了。 那女子额间一朵红莲,生的是国色香。 怀中还抱着个婴孩,想来便是夫家素未谋面的皇后妹妹了。 于是整肃了衣冠神情,上前见礼:“臣妇参见陛下、娘娘、太子殿下。见过邱神医!” 蒋禹清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托起她:“六嫂不必多礼,一家人,往后随意些就好!” 蒋禹山也道:“妹妹是个极随和的,你且安心。” 一行到进了内堂。严氏命丫鬟上了茶水点心来,一起坐下话。 寒暄几句后,严氏赶紧去了后堂,给大家安排院子。 好在夏江县衙的后院不,足有五座院。 单独给蒋禹清他们安排两个院子出来也是绰绰有余的。 这得益于从前丽句王朝时,夏江道的那个混蛋长官。 那厮是个极好色的,用搜刮来的钱财养了一院子的美人。 因为女人太多,住不下,就不停的扩院子,结果就把这院子扩成了如今的规模。 安顿好众人后,严氏又跑去问丈夫,娘娘和陛下喜欢吃什么,她好安排厨房做菜。 蒋禹山道,妹妹和陛下都不是挑食的,丰盛一些,不浪费即可。 只是外甥那里,方才妹妹嘱咐了,务必给他蒸一碗蛋羹,家伙爱吃。 严氏应了声好,往厨房去了。 午饭,依旧是海鲜为主。 景衍用蛋羹拌米饭,拿奕奕专用的碗喂了他整整一碗。 可把蒋禹山稀罕坏了,:“妹,奕奕比你时候还能吃!” 蒋禹清骄傲极了:“那可不,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还在吃奶,他已经断奶了。如今可不得多吃饭。” 严氏立即惊讶了:“殿下这么就断奶了?” 蒋禹清笑眯眯道:“不了,他已经十个月了。 其实母乳里的养份,在十个月后就会慢慢的下降,渐渐也无法满足孩子长身体所需。这个时候,就需要添加辅食了。 我想着家伙也能吃饭了,就刚脆给他断了母乳。每再辅喂一些牛乳,也很棒了。” 当然她没好意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某个霸道的家伙,单纯的不想让儿子再占用他的福利,每在她耳边抗议的结果。 严氏自然对蒋禹清这位神医妹妹的话,深信不疑。 想道娘家那个都两岁多了还偎在奶娘怀里的喝奶的侄儿,禁不住若有所思。 吃完饭,蒋禹清回屋休息。邱神医继续鼓捣他在路上的采的草药。 景衍去了前衙同蒋禹山谈事情。 家伙让他六舅舅一并带到前衙去了。 也奇怪,不过丁点大的豆丁,他爹每次带着他跟别人谈政事,一谈就是许久,他居然不哭也不闹。 那么枯燥的东西,就连蒋禹清多听几句都要打磕睡,他个不点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就连一惯严肃淡漠的景衍,提起儿子这点,也是禁不住嘴角含笑。,这子是生的帝王。 次日,景衍传召丽东知府、同知及相关人员,于两后在隔壁的丽东县衙议事。 于是,九月初十这,丽东府知府、同知,和丽东县令及蒋禹山等,齐聚丽东县衙开朝会。 讨论的主题就是关于丽东港的扩建问题。 丽东府的出海港在丽东县,紧临夏江,是个难得的深水良港。 景衍,明年朝廷打算把丽南府和丽东府的这两个,原丽句王朝遗留下来的破旧海港,进一步扩大修缮。 用以加强“丽三府”同大夏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经贸往来。 海港扩建好后,“丽三府”优质的特产可以通过港口,直接用船运输到东南沿海。 或是经由各大河流的入海口直接溯游而上进入中原腹地。 同样的,中原地区优质的农产品和丝绸瓷器及其他的文化等,也可以通过海运快速输入“丽三府”。 如此一来,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费,使得南北两地的商品得以进一步的流通。 因为重新修缮两个海港,需要花费大笔的银两。 若是去丽北府之前,景衍做这个决定还需要犹豫再三。 如今有了丽句王的那批宝藏打底,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事实上,在拿到这批宝藏之后,景衍就跟蒋禹清过自己的打算。 蒋禹清对此表示赞同。她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海上商路的搭建,也必不可少。 