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4章 航海与殖民时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04章航海与殖民时代 朱樉正沉浸在一步步将高丽覆灭的激动中。 突然听到林澈提起作业的事,眼中尽是满满的疑惑。 想不到灭亡高丽,与前些天的作业。 也就是如今是什么时代,到底有什么关系。 朱柏因为年纪小,倒是没有朱樉那么多的想法。 他听到林澈问起作业的事。 立刻举手回答:“先生,我觉得现在是殖民时代。” 林澈听到这个答案,略微有些失望。 很显然,这个小破孩估计是,听他讲了殖民的事。 “还可以按照藩王之间的远近亲疏,将他们的封地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只是他计划的前奏而已。 朱樉哪怕是再蠢,也能猜到林澈指的是哪个朝代了。 他想了想,还是给出提示道:“不管是大航海还是殖民,都是如今这个时代的表像。” 哪怕这是朱柏的猜测。 林澈却将话头一挑,扯到了藩属国的问题上。 “而且倭国、高丽、东南亚那么大块土地,肯定不止一个分封的藩王,如今在大明的王爷都可以分封出去。” 所以很快就想明白了,林澈提出征讨倭国、高丽的原因。 林澈听到朱樉的担忧,忍不住笑出声来。 傅友文由于没有听前几天的课。 朱元璋察觉到了傅友文的目光。 没想到自家先生,看问题居然这么有远见。 而是将林澈当成了,类似于贾诩那种有才无德的祸国之辈。 大明若是想,与已经开始殖民的欧罗巴蛮夷。 “不过周朝是在九州内分封,而我大明要在整个世界,都设有分封领地。” 人小鬼大的朱柏,听到朱樉犯蠢的问题,极为自信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朱樉的视角看。 林澈微微点头,道:“正是如此,如今便是大分封时代。” “还是接受大明的援手,远赴万里之外,建立新的国家,帮大明守边?” 朱樉还没搞清楚殖民高丽、东南亚的事,猛然又听到分封藩属国之事。 而林澈的目光,投到了朱樉身上时。 每当高丽皇帝的时候,还能吊打草原诸部落。 便不由的将目光瞄了,似乎在估计林澈提出的计策可行性的朱元璋一眼。 就将这两个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你们好好回忆一下史书,华夏曾经在一千多年前,也经历过这个时代。” 终于不再将其视为江湖骗子。 其中虽然有,成为穿鞋人之后,不想跟光脚的人搏命。 面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些束手无策。 朱元璋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如今无非就是航海与殖民时代。 而跪在地上的刘伯温。 殖民的重要性,林澈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朱樉听林澈的课最多。 密室内的傅友文,正满心佩服林澈,想出解决高丽人种粮食的办法。 “先生,您是说,我们大明如今又处在了,类似周朝的分封开拓时代?” 以待将来大明有变,就挥师回朝,夺取大明的江山。 “大明的藩属国虽然不可能,轻易抛弃千百年来传下的基业。” 一时间脑筋没转过弯来。 不解的问道:“藩属国都有自己的国土,他们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抛弃祖宗传下来的土地,到海外帮大明抵抗蛮夷?” “而大明如今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将各大藩属国封出去。” …… 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蒙古人,被当地的高丽人给同化了。 “先生,您先前说让大明攻打倭国、高丽、东南亚,难道是想将这些地方施行分封?” “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让其他诸侯的领地,成为周王室的屏障。” “你太高看这些出征的将军,也太高看倭国、高丽、东南亚那些人了。” 由于听林澈,讲了太多关于开放海禁,与殖民的重要性。 朱樉直接听傻了。 “让他们站在帮大明,抵抗欧罗巴蛮子的前沿。” 林澈面对朱柏的答案以及朱樉错失答题机会的懊悔神色。 只能默默等待林澈给出解答。 “看朕干什么?” 但是他有些担心道:“这些征讨倭国、高丽的军队,一旦在外面做大做强,会不会以后反噬大明?” 没想到这小子,却用着不爽的目光盯着朱柏。 怪不得,林澈刚才说搅得高丽天下大乱。 朱樉和朱柏两兄弟。 “而我们的先民,抵挡住了一群又一群蛮夷的进攻后,将九州大地彻底变成了,如今的华夏故土。” 不 过,想来也与林澈的计策相差无几了。 在听到林澈,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能够覆灭高丽的计策后。 这让朱樉心里是又震惊又羞愧。 如果这些将领在这些地方,积蓄粮食,大肆征收士兵。 如果这些征伐倭国、高丽、东南亚地方的军队,距离太远,失去控制,会不会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谋反。 心中不由的一阵无语。 要知道,哪怕是横行亚欧大陆的蒙古人。 而他听了这么久的课,还没有刚来的朱柏想的明白。 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了正确答案。 不禁哼了一声,道:“朕的答案与湘王是一样的。” 房间内。 “可如果他们遇到了,和高丽一样的内忧外患。” 同时也开始琢磨,该如何获得每天都来听课的资格。 当了皇帝之后,反而年年向以前看不起的蛮子交岁贡。 原来后面竟然与殖民之事联系到了一起。 由此,刘伯温更加确定了,要阻止林澈继续迷惑陛下的决心。 争夺还未被他们占据的土地。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海外施行分封制。 “到时候,仅仅是镇压自己封地的不臣之人,以及处理邻邦的纷争,就能消耗他们大部分精力,不可能还会有人想着班师回朝,夺取大明的江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