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刘三吾:勾结倭奴的读书人,都该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82章刘三吾:勾结倭奴的读书人,都该杀! “重八!” “就你?还与先生痛饮?” “你自己有啥酒量,你自己不清楚啊!” “我看伱啊,就别在林先生面前丢人现眼了,免得又出什么幺蛾子!” 本来,马皇后是想过来给朱元璋续茶,见他这么一说,也没了兴趣。 马皇后将桌上的茶盏放了回去,一脸的嫌弃: “你自己丢人无所谓,反正你脸皮厚…但若是连累孩子跟着你一起丢人。” “等你回来,我跟你没完!” 说罢。 马皇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朱元璋一脸无辜: “妹子,你有话…” …… 吃过午膳。 朱元璋走出乾清宫,不知不觉走进御花园。 突然想到之前在御花园种植的番薯苗。 他转身对跟随自己的太监刘和吩咐: “给我传大学士刘三吾,御花园见驾。” 刘和‘喏"了声,匆匆离去。 大约半个时辰。 刘三吾跟着太监刘和匆匆走进御花园。 就见朱元璋一个人蹲在一块新开辟的田地前,津津有味的看着。 见刘三吾走近,伸手招呼道: “刘爱卿,你来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宝贝?” 刘三吾之前听朱元璋说过有种能亩产几千斤的番薯,可是看着眼前数根像野草的植物。 他震惊的问道: “陛下,难道此物就是您说的亩产数千斤的番薯,这不会是真的吧?” 朱元璋闻言淡淡一笑: “刘爱卿,你觉得,朕会去拿民生之事,与你这位大学士说笑吗?这可是咱按照林先生所画的图,寻找到的海外良种!” 听闻此言,刘三吾像看着旷世珍宝一样。 弯腰打量着试验田里,刚才还被他视作野草的番薯苗了。 刘三吾语气激动道: “既然林先生说此物产量高,想必没有错的!” “那么陛下,能否赏给臣一些种苗?臣想…” “朕这里,就剩下九个苗了,哪还能给你!” 朱元璋没有给刘三吾,把话说完的机会。 但他在断然拒绝之后,又对着面露失望之色的刘三吾,补充道: “不过,此物的培育,以后就交给刘爱卿管理了。” “还请爱卿多多上心,莫要让它们枯死了。” 刘三吾闻言嘴巴长的老大,完全不敢相信朱元璋说的话。 培育这种能饱天下万民之腹的良种。 必然会被后世子孙不断传颂。 立庙塑像,享受万民香火都是应有之义。 史书上也会被大赞特赞。 他也将成为洪武朝功劳最大的文臣。 后人想起洪武朝的事,必然会记得有一个叫刘三吾的大学士、礼部尚书。 如此多的好处。 引得刘三吾心神悸动,当场就想答应下来。 可是,他为官多年,深知官场上没有白捡的功劳。 获得万民和后世子孙,称颂万世的机会。 就必然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刘三吾掐了下大腿,强行让自己从激动中清醒。 他假意推辞道: “陛下,微臣德薄,无以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另寻良臣,以免…” 朱元璋大手一挥。 直接打断了刘三吾假惺惺的推辞。 “傅爱卿,你是户部尚书,你都做不了的事,哪个文臣还能做到。” “而且,此等千古流芳之事,朕也不像便宜其他人。” “若是你真不想做,那这泽被万民的功劳,就由朕来领了!” 刘三吾听着朱元璋,一副‘非你不可"的语气。 下意识就想答应下来。 可是朱元璋越是这样,刘三吾就越清楚,他要获得这种千古流芳的机会。 付出的代价,必然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哪个正常的文臣,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流传万世,供后人敬仰呢? 刘三吾目光纠结的沉吟了片刻… 他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开门见山的道: “敢问陛下,臣若是接下这差事,可要做其他的事?” 朱元璋笑了,他就喜欢喝聪明人打交道。 便也点头直言道: “前日胡云强击破的倭寇里,有一个为虎作伥的大明书生。” “毛骧已经从他嘴里,问出一些东西了。” “朕希望,将来朕动手的时候,你能配合朕,清理掉这些毫无人性的畜生1” 刘三吾的脸色,瞬间变得非常难看。 他本来就对那些倭寇,能绕过沿 途防线,出现在应天腹地的事感到不解。 不过,这种军事上的事。 陛下没有放在朝堂上处理的意思,他也不好多问。 没想到,此事的幕后黑手,竟然牵扯到大明的读书人。 也就意味着,此事是某些不满陛下的阴谋家。 没能力与当今圣上,用政治手段对抗。 所以便拿老百姓的血,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刘三吾非常清楚,这些人放倭寇入应天。 其实,没指望那两千倭奴,能做成什么大事。 单纯的就是想恶心一下朱元璋而已。 他朱元璋不是自以为,文治武功都能超越秦皇汉武吗? 可秦皇汉武在位时期,何时被外族打到自己的京城边上。 同为读书人出身。 刘三吾太了解,都写读书读到狗肚子里的人。 引倭寇来的原因了。 刘三吾咬着牙向朱元璋下跪道: “陛下,臣岂是贪图名声之人?” “若是陛下需要,臣在处理那些大明败类时出手,尽可以明说。” “臣哪怕因此背上万世骂名,也要让那些畜生,给无辜死去的大明百姓陪命。” 对于刘三吾这种传统文臣来说。 朝堂上的问题,就用朝堂的手段来解决。 哪怕面对陛下亦是如此。 这是身为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