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1章 碰瓷碰出个家破人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堂外的百姓连声叫好: “国师说的好!” “恶人就该受到严惩,管他是老是少!” “恶人变老了,他还是恶人,还要继续作恶,绝不能纵容!” “孔圣人都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种恶事做尽的老东西,不惩治,难道还要当祖宗一样供着?” 大堂上。 云逍向刑部尚书:“何大成当街伤人,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答道:“依据《大明律》,伤人并致人出血,属于中罪,轻则罚金,重则处以重徒刑。” “很好,这些罪责先记着。” “下面来说说,徐虎当街杀人的事情。” 云逍看向王养浩,又是一声冷哼。 “你刚才说,徐虎不该没有克制,这话简直就是……混账之极!” “有人羞辱他的母亲,你竟然要让他克制?” “若是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能克制的住?” “如果连这种事情都能克制,那就不配为人子,甚至不配为人,是没有血性的懦夫!” 云逍实在是被王养浩这糊涂官给气坏了,差点指着他的鼻子骂娘。 王养浩羞愧难当,恨不得把脑袋钻进裤裆里。 “国师英明啊!” 徐虎跪在地上哭泣不止。 何大成此时也索性豁出去了,大声叫屈:“我儿的命,也是命,总不能白死了!” 云逍漠然开口:“我未让你开口,你怎敢咆哮公堂?来人掌嘴三十!” 两名衙役上前。 一人制住何大成。 另外一人拿着专门用于掌嘴的木板,照着何大成的嘴巴就是一顿猛抽。 三十次下来,何大成满口牙齿被打得七零八落。 一张老脸,也变成了猪头。 三法司官员都是无奈苦笑。 国师明显是在何大成身上撒气。 可这老东西,也的确是该打。 堂外的百姓也都是无不拍手称快。 “徐虎目睹母亲受辱,这才奋起阻止,并无杀人之心,因此并非是谋杀。” “并且何大成之子当街羞辱民妇,乃是大罪,而徐虎杀人,是阻止犯罪才误伤人命。” “《大明律》中明文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月黑风高之夜,无正当理由进入他人住宅,主人将其当场反杀,无罪) “这条律法,说的更准确一些,叫做正当防卫!” “防卫”一词,首次出现在法律条文中,是在《大清新刑律》里。 该律第十五条规定:“对现在不正之侵害,而出于防卫自己或他人的权利之行为不为罪。” 因此云逍就以这条"夜无故入人家",向众人一番剖析解释。 黑风高之际,无正当理由进入他人住宅,这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 时间条件,强调“登时”反杀,也就是闯入住宅的时候。 如果已经被制住,再将其格杀,也是要受到处罚的。 对象条件,防卫只能针对夜入住宅的歹徒。 如果提前知道来者没有侵犯之意,却将其杀之,屋主需按照斗杀伤减二等处罚。 三法司、顺天府的众多官员,都是精通律法的刑名老手。 此时听了云逍灌输的刑法理念,无不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范景文、刘荣嗣等官员,心中惊叹不止。 竟然连刑名律法都如此精通,谪仙人,恐怖如斯! “我大明江山,乃是太祖皇帝带着无数铁血男儿,自鞑子手里抢回来的。” “徐虎是军备学堂的生员,如果连母亲都无法保护,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若是自己的亲人受辱,都不敢挺身而出,大明男儿的血性又何在?” “没有了血性男儿的大明,若是再次面对异族入侵,拿什么去抵挡?” 云逍重重地一拍桌案。 随即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比照"夜无故入人家"律条,徐虎杀人,属于正当防卫,无罪,予以当堂释放!” “啊!” 徐虎难以置信地看着云逍。 “国师,青天大老爷啊!” 徐母跪在地上,膝行至公案前,朝着云逍重重地磕头,被云逍让人带了出去。 大堂之外,顿时一片哗然,惊叹之音如同潮水一般漫延开来。 三法司和顺天府的官员,觉得这样的判决有违惯例,却合情合理合法,因此并无人提出异议。 “我的儿子,难不成就白死了?” 何大成发出一声哀嚎。 由于刚才被掌嘴,说话吐词不清,然而悲愤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云逍说道:“你的儿子不仅是你讹财、打人的帮凶,更是当街污辱妇人的罪犯,因此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何大成大声喊冤:“我的儿,你死的好冤……” “你还是先操心自己的死活吧!” 云逍一声冷笑。 这种冥顽不灵的老东西,到死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何大成,屡次讹诈钱财,此番又依仗年老殴打他人,其子皆为帮凶。” “刘府尹,依律该如何判处?” 云逍看向顺天府尹刘荣嗣。 刘荣嗣斟酌了一番,答道:“何大成,数罪并罚,当处以绞刑,抄没其家产。其二子皆为从犯,杖责八十,流放三千里。”.. “如此判决,倒也公正。” 云逍点点头,又向众官员问道:“诸位有何异议?” 三法司的官员纷纷表态附议。 倒也不是屈从于云逍的权势。 云逍刚才从道德、律法的层面,进行了详细剖析。 对于这样的判决,三法司的官员只能是心服口服。 云逍看向堂外,大声说道:“如此判决,你们是否觉得公正?” 外面的百姓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公正!” “再也公正不过!” “国师就是青天,这样判处,我们都服气!” 古往今来,公平正义就是人们内心中最朴素的道德情感。 对于违背公平正义的行为,百姓会发自内心地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慨。 当正义实现时,人们在内心深处又会获得满足和宽慰。 正因为如此,华.夏的百姓才会有"青天"情结,希望有"青天"来主持公平正义。 “冤枉啊!” “我儿被杀,不惩处杀人凶徒,反倒降罪于苦主,天理在哪里?” “我不服!” 何大成父子三人,一阵哭天喊地。 也不怪他们,难以接受这样的判决。 不就是碰个瓷吗? 怎么就碰出个家破人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