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章 朱家父子轮番劝谏,林澈态度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87章朱家父子轮番劝谏,林澈态度坚决 “林先生!” “不是我兄弟有意相瞒,实在情不得已。” “还请先生海涵!” 这时,朱标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实不相瞒,其实在午门大街那日,我们兄弟本该向先生亮明身份。” “奈何突发刺杀这一状况,为了先生的安全,咱兄弟就将这事一直拖到现在。” “就是因为瞒着先生这事,父皇还狠狠责备了咱兄弟二人,让我们尽快与先生亮出身份。” 见林澈不为所动,朱标继续道: “先生对咱兄弟隐瞒身份,表示不满。” “咱都理解,错在我们兄弟,父皇国事繁忙,还不忘提醒咱兄弟。” “让咱俩尽快跟先生亮明身份,可是咱兄弟拖拖拉拉,一直磨蹭到今日。” 这也让他这个皇帝,少跌些面子。 “该还的人情,只多不会少,我从不欠别人的。” 朱元璋豁的站起来,感觉头有些大了,脑子嗡嗡的。 “太子殿下错了!” “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先生海涵。” “咱在殿试上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先生下了大狱,还处以极刑,这些都是咱的错。” “林先生!” “莫非,皇帝想体验一下前元忽必烈皇帝当年的境遇?” 严格来说,真的不能怪人家生气。 林澈接下来的话,彻底打碎了老朱的幻想。 林澈在诏狱那段时间等于是白等了。 兄弟俩一遍遍的吞咽着口水,却还是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一切责任都在咱,望先生见谅!” “可先生也得给咱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并非是他们想要戏耍先生,实在是先生真的不能死!” 平白无故在诏狱等了一个多月时间。 林澈忍不住叹了口气,指了指屋内的椅子,示意朱元璋坐下: “哪怕给咱当个先生,闲来无事的时候,给咱指点几句也行啊!” 说的情真意切,动人至极。 朱元璋对两个儿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感到满意。 “先生明明忧国忧民,却又为何一心求死啊!” 眼见两个儿子都在林澈面前,落败。 “你觉得靠这种方式,能留下我吗?就算留下我,又有何意义呢!” 说罢。 可也没有别的法子啊! 总不能让林澈这等绝世之才,就这么去死吧? 想到这里。 可是。 朱元璋抛开思绪,走上前一步,坐在林澈身边,神色严肃: “先生对咱有着不小的误会,咱知道你有顾虑,也知道你的痛苦,还知道先生一定处在无助之中。” “皇帝,你这是何苦呢?” 突兀的觉得老父亲像变了个人似的。 “皇帝你还是请回吧!” 林澈坚定不移的态度,让朱元璋头都大了,之前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我不过就是一名布衣,太子殿下对我行如此大礼,想必是弄错了对象。” 朱元璋暗地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给自己的好大儿点了个赞! 现在。 “咱对自己的武断行为,深感愧疚,今后一定改正!” 朱家兄弟,不光骗了人家那么久,还把人家苦等的死刑给免了。 大明皇储,太子朱标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林先生虽然是绝世高人,怎么也得给当今太子一点面子吧! “而且,我早就跟秦王殿下说过,我是不可能吃朱家的狗粮。” 林澈双手一摊,笑道: “先生点头,条件你随便开!” 林澈在诏狱以死明志,别无他求,朱家三父子都看在眼里,所以也对他没有像对待寻常人看待。 “只要咱能办到,无不竭尽全力!” 朱元璋将身子挺了挺,感慨道: “先生对咱怀有怨气,就对咱直接发泄便是了,咱受着。” 吃苦受累不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这换做谁也不会高兴。 朱元璋无奈的摇摇头,硬着头皮凑上前: “林先生!” 如此一来。 太子朱标躬身做了一个长揖,态度无比的恭谦。 林澈称呼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你的这些,咱都有切身的感受。” “前日子,皇后娘娘到访,我没有当众拆穿身份,便已经是给足了面子。” “好歹也算相识一场,我与朱家也算的有缘。” 唯独称呼自己为大 明皇帝,皇帝?连一个陛下都不愿意叫。 林澈面对太子的大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干得漂亮! “收回成命,对咱维持原判!” 而今。 面对朱元璋的软磨硬泡,林澈微微摇头,叹道: 不光表达了歉意,还把黑锅自己背上,完全把他这个‘主谋"给摘了出去。 朱元璋愣了下,眉头紧皱,神色很不自然,对方的言辞中的冷漠,更是让他忧心忡忡。 “呵呵——” “我觉得有些话,还是不要说透为好,有些事情弄的太明白,反而不好。” “究竟在大明皇帝面前会不会服软?” 洪武大帝,一向以铁血著称,哪怕在空印案、扬州舞弊案中杀错了那么多的官员,也不见他有着丝毫的悔意,更别说是道歉了。 朱标和朱樉兄弟,听了都是眼神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 一个完美的人,无欲则刚,还不怕死,皇帝也没办法驾驭! “不行!” 尤其是老大,故意突出他在国事繁忙中,还关心林澈的事情。 朱标懊恼的抓了抓头发,实在想不出什么说辞,可以平息林澈的不悦。 “看看在下的骨头可有文忠烈公的硬?” “殿下说的隐瞒之事,对我一个布衣来说何足道哉。” 朱元璋一番话说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