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200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一声“大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几天后,上午。 鱼尾巷,杨记烤鸭的厨房里。 杨星宇单手拿着炒勺从不锈钢卤汤桶里,舀了一点汤汁品尝,负责卤菜的程宝发站在一旁看着,目露好奇之色。 等杨星宇咂了咂嘴,程宝发问:“怎么样?” 杨星宇眯眼回味了一下口中的滋味,微笑问:“你觉得呢?” 程宝发:“我觉得这味道确实有进步,比以前好一些!” 杨星宇点头,“我也是这么觉得。”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调整卤菜的香辛料配方。 原来的配方,是他重生前常用的。 那个配方,是他根据大学烹饪课上教的卤菜配方,以及别的厨师的卤汤用料,还有他自己的卤菜经验,一点点改进的。 算不上非常出色,但也绝说不上差。 中等偏上的水准是有的。 这也是他重生后,想到做烤鸭,心里有底气可以自己调配出不错的卤汤的原因。 而最近,他一次次优化配方中的香辛料,同一种香料或者辣椒、花椒,都尝试用不同产地的知名产品来做实验。 一次次的实验下来,时至今日,他这卤汤味道已经比以前好了不少。 事实证明,《食神》这部电影里的那句台词“做好菜的秘诀是用心”,确实是真理。 用心了,做菜的水平自然会有进步。 用心实验卤汤的香辛料配方,也确实有效果。 但这次配方升级,距离结束还早。 配方中的二十多种香辛料,每一种都能找到好几种值得实验的品种,目前杨星宇才只实验了三分之一左右。 他还想继续实验下去。 原时空,他几次创业期间,就养成了优化各种菜肴做法的习惯。 据他所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厨师,喜欢标榜自己做的某道菜是正宗的做法。 听上去很唬人。 还有很多小饭馆喜欢在招牌上,打上“正宗”两個字。 仿佛正宗的,就是最好的。 年轻的时候,杨星宇也一度那么认为,以为正宗的做法,才是最高级的做法。 但他这种学院派的厨师,却很难学到大部分菜肴的正宗做法。 因为学校里教的很广很杂,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十二大菜系,反正但凡有名一点的菜系,他们学校都会教几道代表菜肴。 但老师却往往是固定的。 一个老师既教他们徽菜,也教他们淮扬菜、川菜、粤菜……等等。 你说这个老师教的每道菜都是正宗的做法吗?你信吗? 直到走上社会几年后,杨星宇工作过的酒店厨房多了,见识了一些师傅的所谓正宗做法,才渐渐在心里打破对正宗做法的执念。 因为他渐渐发现几乎所有的所谓正宗做法,都挺简单粗糙。 最大的特点,一般都是淡化各种调味料、香辛料的作用,主要突出食材本身的滋味。 这不能说是错的。 好的食材,在烹饪的时候,突出食材的本味,确实是对的。 因为这些好食材的本味,就已经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比如各种原生态的山珍海味。 但…… 21世纪,那样的好食材,早就越来越少,差不多已经快要在普通人的餐桌上绝迹。 比如普通人常吃的鸡鸭鱼肉,和大家小时候吃到的味道还一样吗?差远了吧? 普遍用饲料圈养出来的改良品种,不仅肉质差多了,还有一些异味。 这样的食材,用所谓的正宗做法,来突出食材的本味,真的好吃吗? 自从意识到这些,杨星宇就对各种菜肴的正宗做法,不感兴趣了。 他开始研究怎么把普通的食材,通过各种烹饪技法和调味料、香辛料,做成美味。 久而久之,他做什么菜,都会想这种做法还能不能调整优化? 这样的习惯,被他延续到现在做烤鸭、卤菜。 他有信心等自己的配方最终优化结束的时候,他的卤汤配方就算成不了国内最顶级的,也能说得上一句一流。 而对他这样的烤鸭店,一流的配方,就已经够用了。 上午9点多。 宋晓强、程宝发等人都开着三轮车去各个分店送货去了。 杨星宇暂时没事,就吩咐堂弟钟星飞开始练刀工。 厨师练刀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无法是切切切。 用土豆、萝卜,先切片,再将片切成丝,如果切完了还意犹未尽,那还可以把丝切成末。 练完刀工,这些东西也不会浪费。 自从钟星飞开始练刀工,大家的午餐、晚餐,基本上顿顿都有萝卜和土豆了。 一开始,大家吃得还挺开心。 连续吃了一个多星期,有人就忍不住趁着休息时间,指点钟星飞的刀法了,因为如果能让钟星飞早点把刀法练成,大家就可以早一点摆脱顿顿吃土豆丝和萝卜丝的生活。 厨房里。 杨星宇靠在操作台上,笑吟吟地看着钟星飞在那里切切切。 有点想起以前自己在学校练刀工的日子,那时候他总是想着早点切完,早点下课。 心里是挺不耐烦的,总觉得自己前途无亮,做厨师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总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生活虽然简单、无聊,却还真挺怀念的。 忽然,院子里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 杨星宇和钟星飞都转脸望向厨房门外。 站在他们这个角度,并不能看见院子的全貌,并没有看见汽车,杨星宇当即大步走向厨房大门。 钟星飞犹豫了一下,也放下菜刀快步小跑过来。 杨星宇看见一辆黑色奔驰轿车驶进院子里,缓缓停下。 车牌号映入眼帘,让他挺意外。 竟然是甄歆的座驾? 这是甄歆第一次主动来这里吧? 开业之前,他倒是带她来过这里一次,那次他还在自己卧室里亲了她挺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