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七零,糙汉的知青小娇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母子平安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明福娘不满的说道:“你咋才来,要是我孙子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快进去看看。” “老李家的,你咋这么说呢,明明是你儿子才去喊我,要是早点去孩子说不定都生出来了。” “行了,你快去看看。” 李明福局促的站在门口。 明福娘骂骂咧咧的去灶台那烧热水。 十分钟后她端着搪瓷盆子进屋里看啥情况了。 “怎么样?我宝贝孙子没事吧?” “这我还真不敢保证,流了这么多血,小兰并没有多少力气,不过好在胎位是正的,只要攒攒力气说不定能母子平安。” “只要我大孙子没事就行。” “行了,明福娘你赶紧出去吧。” 在房间里说的话站在院子里的乡亲们听得一清二楚。 只有一少部分人觉得心寒,大部分觉得蛮正常的。 传宗接代最为重要。 媳妇没了就没了,可以再娶。 李明福站在门口想进去看看,他对吴小兰还是有些担心的。 他娘一把把他拉得远远的。 “看什么看,别看了,也不嫌晦气,女人的事你一个大男人看什么看,没什么好看的。” “娘,不会出事吧?” “出事也是怪她自己,这个赔钱货我不过就是轻轻推了她一下,给我来这么一出。按理说还有一个月才到出生的日子,连孩子都保护不好,没用的东西。” 得了,这不就破案了嘛。 吴小兰难产全怪她。 明明是她的错但话里话外自己一点错也没有,把过错全部推到儿媳妇身上。 王大花说道:“你一个长辈怎么能说这话,现在可不是老社会,有法律法规,真要是出事你就等着后悔吧。” “这是我的家事和你们没关系。” 徐老婆子说道:“真想不明白你们这样草菅人命的人家都能娶到媳妇,我家大明一表人才却娶不到媳妇。” “说啥呢,我儿子可比你儿子强多了。” 这么生死攸关的时候两个老婆子在说些有的没得。 一点不把人命放在眼里。 周老婆子说道:“明福娘,你给小兰煮碗红糖鸡蛋水,喝了会有力气。” “红糖?鸡蛋?她可不配吃这么精贵的东西。” 林浅夏压住内心的怒气说道:“不为了小兰也得为了你那宝贝大孙子吧,你舍得你心心念念的孙子出意外吗?” 听到这话她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没用的东西,浪费我辛苦攒的鸡蛋。” 说完之后还是去厨房煮红糖鸡蛋水。 她刚烧开红糖水就听见一声婴儿的啼哭。 听见哭声林浅夏松了一口气。 可算是平安出生了,就是不知道产妇怎么样了。 明福娘急匆匆的跑过来看是男娃还是女娃。 林浅夏虽然觉得男女平等但在此刻还是希望吴小兰生的是男娃。 可以想象到她要是生的是女娃会被怎么样的对待。 接生婆抱着孩子出来说道:“恭喜恭喜,是带把的。” 一听这话明福娘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似的。 “宝贝大孙子,我是奶奶,一看就知道是有出息的孩子。” 林浅夏听见这话翻了个大白眼,皱皱巴巴难看的要死不知道怎么看出来是有出息的孩子。 李明福听着孩子的哭声笑了笑。 此时的吴小兰被人忘在脑后。 “大娘,孩子娘没事吗?” “失血过多晕过去了,应该没啥事,要是真的有事那也是她得命。” 看热闹的人见孩子平安出生也跟着高兴。 平安就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日子就是再没有盼头能活一天是一天。 万一时来运转好事频频敲门呢。 林浅夏和周老婆子出去的时候就听见赵红梅说道:“真是没天理了,吴小兰还真的生了个男娃,我这肚子咋还没动静呢。” 她和吴小兰前后结婚,人孩子出生了自己还没动静。 再这么等下去怕人孩子会打酱油了。 赵红梅气不过便给林浅夏添堵。 “林知青,你这肚子怎么也没动静啊?” “呵呵,瞧你说的就像你的肚子有动静一样,你都不急我有什么好急的,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少管闲事。” “我是好心,周婆婆年纪大了怎么可能不盼重孙子呢。” 