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灾末世之一家老小要摆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六号阿姨得了糖尿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老苗站在房门口看见他姐呜呜呜的哭了起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他在空间过着好着呢,但又不能告诉他大姐,真是让人挠头啊!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傻笑了:“嘿嘿嘿,哭什么?还有你侄儿,侄媳妇在我身边,我出不了啥危险!放心吧!” 看到公公和他的姐姐感情甚深,于静心里也满是羡慕,她从小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帮衬,所以平常都比较孤单,但说起来,她从小的成长环境比孤单更让人窒息。 于静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亲兄妹的关爱,那种感情一定和父母的感情也差不多,特别是她想拥有一个姐姐或哥哥,被别人挂念在心,被帮助的感觉一定很棒。 房门口的几人心思各异,站在于静旁边的小苗想化解一下他爸的尴尬。 “姑,咱们进屋去说吧,你看走廊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往咱这块看呐。” “对对对,进屋,侄媳妇快进屋。” 终于可以进屋了,走进屋于静一看,除了姑父在床上躺着,其他人都不在。 “快坐,坐床上。” 姑姑热情的拉着于静的手,把她轻轻的按在右边的床上坐下。 顺势而为将身后的背包拿到旁边放着,拉开拉链,于静对着姑姑甜甜的说道:“姑,这是小苗他朋友让捎给你的。” 她把刚才在门口拿出来的食物都掏了出来放在旁边的床上。 啥?侄子朋友给我的?我也能享上大侄子的福气啊! 不过给的也太多了吧?收下没啥问题吗? 姑姑随手翻动着这些食物,并又开口寻问着小苗:“大侄,这也太多东西了吧,你拿回去吧,咱别欠人人情。” “我可不拿回去了,就是给你和小叔带的,我那朋友在官方有些门道,所以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你就安心的收下吧,姑!” 姑姑看到老苗一家人不仅平安,还能过的挺富足,心里也高兴,几人坐在一起诉说着这些日子各自的遭遇。 当然话说到老苗时,小苗主动接过了话茬,主要是怕老苗说漏嘴,就不好办了。 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差不多的时候,于静把官方预测即将到来的极寒告诉了姑姑和姑父。 让他们和小叔一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棉衣棉被,别极寒到来被人抢了。 姑姑俩人听到天灾还没有结束,都开始紧张起来:“这可咋办?我家的棉衣棉被带的不多啊,关键是当时逃难也拿不了那么些东西,你小叔他们家棉衣棉被带的更少了,那咋办呢?去用粮食换点儿?” 一旁的小苗一听,她姑想用粮食换棉衣,当即拒绝了,粮食那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衣服也重要,但是吃的永远是最最最重要的。 看着姑姑姑父愁眉不展,一旁的于静表示小苗的那个朋友能搞到棉衣棉裤棉被啥的,过几天就给姑姑和小叔一家送来一些,让他们做好准备就是,但别瞎担心。 其实有个凭空冒出来的朋友挺好,以后可以当做挡箭牌使用,再拿出什么东西都可以推到这个莫须有人的身上。 实在要是引起姑姑小叔他们的猜疑,最坏就是把李军请出来,让他来当那个莫须有的人,反正天灾前他是大富豪,手里有存货也很正常。 几人唠了一会儿,发现小叔他们还没有回来,外面天色也不早了,于静心想就别留在这儿吃饭了,给人添负担。 和姑姑道了别,临走时老苗再次表示过几天他们还会来送极寒的物资后,三人一路乘坐电梯就快速的下到了船底。 随意的打了一艘离他们最近的船,就往自己的住处开去。 这次到了地方,于静没再给糖,而是拿出来一小包山楂卷递给船夫。 即使这样,也给船夫乐够呛,他都多久没吃到这种小零嘴了,千谢万恩于静后,开着自己的船离开了。 这……猜不透哪?到底拿什么当船费才比较合适啊! 进到自己的屋子里,于静带着小苗和老苗直接闪回到了空间中。 晚饭了!于静一看时间,就知道玉美应该做晚饭了,现在正是晚上5点半。 来到厨房瞧瞧她妈今晚做啥饭?岂料把正在聚精会神炒菜的玉美吓一跳。 “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再吓你就没有妈了!” 玉美撇了她姑娘一眼,好大一个人了,咋还这么活泼呢? “诶?妈,六号阿姨和辉辉呢?” 刚进来于静就没像平常那样看到六号阿姨,平常这个时候,她都是帮着玉美做饭的。 玉美听完将燃气上的火调小了一点,转过身子看着于静有些担忧到:“六号阿姨病了,好像是得糖尿病了,最近几天总也不舒服,腿有点虚浮,眼神明显看不太清,体重有点下降。” 说着话,玉美就拉开了小桌下的一个小凳子,坐了下来。 “我们这些老的都60多了,即使没有医生,我也知道她应该是得糖尿病了,你阿姨说虽以前没得过这病,但我觉得以前就算得了,轻症的话也看不出来。” 于静听话听重点,她赶忙问她妈:“那六号阿姨现在是重症了?” “嗯,不算太重,但也算症状明显了,要是重症,那得发展成糖尿病综合症了,你阿姨还没到这种地步。” “妈,空间中的好多药店都有胰岛素,用不用给阿姨用上!” 天灾前,于静将一幢幢建筑收进空间时,在这些地方通常都有四五个街边药店。 她正好顺带着也将药店收了二十多个进空间,而现代药店里都是有胰岛素在售卖的。 听到姑娘说的,瞬间给玉美提了个醒,是啊,这里有胰岛素的,待会她得上楼去看看六号大姐的情况。 这里没有医生,只能万事靠自己,他们几个老的在一起研究研究,应该可以顶些事的。 晚饭时大家都有心思似的,吃的都不像往常那样多。 尽管玉美做了大乱炖,那菜的味道是可以堪比厨子的手艺,但仍然没引起家人高度的关注。 看来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家里人对辉辉一家人也逐渐像亲人那样的关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