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道志异:从人头宴开始修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龙门请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那南斗宫在东海之上造就的动静,自然是被启明兽给收入了眼中。 姜宁端坐于深渊之中,感受着远方的太阳真火,心悸不已。 “原本低调的逆行者,现在竟然如此高调了起来。” “而且直接将鰼鰼鱼老祖樊孽带走。” “鯥鱼族几乎可以肯定投身于南斗宫之下。” “这局势,这水开始浑浊了。” 姜宁仰望着海面上的一切,淡淡地说道。 “逆行者此番做法,恐怕是猜到了锦渊域妖魔放出是大人的手笔。” 启明兽在旁边直接说道。 “不急,意料之中。” 姜宁微微点头。 他本想制造海国内部矛盾,来刺激四大族之间的斗争,然后自持三大三花聚顶高手,来取得海国的控制权。 但是逆行者此番灭去祝家,直接带走樊孽。 那南斗宫所在位置虚无缥缈,但是樊孽乃是海国四大族之一,这笔账势必会被算在海国之上。 姜宁如果想要统御海国,必须还了这因果。 不过!逆行者这么做的话,也相当于与祝家宣战。 这对他们来说并非是一件有利之事。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姜宁虽然料到了南斗宫会利用外部矛盾来拖延,但是他心中也有些疑惑,毕竟祝家手上掌握的金乌精魄可是相当于一道五气朝元。 南斗宫这样惹恼了他们,又多一大敌。 在姜宁思索之际,蠃掣从远方遁出。 其紫色的身形在水中瞬间贯穿深渊到达了姜宁的眼前。 “大人,东海龙宫寻海夜叉向我蠃鱼族传来讯息,邀请大人前往东海龙宫观礼,龙门。” 蠃掣在姜宁面前化作了原形,并且直接呈上了一封薄如蝉翼的白玉请帖。 姜宁皱了皱眉。 东海龙宫已经知道他与蠃掣的关系了。 看来东海龙宫之中也有测算高手。 他伸手接过了蠃掣手上的请帖,只觉手上一传出一道暖意,朝着上方看去,上书: 姜玄君亲启。 而姜宁识海之中的画卷也是瞬间传出了讯息。 物名:暖玉神印贴 来历:此物乃东海龙宫丞相青泽以附族暖玉蚌精之珠,辅以日月三色珊、源海青纹金利用《海天筑域法》于七百年前制成,其中内容书于三十年前。 作用:其材料可拆分制成百日筑基之法器,或带在身边可保容颜不逝,亦可炼化成晋升百日筑基资粮。 姜宁将脑中的讯息尽数接纳。 这请帖上的内容是三十年前所书的。 姜宁微微一怔。 三十年前,正是他在陵州的那年。 也就是在陵州那年。 那东海龙宫的丞相就已经知晓了现在。 而且……自己第一次来到花果山的时候,也是被东海龙宫所邀请。 看来,这些老牌势力,对于命运的把控,要比他想象的更强。 姜宁在心中留了一个心眼, 然后缓缓打开那请帖。 请帖之上,几道金粉在其中不断变化,开始形成一连串的文字。 只见上面写着: “姜玄君足下,吾东海龙宫于第十九元会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年九月,恩泽九州万族,特摆在华柯神山摆下龙门大阵,东海龙宫参上。” 这请帖之上并未出现更多的讯息。 但是有个年份却让姜宁注意到了。 第十九元会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年。 而共工神像之上所刻下的年份乃是七元又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元会的计数方式才是各大上古家族的历法。 而姜宁知晓,一个元会乃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这第十九元会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年,还差一百五十年。 难道元会终结就是九州大劫来临的时候? 姜宁在心中开始有些思索。 这东海龙宫乃是正儿八经的上古大族,就算是沧海桑田,那东海龙宫依旧屹立在沧州之上,乃是九州之中霸主之一。 这年份历法,就算是有所出入,但是也不会太大。 这一百五十年必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 姜宁在心中对其已经有了怀疑。 “大人,如何?” 蠃掣见姜宁拿到请帖脸上表情有着些许变化,不由得上前问道。 启明兽也是注意到了信件上的内容。 “既然东海龙宫盛情邀请,那我等岂能辜负其意。” “距离九月还有多久?” 姜宁开口朝着启明兽问道。 “还有三日就是九月。” 启明兽如实说道。 “还有三日……” 姜宁眼神一凝。 祝家前脚刚刚发怒,而这东海龙宫就是龙门大阵。 这未免太巧了些。.z. 而且现在逆行者明确已经说,掌握了鯥鱼族和鰼鰼鱼族,自己和南斗宫可以说是各自刮分半个海国。 若是想要彻底获得控制权,以现在的局势,只能以外部势力助之。 东海龙宫! 几番向自己表露拉拢,说不定可为盟友。 姜宁也突然想起了轩辕言,心中也有些许思量。 最后看了看启明兽和蠃掣说道:“待到三日之后,前往东海龙宫!” 启明兽和蠃掣顿时郑重地点了点头。 龙门之事,并非小事。 还需做些准备! 沧州之南,无名山岭。 此山之中,栖息着无数豺狼虎豹,其附近有一修行门派名为:苍梧。 苍梧派擅以野兽入药,尤善猴属。 而此山岭,便是苍梧派的养药之地。 在此岭的一崖壁之上,无数藤蔓垂于山崖,其中不少猴属在其中翻越。 其中又藏有一山洞。 进入山洞,引入眼帘的是一块丈余高的残破石块。 石块上遍布青苔,还缠绕着不少干枯的藤蔓,上面的尘土掩盖了它原本的光泽,但是其上花果山三个大字依旧清晰可见。 此时,那山崖藤蔓之间腾挪跳跃的猴子纷纷朝着那洞中走去。 山间到处都回荡着这些野猴子的叫声。 而在石洞之中,苍老枯瘦,穿着麻布破衣的老猴静静地看着眼前越来越多的小猴子,又看了看那写着花果山的石碑,眼底流露出一丝不可查觉的哀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