周老婆子连忙说道:“这事我还真的不着急,随缘就好。” 听见这话她差点气死。 哪有老人不想见到下一辈的。 林浅夏还真是命好,不管是男人还是婆婆全都由着她的性子来。 “周婆婆,这事可不能随缘,你孙子今安年纪想不小了,看看同一年龄的孩子都到上学的年纪了。” “不急。” “是不是林知青不想生啊,难不成她还想以后独自一人回城?回城可不是想回就回的,工农兵大学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李狗蛋从一旁过来拉着自家媳妇离开。 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说,这还得了。 不过他也确实到了要孩子的时候。 “红梅,咱们生个孩子吧。” “行,我也没说不生啊。” 关键是不是她说想生就能生的,李美丽想生孩子但是把自己作进医院。 去这一趟肯定得花不少钱。 刚走出李明福的家门就听见明福娘喊道:“还死在床上干什么,还不快起来收拾一下屋子,满屋子的血腥味真是晦气。” 眼不见为净。 林浅夏搀扶着周老婆子离开。 两天后。 林浅夏在村前的河边看见正在洗衣服的吴小兰。 连月子也没做,生产第三天就在冰冷的河水里洗尿布。 本来就虚,肯定会落下月子病。 吴小兰看见她朝着她笑了笑。 “小兰,虽然不是大冬天但马上入冬,但也蛮凉的,下次你让李明福来洗。” 李明福十指不沾阳春水,让他洗尿布是不可能的。 她就这个命了。 “林知青,上次谢谢你给我吃的糖,要不是那两块糖我可能早就死了。” “说啥话呢,是你自己有毅力坚持了下来。” 说完之后吴小兰继续低头洗尿布。 明福娘抱着一堆衣服过来,粗鲁的扔在盆子里说道:“你是怎么回事,眼瞎了吗,这些衣服放在桌子上你看不到吗?” 她说完转头和林浅夏说道:“我儿媳妇正在忙活,林知青还是和我唠嗑吧。林知青,你是城里来的又在供销社上班,能不能给买袋奶粉?这不争气的玩意生了孩子连奶都没有。” “你杀个老母鸡给小兰炖汤喝或者买个猪蹄炖汤喝也行。” “这得多少钱啊,我和我儿子都没吃这么好,她不配吃着好的。” “呵呵,那你孙子只能饿着了。” 明福娘不满的说道:“所以才让你去省城给买袋奶粉,要是没奶粉帮忙买些小米粥也行。” “好啊,先拿十块钱给我。” 她瞪大眼睛问道:“多少?十块钱!你这是在抢钱,奶粉真有这么贵?” “当然,奶粉县城都买不到,省城还是有机会买到的。” “这么贵,你是不是忽悠我的。我买个芝麻饼子才三分钱,奶粉却要十块钱。” 林浅夏笑着说道:“大娘你亲自去省城问问吧。” “那你给带两斤小米。” “两块钱。” 明福娘不可置信的说道:“你是不是抢钱呢!” “你有粮票的话就不用花这么多钱,可惜啊,你没粮票。这么算下来,你还不如给小兰杀个老母鸡炖汤喝,这样起码不用花这么多钱。为了你那宝贝大孙子好好想想。”. 明福娘听见林浅夏说宝贝大孙子总是觉得怪怪的。 好像每次她这么说自己会真的按照她说的做。 不过她说的确实有道理,要不然就回家把不下蛋的老母鸡宰了。 但这赔钱货真的不配喝鸡汤。 林浅夏见她不说话笑了笑便离开。 张口闭口赔钱货,不配吃好的,但宝贝大孙子只能喝奶,就是再不愿意给吴小兰吃为了孩子也必须舍得给她吃。 她和孙迎春可真是村里的卧龙凤雏。 吴小兰看着林浅夏离开的方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 她忍着疼继续洗衣服。 林浅夏回去路上碰到周招娣。 周招娣拿出来一个青梨说道:“林姐姐,又脆又甜,可好吃了。” “从山上摘得吗?” “对,在半山腰的歪脖子梨树上摘的,那里路不好走基本没人去。” “下次别去了,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林姐姐,别让我娘知道,我先回家了。” 林浅夏接过青梨说道:“好,有空来家玩。” “嗯嗯。” 周招娣小跑着往家里走,怕别人看到传到王大红的耳朵里。 可是就是这么小心翼翼还是被人看到。 张寡妇因为上次的事一直记恨林浅夏,一直想找她的不痛快,可算是让她找到机会了。 