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7章 说服疍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07章说服疍民 “你是读书人?” 朱樉还以为疍民的首领,会是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渔夫打扮的壮士。 没料到,对方除了有些罗圈腿之外。 衣着和礼节与读书人,几乎别无二致。 自称刘百胜的疍民族长,听到朱樉诧异的问题。 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还没有穿好的儒衣,然后叹息了一声,道:“回禀秦王殿下,草民年幼时也算是饱读四书五经。” “然后还在家父的安排下,冒名从童生一路考上了秀才。” “只可惜意外被同窗识破,最终只能狼狈逃到船上。” 如果说匠户商人只是地位低下,要是遇到逆天改命的机会。 还能向上升迁,获得靠着科举的资格的话。 那么疍民想要参加科举,就只能冒名顶替一条路了。 朱樉倒是不在乎,此人触犯了大明律法。 他反倒是有些惊喜,既然这位疍民族长,是个考过科举的读书人,那么沟通起来,就没有想法不同,出现的误会了。 朱樉直接开门见山道:“刘秀才本王此次前来是向你们,宣读我父皇提升尔等地位的圣旨的。” “从今而后,疍民就能和士农一样,拥有考取科举的机会了。” 尽管朱樉是来招募水手的。 可谁叫这族长是个读书人。 他就只能强调,疍民以后再也不用受身份限制,而无法考科举了。 只是,刘百胜眼睛里,虽然尽是雀跃的激动之色。 但他竟然忍住了,询问朱樉,朝廷会不会认他这个秀才的身份。 反而是关心起了海军的事情:“秦王殿下,疍民终日捕鱼,像我这种能读书的寥寥无几。” “若是要考科举的话,至少也得等待五年以上的时间。” “而如今的年轻疍民,是没学习的机会和能力了。” “所以我想知道,他们成了您口中的海军之后,还能或者看到自己孩子,踏上科举考场的时候吗?” 关于朱樉的来意,刘百胜其实已经从刚才来喊话的校尉口中搞清楚了。 他意识到,这是疍民唯一一个可以今后不再受欺负的机会。 但读过书的他,也很清楚这种堪称改命的好处,不可能没有代价。 “对不起,我保证不了,你们每个人能活多久。” “伱们应该很清楚,就算不会遇到倭寇海盗,大海本身就是极其危险的。” “所以能不能活下来,一来是看运气,而来就是看你们的本事了。” 朱樉面对刘百胜的注视,给出了一个让旁听之人,都有些诧异的回答。 按照正常情况。 这时候朱樉应该大包大揽,表示一定会保证疍民水手们的安全。 争取一个不少的,让他们解甲归田。 而不是在一次强调,当海所要面临的风险。 不过,这倒是让眉宇间,还有三分警惕的刘百胜终于放下了最后的戒备。 因为朱樉越是强调当海军的危险。 就越是说明,朝廷是真心打算招募疍民当水手,而非送命的炮灰。 刘百胜叹了口气:“生死乃是天命,无人可以更改逆转。” “只要秦王殿下,能够足额给疍民水手发放军饷,身故之后的抚恤,也能不被克扣的话。” “老夫愿意帮您,让此地的疍民归心。” 朱樉从应天府赶到沿海,还冒着未知的风险,深入疍民聚集地。 就是为了道道刘百胜的这个承诺。 <divcss=&ot;ntentadv&ot;>所以他便当即保证道:“请放心,疍民水手的军饷,都会由本王亲自发放。” “若是谁敢在其中上下其手,本王保证亲手砍了他,” 在听了林澈讲课之后,朱樉深知贪腐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也就没把话说的太满,而是定下了会严刑峻法的规矩。 “如此一来,老夫就放心了。” 刘百胜得到了朱樉的承诺后,连自称都贴近汉人化了。 但他还是好奇问道:“秦王殿下,到底是谁向陛下建议,提高我们疍民地位的?” “当然是我家先生,林澈了。” 朱樉对于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掩饰的想法。 他直接就将林澈,褒奖疍民吃苦耐劳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刘百胜深深记下了林澈的名字。 紧接着他就走出船舱外,向着围在一旁的船只,叽里呱啦的大汉了一番。 这些船上的人,顿时就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紧接着就划着船,向更远的同族,通报族长宣布的喜讯了。 疍民们忽然的惊呼,吓得开着小船潜伏过来,随手和校尉们。 都以为朱樉出了什么意外。 要不是懂疍民话的人拉着,他们都是打算杀到刘百胜的船上救人了。 疍民们断断续续的欢呼,持续了一个时辰。 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叫林澈的人。 向着大明皇帝帮疍民求得了一个,脱离贱籍的机会。 只要他们之中的部分青壮,响应大明海军的征召。 那他们以后就不再是,只能飘在海上的贱民。 而是拥有与士农相同地位,同样能考科举做官的人生人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起。 不少疍民们,都在自家床上默默供起了一个写着歪歪扭扭,但明显能够认出‘林澈"二字的长生牌位。 而在与刘百胜,以及其他疍民的领头人。 商议一夜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份双方都满意的细则。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明可以从疍民之中,征召身体合格的擅水之人进入海军。 而疍民不仅能够读书识字,还能上岸生活。 不过介于他们与陆地子民的隔阂,这一项将会缓慢进行。 总之,朱樉按照林澈教授的方法。 将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都摆在了明面上。 商议出了绝大多数人,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等到天亮之后,朱樉还将这些疍民们召集到了沿海的沙滩上。 命令识字的校尉以及随手,给这些人做了详细的户口登记。 刘百胜在拿到新的户册之后,感慨万千的道:“老夫终于能够,完成祖辈的夙愿,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了。” 朱樉闻言,不禁琢磨起来,大明沿海的几十万疍民。 其中到底有多少读书人。 若是人数多的话,要不要劝劝父皇开个恩科,收买一波人心。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