即然有了出海口,当然“市舶司”的建立也必不可少,它的主官就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又是蒋禹山在夏江任县令的第二年。 景衍打算等他三年任期满,就把他调到丽东港去,担任丽东港的市舶司司长。 这可是个从五品的官位,蒋禹山当即谢恩,表示绝对不负圣恩。其他的官员们,也是非常的羡慕。 人家固然有后台,但不可否认,人家本身的能力放在那里,嫉妒不来。 做下这个决定,景衍也是经过再三考量的。 市舶司是个肥的流油的部门,让别人来当这个主官,每看到那么大额的银钱流水,日子长了,难免不会动歪心思。 到时候,与其养出一堆的蛀虫便宜了别人,倒不如让蒋家人来坐这个位置。 至少他们心思纯净,不贪不腐,一心只为百姓办事。 开完会,下午景衍同蒋禹清又在官员们的陪同下,亲自去了丽东港考查。 此时破旧的港口里,等待靠岸卸货的船只正排着长队。 来自全国各地南腔北调的商人,纷纷抱怨这港口太破了,又破又。 朝廷什么时候能把这港口修修。再多几个泊位就好了。 码头上南来北往的旅客,扛包的力工,摆摊子卖东西吆喝的商贩,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蒋禹清让丽东县令拿来舆图,根据前世见过的那些码头,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扩建时,码头除了增加相应的泊位外,配套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完善。 比如,一个大型的仓储物流中心,这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再设立一个商业街区,这个商业街区将囊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往来于茨客商。 光是这两项就可以增加将近上万个工作岗位。 当然,具体还需要工部派专业的人员过来考查后,再进行详细的规划。 看到官员们蠢蠢欲动的眼神,景衍眸中闪过一丝寒光。 直接放话,在座的也别想着现在就在这附近买地皮等着升值捞好处。 这些地皮国家将统一划规市舶司,等具体的规划出来后,再面向社会进行统一的招标。 此话一出,原本以为有利可图的官员们后背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帝王面前起心思,当真是猪油蒙了心。 当今虽然仁德,但处理起贪官污吏来却是从来没有手软过。 此番受了敲打,众官员们纷纷歇了心思。 会议结束后,景衍就给京城那边去了信。让工部尽快调合适的人手过来,考查丽南府和丽东府的港口。 最迟今年年底,他要见到详细的规划图。 回到夏江的第二,家里就来了客人。 是蒋禹山的老丈人一家。 严学政听陛下和娘娘来了,忙带着全家老赶了过来。 一来是觐见这尊贵无比的亲家,二也是感谢他们对自家儿子的救命之恩。 蒋禹清又是个随和没有架子的,因此双方相谈甚欢。 吃饭时候,蒋禹山的大舅哥,严家的大儿子,看到皇后娘娘亲自给太子殿下喂饭。 而奕奕也大口大口的吃饭,吃的香甜。吃饱后,就自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玩玩具,不哭也不闹。 回头再看看自己那已经两岁多还缠着奶娘,闹着要吃奶的糟心儿子。 严家大哥的脸色顿时羞得通红,于是狠狠的瞪了妻子一眼。 严家大嫂也看到了自家儿子同太子殿下的差距。 明明殿下比自己家儿子还要那么多,却是那样的洒脱独立。 从前丈夫让她给儿子断奶,她总是用孩子还的理由拖着。婆婆也过类似的话,都被她以各种理绕了过去。 心里总想着自已的儿子精贵,多吃两年奶又怎么了,她愿意宠着。 如今看到下底独一份尊贵的殿下这样的表现,又看到丈夫责备她的眼神。 她那点儿心思瞬间瘪了下去,羞得满面通红,简直坐如针毡。 她的儿子再精贵,还能精贵过太子? 因此从妹妹家离开的时候,严家大嫂带着儿子几乎是落荒而逃。 回府城的马车上,严大哥再次提起让儿子断奶的事,这回严家大嫂终于没有再反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