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林澈‘临终遗言’,愁煞朱家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看着这简简单单五个字。 朱元璋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这…” “这朱允炆是谁?” 老朱生养的子嗣不少,有二十多人,可是没谁叫朱允炆啊! 孙子辈里,目前只有大孙子朱雄英。 更何况朱家没有允字辈的族人啊! 朱元璋拿着纸条,苦思冥想,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该不会是林先生的‘预言"吧? “妹子!” “你帮咱想想,咱老朱家可有允字辈的后人?” 朱元璋将纸条递给马皇后,一脸惶急的问道。 马皇后接过纸条,拿在手上反复的看着,终究摇了摇头: “没有啊!” “你的孩子你不知道啊?孙子就一个是咱大孙子朱雄英,其他的没有了啊!” “重八,你说,这是不是林先生的‘预言"?” “之前,你跟咱讲,林先生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堪比圣人样的人物。” “说不定这‘朱允炆"真的是咱们的后世子孙,被林先生给预测的?” 马皇后跟朱元璋有着一样的想法,认为这个朱允炆说不定就是他老朱家的后世子孙。 被林先生预测的,除此之外她想不出林先生为什么单单将‘朱允炆"拎出来说。 这可是林先生的‘临终遗言"。 倘若不是很关键,谁会在‘遗言"中提及。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再仔细琢磨。 却是越琢磨,越觉得浑身发冷。 “老二!” 朱元璋走到一脸懵逼的朱樉面前,目光深邃,问道: “你小子整天跟在林先生身边,他可曾对你提及个此人?” “呃…没有!” “平时你们在一起喝酒,仔细想想,酒话中有没有?” 朱樉挠了挠脑袋,沉思一会,坚定的摇头: “爹,真没有!” “咱跟林先生喝酒时间不少,除了前天被他灌醉,其他时间还算清醒,真的没听他说个‘朱允炆"这个名字。” “这就奇怪了,以前一直没说到过这个人,怎么突然冒出来一句,小心这个人,这还是先生知道自己要被处斩,这就是‘临终遗言"啊!” “他说这话,提醒你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想破脑袋都猜不出林澈此举的目的何在。 这时,旁边的朱标接上话: “父皇!” “咱同意娘说的,林先生提到的这个‘朱允炆",或许就是咱朱家的后人!” “二弟跟林先生相处,一直公开身份是我朝勋贵子弟。” “‘朱允炆"这个名字,林先生与二弟相处了快一个月,从未吐露过,直到自己要被行刑了,这才留下纸条给二弟警示…” “或许是担心二弟性格鲁莽,怕以后在朝堂上吃亏!” “勋贵之上,就是皇族,林先生是提醒二弟,当小心皇族子弟!” “咱看是林先生的一种警示!” 闻言。 朱元璋若有所思,他觉得太子所说的有一定道理。 林先生临终留下五个字给老二,不是警示,那是什么? 毕竟,从这段时间听课可以看出,林先生不是一个喜欢废话的人,‘临终遗言"一定是特别重要的事! 话越简单,事情越重要。 这是朱元璋偷听得出结论。 “可是…这个朱允炆到底是你们兄弟那一脉?” 朱元璋手背在身后,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 “妹子,就你们几个孩子,从太子到老五,这朱允炆出不了你们之后!” 马皇后生有五子,从太子朱标,到周王朱橚,其他妃子生的孩子,他都不怎么关注。 这五子也都是朱元璋的嫡子,其他庶出的,按照老朱传统思想,都不能承接大统。 身为庶子自然就没那么多的影响,何况还是后代,对勋贵就更构不成威胁了。 朱元璋从自己的理解分析。 难不成是太子一脉? 太子一脉是要继承大统的,论及影响力与其他嫡子一脉更是大出许多。 毕竟维持皇族血统的还得是太子系。 “这朱允炆不会是老大的儿子,自己的嘀孙吧?” “林先生的意思,咱老朱家第三代将要出昏君不成?” 听闻此言。 朱标一阵心悸,连站都有些不稳。 他不知道如何向父皇解释,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片刻。 朱标调整了一下复杂心情,跪地道: “父皇!” “倘若这个‘朱允炆"真的是自己的后人,儿臣必定严加管教,定然不会让林先生的预言成真。” “儿臣一旦发现这个后人,偏离人生轨迹,咱知道怎么处置这件事。” “请父皇宽心!” 见太子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一副紧张兮兮的,朱元璋笑道: “老大,你起来!” “别太紧张,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朱允炆,到底是和人物,就算是你的后人,有了林先生及时提醒。” “咱们对他也该知道怎么做。” “你放松些,为了一个还未出世的孩子,还要大动干戈不成?” “更何况,咱们现在拿着这纸条,只是在做假设,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谁,又发生了什么事,林先生为什么让老二小心,咱们谁都说不好。” “回头,你见到林先生,倒是问问这个朱允炆是何方神圣?” 话音未落。 一直在沉思的马皇后,开口了: “重八!” “记得你给咱大孙子,取名朱雄英时,觉得名字没有特性。” “你说以后咱朱家后人每一脉都必须带个偏旁。” “咱儿子一辈都带着木,那下一辈不是都带火么?” “这个‘朱允炆"的炆字不就是带火?” “这一准是咱孙子辈。” “至于是不是太子一脉,就不好说了。” 听了这话,朱元璋一拍脑门子,不错啊! “咱的儿子辈都带木,孙子辈都要带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