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饥荒年代当板儿爷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八章邪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借不还,拿命来偿。 今儿个,一群大老娘们“借”到了月饼,心愿达成,自然心喜。 杨朝升听着系统“叮儿当啷”一连串声响,也是说不出的念头通达。 这场面,很有点儿皆大欢喜,双赢那味儿。 大妈、大娘、大婶儿、大嫂子、小媳妇们…… 她们每个人手上都攥着俩月饼,这会子,笑的那叫一个畅快。 等回到家,在月饼上横竖两刀,切成八瓣,家人们就能一个不落的,尝尝这应节的点心。 今年,总算没白过这个中秋。 至于,借了月饼要不要还? “还——还个毛线。给脸不要脸了这是?” 瞧得起你们家,才管你们家借东西…… 老娘们们个个喜笑颜开的回了家。 那脸上的笑纹都能夹死苍蝇。 这话说得可真不夸张。 除了秦淮茹。 今儿来的,这十几个老娘们,谁不是一脸的鸡皮褶子。 再往她们头上看,盖着雪,裹着霜。 一个个不是满头白,那也铁定灰夹着白。 现而今,整个南锣鼓巷都在传,95号四合院的那帮子住户,又是搭小厨房、又是建鸡窝垒煤棚……瞎几把乱搞,坏了大院的风水。 这些个茶余饭后的闲话,越传越邪乎! 末了儿,街道办王主任不得不出面,进行辟谣。 为嘛…… 搭小厨房是老贾家挑的头,人儿媳妇秦淮茹嘛事儿没有,依然是大院的一枝花? 为嘛…… 人老何家没有乱搭乱建,哥哥傻柱照样成了颗老菜梆子,妹妹雨水却出落的水灵? 这事儿,透着邪性! 解释不清,难免不引的人们多想。 王主任心里头有数。 就在这一年多时间,95号四合院老死的,病死的……还有一个喝水给噎死的,前前后后,闭了眼儿的就不下十人。 这死亡数字,比别的四合院高出了一大截儿。 眼巴前儿,死的都是些龙套。 几个有名有姓有外号的,包括套着“陆易”皮肤的贾东旭,都还没到大限儿,至今健在。 这几个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整天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儿。 这里头数易忠海的变化,最为让人堪忧。 易忠海,一九一三年生人,今年也不过四十四岁。 也不知道嘛原因。 这一年多,易忠海整个人衰老的那叫一个快。 他面皮松弛、白头、抬头纹、大眼袋……连老年斑都暴出了不少。 这哪里是人到中年,说他七老八十,都有人相信。 易忠海的干娘聋老太太,咋说也是王主任的恩人。 这事儿王主任倒是真上心了。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 王主任费了老大劲儿才联系上,一家做水质检验的科研院所。 检测的结果出来,也就是水质偏硬点儿,影响不大,不耽误日常使用。 在水里没查出个原因。 王主任不死心。 紧接着,她又张罗了几家四九城的医院,上门给95号四合院的住户们进行义诊。 几番折腾…… 这些个“萌牯”医生,给出个同样的诊断结果——营养不良。 但凡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儿,自然就被归类为了玄学范畴。 甚至惊动了超自然现象研究部门——字母局和字母所。 打那儿以后。 王主任也不叫着、喊着“不许搞封建迷信”这类的口号了。 就连95号四合院有人“听蛐蛐儿叫”,办白喜事儿,请来和尚道士——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搁那儿念着歪经。 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二分半厅,杨家。 杨朝升前脚,送走一群上门打秋风的老娘们。 后脚,他就拿出三份事先打包好的月饼。 一份让小虱子送去陆红安家,另一份让丫丫送去大愣子家,自个儿则拎着最后一份,要出门去。 “桦儿,我去给个很要好的朋友家送月饼,估摸着要晚一点儿回家。” “很要好的朋友?你这位朋友是男的女的?我认识不?” 这会儿中秋和重阳,虽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却还没有法定假日一说。 人们在这一天,还得照常上班工作。 今日杨家人之所以全都在家,完全是,杨朝升事先打了招呼。 调休的调休,请假的请假…… 说好的中秋团圆,一家子待一块儿庆祝节日。 杨朝升这会子,说要去给一个朋友家送月饼,还说会晚点儿回来? 出于女人的第六感。 窦桦总觉得这事儿哪里有点儿不对。 “这位朋友跟我前儿个才重聚,改明儿介绍你们俩认识。” 朋友…… 可不就是朋友…… 不过是超友谊的那种…… 今儿是中秋节。 杨朝升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陈雪茹那儿。 “哦——这样啊!朝升,你不骑车?” 杨朝升这个出色的时间管理大师——老演员了。 他一丁点儿破绽没露。 进而打消了,窦桦心生的那一丝疑虑。 “路不大好走,这回我腿着去。不说了,我得赶紧走了。桦儿,你就放心吧,今儿晚饭前我一定会赶回来。” 骑挎子去陈雪茹那儿,目标太大。 杨朝升坐上了5路公交车。 时值中秋佳节。 人们赶着回家,赶着置办吃食儿,赶着走亲访友…… 因而,公交车上的乘客不老少。 这不“秋老虎”还在。 汗味、脚丫子味……车厢里那味儿,简直甭提了。 “大妈,您来这儿坐。” 看到一个上年纪的大妈,颤颤悠悠地上了车。 杨朝升赶忙发挥咱首都人民的好风尚,给大妈让了座。 “谢谢你啊!小伙子。” 被杨朝升扶到座位上坐好,大妈冲着他和蔼的一笑。 “大妈,甭谢嘞您。这都是咱四九城爷们该份的事儿。” 当5路公交车到达正阳门站时。 杨朝升到地儿了。 嚯,没曾想在下车的队伍里头,让他瞅见个“佛爷”,正搁那儿掏一个“四个口袋”的兜。 “巭——” 杨朝升哪见得了这个,一脚踹在“佛爷”的腰眼上。 “哎呦喂——” “佛爷”当即发出一声惨叫,成了个滚地葫芦。 他将将儿到手的钞票,撒了一地。 “哎呀——妈诶!有小偷,有小偷……他偷的是公家的钱。” 被掏兜的“四个口袋”,这才后知后觉地有所察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