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谍海无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章 猎熊计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管控粮行! 直接接管其目的不言而喻,此番增设粮行数量,许是未雨绸缪。 将店铺租给这样的人确实稳妥,毕竟背靠日满想来是不会出问题,可此消息却令人担忧。 池砚舟与徐南钦对视一眼没有深入探讨,心知这种事情难以改变,此刻多想亦是难有作用。 闲聊两句便回房间休息,徐妙清见其进来将手中书籍放下,今夜她许是忙于备课方才没有出门。 可谁知池砚舟刚刚进来,徐妙清便示意他将门关好。 反锁后池砚舟问道:“怎么了?” 徐妙清神色非常严肃说道:“苏方的报道你知道吗?” “冰城对这方面封锁非常严格,别说苏方的报道,就算是关内的消息也难获悉。” “日本人此前安排人员执行"猎熊计划"。” “"猎熊计划"?”池砚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计划,有些不明白具体内容。 可联系徐妙清提及苏方报道,猛然间问道:“不会是针对苏方最高负责人的暗杀计划吧?” “没错!” “结果如何?” 池砚舟急忙追问,他此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日本人居然会安排这样的计划,若是让他们成功,对整个远东战局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被提前拦截。” 听到这样的回答池砚舟松了口气,这才坐下问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今年一月份苏方与土耳其边境的高加索山区中,苏军士兵巡逻时发现一群试图偷渡国境线的人,发生交火击毙其中三人。 从尸体上发现了手枪和手榴弹以及详细地图,可见他们的目的是要暗杀住在索契的苏方最高负责人。” “应该不是巡逻凑巧遇到的吧?” “边防部队发声明说,事先已经获悉了这个计划。” “为什么选择在索契动手?” “这里有一座"绿色丛林别墅",距离索契市中心12公里,最重要的是日本人对别墅十分了解。” “他们怎么会对内部情况如此清楚?” “37年苏方内务部上校柳什科夫负责别墅工程,因不谙领导的习惯建造了一个喷泉而被问责,担心受到清洗于是次年偷渡到日本,同年日苏在中朝苏三国交接的张鼓峰爆发武装冲突,最后以日军惨败被逐出该地区告终。 恼怒的日本关东军决定以武士道的方式予以报复,所以展开"猎熊计划",柳什科夫正好派上用场,他认为想要在警戒森严的莫斯科接近目标是不可能的,应该到索契的别墅下手,他对这里的每一条小道和地下道都了如指掌。” “因为这个工程是他负责的。”池砚舟能明白,柳什科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 “柳什科夫建议刺杀小组,可在夜间通过一条连接黑海的地下道,潜进别墅浴室的下水道,趁其沐浴时冲出来将其击毙。” “万分惊险,如果不是提前获悉情报加以阻拦,只怕局势会风云变幻。”池砚舟说起此事也有些后怕。 徐妙清同样如此觉得,毕竟这群人只要过境进入黑海,就再难被发现。 “万幸。” “可这件事情我们却丝毫没有了解。”池砚舟一点消息都不曾听闻。 “一月份就出事,所以后续针对这件事情多有调查,日本方面自然是矢口否认,但还是被调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我们没有察觉是因为整件任务,都是在新京这里筹备的。” “新京?” “根据目前第三国际所掌握到的信息,"猎熊计划"一经制定很快便提上日程,是由一名中佐全权负责此次行动,他命手下一名少佐从冰城带着七名白俄组成的暗杀小队抵达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部本部就在新京。 “难怪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们甚至在新京设计了一套模拟环境,带领队员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求得争分夺秒之效果,柳什科夫将厨房、锅炉房、通道、浴室门口之间的距离准确标出。 再由日本人手执秒表精确计算,逐个排演练习,直至七名队员都掌握的纯熟无比,方才罢手。” 听完这些池砚舟不得不说道:“真是大手笔,制定了这样的惊天计划,前期准备工作更是严谨,可谓是煞费苦心。” “日本人对这一次的暗杀行动,原本势在必得,都没有选择伪装潜入,放弃从东北亚进入而是绕道土耳其,经过长途跋涉才抵达边境,但被苏军守株待兔。” “苏方是如何能掌握如此机密的情报?” 池砚舟现在更加吃惊苏方的情报网络,日本人的“猎熊计划”肯定是最高机密,起码警察厅方面压根就没有听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甚至人员是从冰城离开前去新京,都没有丝毫察觉。 新京方面更是如此。 都模拟布置了场地经行了多日的训练,新京方面的反满抗日成员同样一无所获,可苏方凭什么能掌握这样的信息? 那岂不是表明他们的情报能力,甚至还要强过众人在东北多年辛苦经营。 这是池砚舟难以接受的事情。 好在徐妙清这里解释说道:“具体的情况不清楚,但日本人怀疑一个代号"莱欧"的苏方情报人员,就混在负责执行暗杀计划的白俄之中。” 听到这样的话池砚舟反倒是更好接受。 日本人自己挑选白俄执行任务,却刚好将苏方的情报工作人员选中,那么苏方能得到这样的消息也就没有那么困难。 只能说日本人的计划从一开始,就错了。 日方选择从“俄国爱国主义者同盟”中挑选人手,殊不知苏方的情报工作人员也潜伏在同盟内,刚好被选中执行任务。 如果不是这个人恰逢参与行动,只怕整件事情的结局很难讲。 了解清楚这件事情之后,池砚舟心有余悸的说道:“敌人这一次运气不好,但我们不能奢求敌人每一次运气都不好,他们能在冰城和新京做出这么多事情,甚至花费了很长时间去谋划。 但我们一直都一无所获,足以证明目前的情报工作,尚且还有很多存在空白的地方,日后必须要尽可能的弥补。” “是啊,这样的任务太过凶险,不能指望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对于这件事情国际上有什么看法?” “早在一月中旬就已经对外发声,但你也明白用处其实不大,没有人会承认这件事情,你也拿不出证据。” “甚至如同我们冰城的百姓,根本就听不到这样的消息。”池砚舟感叹说道。 日满把控东北多年,各种舆论的手段全部被其掌控,就算是收音机。 也不允许个人使用大功率的收音机。 一方面是避免用收音机当做接收机,用来接收电文。 另一方面就是避免你收听外国甚至关内的电台,了解事情真相。 但想要将普通的收音机,改装成大功率的接收机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一些零部件。 且这样的零部件,体积非常的小巧方便隐藏。 因此不少地下工作成员都会利用收音机,在固定时间调频到固定频道,收取组织对他的工作指令。 这样做虽然不错可也存在致命缺陷,那就是只能接收却无法发报。 单方面的安排工作可用,但不存在互相联系的可能。 如果有重要情报需要汇报组织,还是要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这是弊端所在。 且收音机改装后接收完电文虽是可以重新复原,但细节上的痕迹还是容易被发现,面临专业人员仔细搜查时同样会存在麻烦。 因此互通消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都是在战斗中慢慢总结和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