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尊:穿成家暴妻主的种田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想打你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古代帝王让读书人学习八股文,已经把他们的思想改造得僵化了,在那样物质缺乏的年代还有如此的想象力,已经实属不易。 再想想,历史上流传下来经典的名著小说,而在当时,能有这样亘古通今的才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你倒是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 女人说一个字,双下巴跟着动一下。 这是要她夸的意思? 李满满看了女人一会,嘴角勾起微笑。 “首先是故事,剧情流畅,富含浪漫想象,接着是人物角色的设定。” “这戏毕竟是给女人看的,男角色肯定设计得更完美,女主角就普通一些,方便观众代入。” “这也是这出戏大受欢迎的原因。” 女人眨了眨眼,倒还是第一次有人从这样的角度分别说明。 不过,这个剧本不是她写的,戏是她排的。 “那你不满意的地方又是什么?” 女人一问,坐在她旁边的几个听戏的客人也纷纷抬起了头。 她们都觉得很满意,很精彩,倒是想听听别人眼中还有什么不足。 李满满淡淡一笑:“我不是编排戏曲的。” “在这里随意发表意见,恐怕成了指指点点。” 在现代时,她在一家影视公司给平台,各大电视台制作美食纪录片,偶尔也和一些地方旅游合作,打造网红美食。 因为和影视相关,所以懂得一些表现手法。 而人物戏剧和美食纪录片一样,却又不一样。 纪录片美食是主角,人物是配角,要用人去烘托不会说话的食材。 她们制作的纪录片,通常是以某个地方的美食为主题。拍摄取景的周期很长,从食材的一点一滴生长,再到收割,制作。这个时候就要找网上的农户大v合作,拍摄……拍摄完后,就是漫长的剪辑,制作,送片去审,最后呈现在公众平台上。 虽然纪录片的形式不如美食博主吸粉,却完美地呈现了食材从田地到餐桌的过程。 一切都是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得来的,更能让人体会到食物的不易。 对有些人来说,在吃饭的时候看美食纪录片更下饭,她曾经做销售的同事就是,而有些人喜欢刷剧放松。 如果把一部剧,一部小说用美食制作来比喻的话。就是食材要新鲜健康,人设要立得住。 故事剧情发展就像是切不同菜,翻炒的过程一样,把不同的食材先后投放进去发生碰撞,让不同人物先后出场,发生有趣的剧情,呈现出一道美食,或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你说,” 女人指着李满满再次道。 “我讨厌这样遮遮掩掩的,说出不足,才能改进。” “你刚让我有些刮目相看,又这样缩回去,实在让人不舒服。” 女人两只手钻进了自己的袖子里,靠在椅背上有些生气地看着李满满。 听来听戏的没有一个不叫好的,今天来的这个人让她有些在意。 李满满摇摇头:“已经很好了。” 她不经意间看向外面,发现雨不知何时停了,太阳又重新出来了。 “许小姐,我们走吧。” 李满满对许杏茹说。 “啊?” 许杏茹愣了一下,她还等着李满满的下文,没想到她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要拉着她走。 不过,她看出来了,她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待会她一定要问个明白。 “告辞。” 李满满对着女人拱手,便和许杏茹一起离开了。 刚出了戏院,她就迫不及待地问李满满:“你刚才有话要说吧,为什么没有说。” 李满满摇头叹息。 “这种戏剧,和食物一样,每个人喜好不同。” “食物当然是美味的受欢迎,而戏剧却是悲剧收尾更令人意难平。” 许杏茹明白了。 她刚才要是当场说了的话,恐怕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幸好她没有说,否则她都想打她了。 “为什么以悲剧结尾更让人意难平?” 许杏茹问。 “若是女男双方因为世俗阻碍不能在一起,绝对会流传很广。” “看了之后,一股怨气久久堵在心里不畅快。当你被莫大的情绪支配后就想着找人诉说,诉说了之后,身边的朋友也想去看,很快在人群中宣传开了。” “因为意难平,才会在心里记很久。” “作品的寿命,取决于它在人们心中停留的时间。” “停留的越长,它的价值也会以数倍的速度增长。”.. “不错,” 许杏茹点头。 “我几乎每三天都要来看这场戏,感觉它完全戳中了我心里所想,这种感觉很微妙……” “一想到你竟然想改成悲剧,我!” 许杏茹生气地抓住李满满的手臂,指着她的鼻子叫骂。 “你这个人真是太坏了!” “要是真的破坏我心中所想……” “我真的想打你啊。” 李满满笑了。 “所以,我才不敢说啊。” 要是真的提出让一部受欢迎的作品改结局,她肯定就被喜欢的观众骂死。 “不过,这个结局真的很好。” 李满满接着说。 “我也很喜欢。” “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不畅快,烦恼,枯燥和压力了。再看悲剧,太难受了。” “这样温馨团圆的结局是最好的。” “这还差不多。” 许杏茹以为差点就要被李满满添堵,没想到她也喜欢。 她喜欢,说明了她很认可这部戏,这就够了。 街上的积水在太阳出来之后,很快被石板吸收干净了,地面也没有完全湿透,倒是压下去了不少飞尘。 街上的小贩又开始忙碌起来,把售卖的东西搬了出来。 她们所在的这片区域处于富人的活动区,地面几乎都铺了石板,也相对来说整洁一些。 气温降了不少,空气中带着湿润的水汽。 李满满边走边和许杏茹交谈。 “许小姐,你家是做瓷器的,是不是整个县城最大的瓷器行?” “不是。” “我家大概排在第三四名吧,” 许杏茹低头走着,绕开了地上的一处积水。 “具体是做什么样的?” “花瓶,碗,碟子,酒具,各类器皿都有……” “可以订制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