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于80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00章 投资不是开善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到了家门却进不去?唐伟东自嘲的笑了笑,也没有继续多逗留,叹了口气后,就转身下楼离开了! 大约过了两三天,王强给唐伟东打来了电话,告诉他,通达物流的人已经过来跟他谈过了。 经过谈判,通达物流要了王强51%的公司股份,不过只给了王强二十万,算是购买股份的费用,顺便让他把两处抵押的房子给赎了回来。 别觉得这些钱少,现在的房价跟以后的房价可没法比。 王强父母的房子,都快三十年房龄了,只抵押借贷了三万块钱,他后来买的那套新房,也不过才贷出来了十几万,...... 这会儿京城的房价,市中心才五千左右,郊区也就是两三千,海市市区的均价同样是五千出头,青山跟人家这俩地方,暂时还没得比。 另外,为了让公司尽快步入正轨、运转起来,通达物流还给这家新收购的快递公司,注资了五十万元。 这些钱中,还包含了给员工发的工资、把车辆赎回来、以及续租快递点的房租的费用,还有接下来一段时期的运营费用。 少是少了点,但有了这些钱,王强的快递公司,立马就又可以运转起来了。 公司运营的事,依旧还是交给了王强负责,通达物流方面,只是派过来了一个财务人员。 可能是通达物流那边,压根儿就看不上王强的这个小公司,投资他们,或许仅仅只是看在了唐伟东的面子上。 至于这家公司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那就要看王强自己的本事了,就算是他经营不善把公司搞倒闭了,估计通达物流也不会在意,几十万块钱而已,这点钱,通达物流还是赔的起的。 当然,如果王强能把这家公司做起来,那作为持股51%的大股东,通达物流也会欣然笑纳这份意外之喜的。 投资嘛,就是这样,投资十个个项目,只要有一两个成功了,那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在其他项目上赔的钱,也就不算个事了。 对于王强剩下的、那些没还完的债,那就得由他自己去想办法了,通达物流入股投资的是他的公司,可不是开善堂的,没有义务去替王强个人还债。 不过,相信只要他的快递公司再次回到正轨,能让别人看到他确实能赚钱、有还钱的实力,他的那些债主们,估计也就不会逼债逼的这么紧了。 到家之后,唐伟东先打电话跟母亲说了一声,然后就按照母亲的吩咐,开始挨家挨户的串门。 或许,只有听到儿子亲口告诉她,全家所有人都是安全的,她才能彻底的放心吧! 唐伟东回来的这会儿,小暑都过了,眼瞅着就要到大暑了,天气也是越来越热。 跑了一天的他,回家冲了个澡,刚准备凉快凉快,尼玛,突然停电了,这让他郁闷不已。 停电,貌似已经是很久没有碰到过的事了,尤其是北海能源在青山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之后,停电这种事,在青山基本已经成为了,回忆中才有的过去式。 没想到唐伟东这次回来,竟然给碰到了,也不知道是他幸运啊,还是幸运啊,还是幸运呢!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跳闸了,看了看并不是。 走出家门,碰到村里的人,他问了一下,其他人家里有没有电,得到的回答却是,同样没有。 或许是看到了唐伟东的疑惑,有人叹息着告诉唐伟东道:“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停电,不光照明电停,就是工厂里的用的动力电,也停,搞得那些工厂里怨声载道,……” 意外得到的这个消息,让唐伟东不禁眉头微蹙。 这附近的工厂,可都是他的啊,要是时不时的停电,这尼玛还了得? 这会儿他也顾不上凉快的事了,回家换了件衣服,唐伟东急匆匆的赶往了河东投资集团那边。 路上的时候,他看到河东村村办的、那些工厂的工人正在下班,也不是下班,而是工厂也停电了,他们反正也闲着没事,就三五成群的从厂里出来,聚在一起闲逛呢。 村办工厂的管理,没有唐伟东旗下那些大厂那么严格,停电期间走出厂门也没人管。 这么多企业停电,这样不正常的现象,让唐伟东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河东投资控股集团,现在早已经搬到了河东投资大厦,由于大厦有自己的备用发电机,所以电梯什么的,就算停电也不耽误使用。 唐伟东停好车,给李玉英打了个电话,随后就有一名类似秘书的小姑娘,亲自下来把唐伟东接了上去。 看到唐伟东突然过来,李玉英忍不住笑着调侃道:“唐少爷,你可是稀客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公司来了?” 唐伟东最近一次见李玉英,还是之前回来接父母她们的时候,这一晃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 李玉英年近六旬的人了,却一点都看不出老态,让不了解底细的人看上去,说不定还以为她也就是四十多岁呢。 唐伟东笑着问候了李玉英一声,随即正色的问道:“妈,我听说最近这段时间,咱们这里经常停电?那对咱们麾下的企业有没有影响?” 本来还笑意盈盈的李玉英,听到唐伟东问起了这个,脸上的笑容瞬间也没有了。 她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有啊,怎么没有?” “不过咱们的那些企业中,都有备用发电设备,影响相对没有那么大,只是生产成本增加了一些而已,一切还在承受范围之内。因此,他们可能也就没有上报到你那里!” “但市里其他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可就大多了,简直是叫苦不迭啊,……” 唐伟东皱着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是因为青山的经济发展太快,电力跟不上,无法满足负荷,还是什么原因?” 李玉英摇了摇头,再次叹息了一声说道:“这段时间你没回来,可能不知道,不光咱们青山缺电,就是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缺电的现象都非常的严重。” “不仅居民用电,就是企业生产,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咱们这里还算好的呢,起码当地就有个自己的发电厂,多少还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你像有的地方,工厂都没法正常开工了,……” 既然打开了话匣子,李玉英就把最近这段时间的报纸找了出来,跟唐伟东介绍起了目前电力紧张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