这不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去找王大红。 谁能忍受自家闺女胳膊肘往外拐。 “大红啊,忙着呢?” “现在没啥好忙的,挑黄豆能冬至的时候做豆腐吃,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我来就是提醒提醒你。” “有什么好提醒的?” “我和你说啊,刚刚我可是亲眼看见你闺女招娣给林浅夏一个青梨,这事你能忍?” 王大红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你是不是看错了,后山就是有梨树也早被人摘完了,哪里能轮到我家招娣呢,你肯定看错了。” “我看的真真的,骗你干什么。” 王大红还是不信,她可是专门让周招娣离林浅夏远一点的。 不过这孩子她说的话还真不一定会听。 张寡妇说完之后扭着屁股笑着离开。 孙迎春带着周金蛋去县城割肉去了,周水根也没在家。 家里只有王大红和招娣来娣两姐妹。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招娣!招娣!!快出来,有事问你。” 周招娣手上都是皂角水,衣服刚泡上就被想喊出来。 “娘,什么事啊?” “刚刚张寡妇说看见你给林知青吃的,有没有这事?” 她下意识的想点头,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娘又不是没去过山上,我怎么可能摘到梨子。” “真的没有吗,你可别撒谎。” “娘,我先去洗衣服。” 周招娣说完进院子端着洗脸盆去村前的河边洗衣服。 王大红看着她的背影,小声嘟囔道:“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怎么和我一点也不亲,我还能吃了她不成,我又不跟家里的死老婆子一样对她动手,这么怕我干什么。和林知青倒是挺亲的,这不是白眼狼嘛。” 她越想越气,偏偏周来娣在哭哭啼啼的。 她骂道:“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你老娘我还没死呢!” 但凡孙迎春和周老婆子其中一个人在家她肯定不敢这么大声说话。 林浅夏还是头一次在家里听到王大红的声音。 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今安哥,王大红在家里支棱起来了,虽然骂的是来娣但好歹听见她的声了,我来村里这么长时间头一次听她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应该是大娘没在家。” 周老婆子也说道:“肯定没在家,要是她婆婆在家肯定不敢这么大声说话,孙迎春在家的话给她十个胆子也不敢这样。” 听到这话林浅夏哭笑不得,没想到原来是这样。 周今玉上学回来就看见大妞和二妞在河边玩。 她过去问道:“大妞,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看看从河里能不能钓上来鱼,招娣说之前她在河里钓到过鲫鱼。” “不好钓吧。” “试试再说,万一钓上来就能喝鲜美的鱼汤了,我可馋了。” 张大妞说完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张二妞问道:“去上学感觉怎么样?” “可好玩了,等明年就可以和你们一起上下学了。” “嗯嗯,我娘说过完元宵节就让我们去上学,招娣你问问你娘能不能去上学吧,咱们一块去学校。” 周招娣搓衣服的手一顿,说道:“你们去吧。” 她根本就不用问,家里肯定不让去,说不定还会被打一顿。 毕竟她得在家帮忙干活。 洗衣服,洗碗,做饭可都是她的活。 周今玉坐在那里看大妞和二妞钓鱼。 说是钓鱼其实就是一个铁钩子上面栓了一个铁钩子又绑了一把野草。 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这么简易的装备要真的能钓上来鱼那可真是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