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戈文的军旅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中国人和日本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今天,天蟾舞台内外格外热闹,原因无他,只因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即将在此连唱三天《牡丹亭》。 荀慧生,梨园世家,小小年纪便在梨园展露头角,唱、念、做、打,均达到极高境界,为当时戏曲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牡丹亭》,情真意切,字正腔圆,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舞台门前的大广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群黄牛党手中高举着票,声嘶力竭地叫卖着:“来看荀慧生,名角荀慧生!”他们如鱼得水般穿梭在人群中,瞅准机会便向行人推销手中的票。 还有不少人站在舞台前,举着期盼的眼神,等着退票的人。他们中有的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但都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深知,想要见到心中的角一面是多么的不易。 在这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位身穿夹克,带着墨镜的小开,他时不时在天蟾舞台和隔壁一幢大楼之间溜达,有时朝着路过的时髦女郎吹口哨,有时又挑着路边摊贩的小物件,但是,他藏在墨镜后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天蟾舞台隔壁那幢小楼的门。 那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楼,一楼是一个私人诊所,二楼是一个卖土布土纱的字庄。 这时,一辆黄包车来到小开面前,车夫轻声说:“代表们都进去了,我们的人也都到了指定位置。” 小开对车夫说:“很好,查飞,你也就位吧。” 查飞答应一声,拖着黄包车到了距离大楼门口100米的地方待命。 今天是苏浙沪区域苏维埃代表会议,会议地点就在那幢小楼里,有30多名代表在这里开会,古隼丈带着5组负责会场内的保卫,会场外的保卫则由洪戈文带着其他各组负责。 洪戈文见自己在这里待的时间太长,便朝着不远处的一辆黄包车打了一个响指。车夫27,8岁的样子,脸上轮廓鲜明,有一股阳刚之气,他拖着黄包车过来:“师傅,去哪里?” “阿四,找个地方换衣服。”洪戈文说着上了车。 “好额。”车夫答应着拉起洪戈文就走。 阿四叫李阿四,并不是特科的人,而是一名真正的车夫,他的外表看起来很成熟,实际只有24岁。 今天场外的红队队员全部化妆成了黄包车夫,这些黄包车就是李阿四安排的。 <app,^免费小说网站 洪戈文和李阿四的认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洪戈文的拳馆刚开始招收徒弟时,一连5天都没有人报名。 开始两天洪戈文还能坚持在拳馆里的椅子上正经危坐,后来他实在无聊,便买了报纸和杂志坐在拳馆的椅子上看,这样更使得他这里门可罗雀,连看热闹的人都没有了。 第六天上午,拳馆门前依然重复着前几日的光景,转眼就快到11点半了,再过半小时,洪戈文就会关了门去吃中午饭,一般这个时间,他会考虑去吃什么。 南市的大饭馆不多,平民化的小馆子还是很多的,价格也不贵,小洋2角就可以吃一份炒肉,2枚铜元就可以吃一份下酒的小素菜。 洪戈文想着今天中午吃大排骨面还是吃米饭加一份肉菜,一阵吵闹声传来,好多看热闹的人从他的门前跑过,又从这幢仓库的右边拐过去。 洪戈文并不以为然,他不喜欢热闹,而且他也听不懂上海人的吵架,他想着如果吃米饭的话,他想吃一份洋葱炒牛肉,这里的菜都清淡,没有四川和广东的口味重,吃洋葱可以增加些味道。 这时,吵闹声越来越响,听见有人说:“日本宁欺负阿拉中国宁了。” 这句话洪戈文听懂了,意思是日本人欺负中国人了。 自日军为阻止北伐军的北进而制造了济南惨案后,上海的中国人反日情绪便高涨起来。 <app,^免费小说网站 而这时的日本人,却越来越多地涌入了上海。 这个时期,在上海的日本人口飞速增长,他们在很多行业都有经营活动,特别是棉纺织厂的规模扩大迅速,总规模超过了中国纱厂和英国纱厂的总和。 在其他行业,日本人的生意也相当庞大,他们有钢铁厂,铁路,地产投资公司,造纸厂,还有机器工厂和电厂,近30艘日本轮船往来于上海和长江各口岸,在杨树浦和浦东还有3块码头,日资银行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虽然上海的日资有这样大的规模,但是日本的产品质量却没法和英美法列强的产品竞争。 上海的中产阶级对日本产品有一种歧视心态,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以英美做标杆,因此时髦程度和生活质量还超过了日本人,他们并不太看得起日本人,在他们面前,土气的日本人显然是乡下人。 被歧视的日本人显然不服气,他们拥有强大国力和军力,侵略中国又是他们既定的国策,于是,大量的浪人随着日资企业和银行大量进入上海,这些日本人仗着军力的强大,对中国人又有另外一种优越感。 于是,上海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了两重矛盾,一重是民族矛盾,另一重是互相歧视的矛盾。 在这样两重矛盾下,日本人和中国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双方又各有所持。 中国人的后面是中国警察,日本人的后面是日本军人 日本浪人向中国警察挑衅,殴打中国人,而中国人则针锋相对,他们抵制日货,甚至也敢打日本军人。 曾有2名穿制服的日本海军军官由于撕扯墙上的反日宣传海报而被中国工人揍了一顿。 现在,洪戈文听到说日本人欺负中国人,他作为一名中国人,自然要去一看究竟。 他急忙起身将桌子椅子搬进房内,再上锁门,他出来往右拐,见很多看热闹的人离得远远的在看热闹。 洪戈文顺着看热闹的人们看过去,见5,60米远处,一个穿和服,方脸平头的日本浪人坐在人力车上笑,不是大笑,而是心情好的微笑。一个穿和服的浪人正在逗弄一个身材高大,一身旧土布短打,脚上一双破布鞋的中国人,地上还有一顶旧毡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