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6章 大明败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56章大明败类 在前元朝廷的秩序崩溃之后。 除了前元丞相脱脱,所带领的精锐军队,就属地主乡绅的士兵最难打了。 这些人为了保留,能够无止境的盘剥百姓的‘包税制"。 跟明军打被灭族的都比比皆是。 也就是大明初代的将士们,打仗的能力太强。 轻易的就将前元朝廷,赶回了草原。 否则,剩下的地主士绅们,是绝不会那么轻易臣服大明的。 而由于时代的限制,大明还做不到皇权下乡。 所以在大明士兵在从乡间撤离之后。 城镇乡村只见,便又成为了这些怀念前元之人的天堂。 也就是如今大明百姓,还有充沛的武德。 不至于被地主乡绅欺压到全家都饿死的地步。 可是各种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重压之下,大多数百姓也仅仅是饿不死而已。 “先生说的没错,父皇前段时间还通过都尉府校尉了解到,还有地主士绅给草原送信,想与草原上的蒙古人联系,让蒙古人再次入住中华。” “很显然,大明以仁孝治天下,还是比不过前元放任地主士绅作恶,更能收买人心。” 朱樉也向弟弟科普了一下如今地主士绅的无耻。 他前段时间翻阅边地战事记录,看到边境之地的士绅,试图给北元充当内应。 被军队发现之后,竟是全族皆兵反抗大明。 这件事给朱樉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以至于他用很长一段时间,翻阅了前元的史书。 想要知道,为何前元都被大明驱逐去了草原上,怎么还有华夏人怀念这些蛮夷? 朱樉本以为,千元肯定有比大明做的好太多的地方。 然而,他翻阅了那不到百年的史书,所看到的警示些害民残民的记录。 这让朱樉迷茫了,完全不懂这样的前元,为什么还有耕读传家的士绅怀念。 有段时间,他甚至还怀疑是不是父皇篡改了前元的史书。 就在朱樉都快将此事彻底遗忘的时候。 今天林澈突然讲到了这个话题。 他对于天下士绅,为何如此怀念前元朝的疑惑,也终于解开了。 “正是因为对推翻前元的大明,心中是带着恨的。” “只是由于儒生的软弱性,他们没胆子造反,就只能盘剥百姓了。” 林澈看着眼前若有所思的学生,将某些士绅的遮羞布扯了个干净。 “这些士绅,如何有脸自称是读书人?” 朱柏在经过林澈还有朱樉的双重教育后,终于明白,自家先生为何说,在用化肥使得粮食增产之后,百姓会受到更严酷的盘剥。 毕竟,这些将鞑奴奉为圣主的士绅,不论做出什么违背儒家学说,接近满意的行径,都属于合理的范畴之内。 但还是接受不了,如今大明还有心存前元的读书人,他咽了口水,艰难的问道: “先生,如今我大明的士绅,还有多少这种败类?” 朱樉听到这个问题,也紧张的看着林澈。 他生怕自己先生口中,蹦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否则,他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士绅出生地读书人了。 林澈不知道两人的顾忌。 他打了个哈欠,捶了捶发酸的肩膀,道:“真正舍不得包税制的士绅,要么已经自杀,要么已经死在洪武帝的大军之下了。” “如今大明的士绅里面,至少有九成是心向大明的,剩下怀念前元的,也都是些命不久矣的前元余孽了。” 每一次王朝更迭,能活下来的师生地主,毕竟属于少数。 更多的还是新朝的功臣,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而经过这么一番稀释之后,天底下心向大明的士绅地主,就占了多数。 这也是大明朝,能够屹立两百多年不倒的原因。 不过,林澈在经过短暂的停顿后。 忽然话锋一转:“可就算这一陈前元余孽,对大明的危害也是极大的。” “他们那些前元残害老百姓的手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士绅,使得新士绅误以为,这就是千百年来的老规矩,所以也随着他们一起欺压百姓,” 隔壁,房间内。 朱元璋在听完林澈对心怀前元的士绅的颇析后。 再次将目光转移到,如今天下读书人名义上的领袖,大学士刘三吾的身上。 他用着冷漠的语气道:“刘爱卿,对林澈之言,有何看法?” “臣——臣以为——” 刘三吾此刻背后已经是冷汗淋漓了。 他隐约记得,自己以前好像上过一封一批为前元守节,宁死不降的忠义之士。 然而在经过林澈的分析后。 刘三吾瞬间明白了,这些人哪里是为了前元守节,分明是因为无法继续,在大明新朝作威作福,所以绝望的自杀而已。 刘三吾结巴了两句,终于想好了措辞。 他看向朱元璋回应道:“那些为前元而死的士绅,皆是无耻蛀虫。” “往日对他们的嘉奖,都应该全部撤回。” “在传旨天下,揭露其真实面目,让这些效忠蛮夷之人遗臭万年。” 以往刘三吾是不可能,提出这么激进的策略的。 不过,如今他的位置可能坐不稳当了。 所以就只能顺着朱元璋的喜好,给出对方想要的回答。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朱元璋正要点头的时候,傅友文连忙开口阻止:“陛下,不止您褒奖过那些士绅。” “还曾经下旨说他们是为国守节之士。” “纵然您被那些奸人蒙蔽了,可若是就直接将其贬斥到底,到时候恐怕会引得,天下读书人人人心动荡啊。” 尽管傅友文也很恶心那些为了利益而给前元殉葬的读书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