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谍海无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再临阿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目光汇聚。 空气中似有短兵相接。 刀剑金戈之声,仿佛穿云裂石! 阿城县火车站! 《巴黎圣母院》! 荒诞的念头换来荒唐的试探。 荒唐的试探迎来诡异的交锋。 池砚舟此刻脑中如同乱麻,徐妙清的面庞似远又近。 真切又如同蒙上一层薄雾面纱。 薄的不足以影响真容,可偏又难窥究竟。 烦! 池砚舟只觉得今日试探多此一举。 未有收获反倒让自己徒增烦恼。 “睡觉。”他躺在罗汉床上头大如斗。 徐妙清心情舒畅。 心里暗想:“总是一天看不透你让人烦闷,这种烦闷之感你也好好享受一下。” 如同大获全胜。 徐妙清哼着小曲上炕休息。 可欢快的小曲,其实只为掩盖她心中的焦虑。 今日阿城县火车站一事。 究竟如何! 尚不可知。 早晨池砚舟醒来再看徐妙清。 对方如常。 他便也锻炼、吃饭后赶去警察厅工作。 在他离开之后徐妙清也与徐南钦道别,今日她有事外出。 警察厅内池砚舟等待李衔清。 李衔清来了之后两人便开始查看,曲明早前立功任务资料。 资料内容详尽。 阿城县第一任保长通过手下成员,探查得知阿城周边地带,有不愿撤离的东北军小股部队。 且得知他们想要北上鹅城,加入救国军。 保长第一时间将信息告知警察署,再经警察署告知冰城警察厅。 从而警察署与警察厅联合行动。 为掌握小股部队行踪。 曲明献计用对方亲人性命胁迫。 他假借筹粮北上引出东北军亲人现身,前后共抓捕一十八人。 将人绑在屯子内,每日枪杀一名。 曲明负责此事,硬生生杀到第十人,小股队伍再难隐忍携手杀出,可人数劣势武器短缺,十三人小队全体阵亡。 此役曲明得警察厅特务股副股长花島裕太赏识,故加入冰城警察厅特务股。 心狠手辣! 阴险狡诈! 此言形容曲明切实贴合。 池砚舟将资料放置一旁道:“这能是潜伏人员?” 怎么看都不像是。 偏李衔清另有看法。 “此前暗杀少佐一事,你可知是谁所为?” “国党力行社!”池砚舟自然可做回答。 毕竟如此功绩,力行社方面自当宣传。 借此震慑北平临时伪政府成员。 “国党情报人员无所不用其极,若曲明一事故意为之,目的在于深埋警察厅内,确实很难察觉。” “十三名战士赴死,亲手枪杀十位百姓,这手段未免有些太过骇人听闻。”池砚舟知晓情报工作时有疯狂。 但如此地步实属罕见。 他认为不会。 其实李衔清心中也知难同预料。 只是甄别工作需假设各种情况,再去一一排除,方能完成甄别。 “深入调查一下。”李衔清如今并未着急做决断。 “如何深入调查?” “当年那十三名残余的东北军,究竟因何未随大部队一同撤离? 他们十日之后现身赴死,是不忍看亲人遭屠,还是已无北上机会? 所谓亲人,身份是否属实?” 李衔清认为需从三方面展开调查。 “那我们岂不是还要去阿城县一趟?” “不错。” “调查线索杂乱只怕一日时间稍显紧张,若是要多停留几日,李叔切记将中药携带,莫要耽误病情。”池砚舟出言提醒。 李衔清点头:“那便各自回去整理所需物品,后在火车站汇合,暂定三日期限。” “要与股长汇报一声吗?” “我这就去。” 李衔清前去盛怀安办公室。 告知因甄别曲明任务需再赴阿城县。 等李衔清由办公室出来,池砚舟上前询问:“股长有何安排?” “甄别任务股长全权交由你我,但若有人问起就说早年抓捕存在漏网之鱼,可能隐藏在阿城县附近,特务股此番再启调查。” “明白。” 借口罢了。 后两人打算各自回去,收拾些所需之物。 但在李衔清离开之后,池砚舟稍慢一步,前去寻金恩照。 早前绳子一事便没能及时通知金恩照。 此次定当是要有所表现。 再者曲明目前看来,是潜伏人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趁机表达忠心更待何时。 金恩照见池砚舟过来脸色不悦。 倒不是针对池砚舟。 而是不喜李衔清。 特务股甄别一事,理应由金恩照全权负责。 可盛怀安说为避免他分身乏术,给李衔清分了一人。 确实是减轻了他的工作压力。 却无形中也表达了盛怀安对李衔清的看重。 金恩照这几日因此事哪有好脸色。 池砚舟不管对方脸色如何,只是汇报自己这两日跟着李衔清的情况。 “你说李衔清不认为曲明没有嫌疑?” “正是。” “你好好跟着他前去阿城县调查,有任何线索回来后第一时间告诉我。” “是队长。” 辞别金恩照离开警察厅。 池砚舟回去收拾一些衣物。 其实三天时间,大男人换不换都行。 但李衔清显然是爱干净的。 同行也需注意。 回到家中收拾衣物遇到徐妙清,她上午早早出门此刻便已经回来。 见池砚舟翻箱倒柜,徐妙清问道:“你这是干嘛?” “我去外地三天时间,带些换洗衣物。” “哪里?” “阿城。” “不是刚回来。” “上面安排。” “三天后几点回来?”徐妙清问道。 “应该是晚上的火车吧。” “那我去火车站接你。” “这么冷的天,不必接我。” “反正闲来无事,再者三日后秋林洋行晚上有促销活动,想你陪我去看看。” 听徐妙清如此说,池砚舟便没有再拒绝。 毕竟火车站距离秋林洋行更近。 省的绕路。 “秋林洋行的广告传单,我在阿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池砚舟想起此前在阿城县的见闻。 徐妙清觉得他是大惊小怪:“鹅城都能看到,别说阿城县了。” “广告力度如此之大。” “这些商场每年印刷用纸多时可达3火车皮,大约90吨,可见在宣传上下了何等功夫。” “商战看来也惊险万分。”池砚舟同徐妙清并未再多聊,就收拾妥当从家中离开。 徐妙清看着日历。 目光定格在三日之后。 穿上大衣她再度起身出门。 池砚舟随身携带仅一个小皮箱,内放几件换洗衣物,以及洗漱所需的毛巾、牙刷等。 在火车站外等候片刻。 见李衔清前来。 他所携带皮箱则大了不少。 池砚舟上前将箱子接过来主动拎着。 重到不重,可见中药居多。 购买二等车厢车票后,上车抵达阿城县。 这一路风平浪静没有遭遇突发状况,两人先找一处客栈落脚,将东西放下再说调查一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