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七零,糙汉的知青小娇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 滑冰风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浅夏真想给母女俩鼓鼓掌。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张军和张强两人对她可是没得说,换成一般人就李翠花这样的作法早就炸得鸡飞狗跳了。 王荷花不满的说道:“你们这话说的真是丧良心,我和二弟妹对你们真的没话说。大丫,你出嫁之前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我们洗的,饭菜也是我们做的,没让你干过几次家务活,你摸着良心想想是不是?” “这本来就是你们应该干的活。” “你看看村里哪家当姑娘的有你这么好命,啥活也不干。” 说起这个来张大丫就来气。 没出嫁之前确实在家不干活,但嫁到张家之后没少干活。 这一切都是林浅夏害的。 “林浅夏,你为什么使坏,我娘和我嫂子之前多好啊,你看看现在,你还真是蛇蝎心肠。” “谁蛇蝎心肠啊,明明是持心不正,心思不纯。” “这么多人都看着呢,你还狡辩?” “你可真逗,你让人说说我到底有没有挑拨离间。你说得对,这么多人看着呢,还能让你胡编乱造冤枉我不成。” 孙艳和李大娘率先站出来说道:“确实没有。” 林浅夏好笑的看着跳脚的杨大丫。 “耳朵没聋吧,听见了吧,少往我身上扣屎盆子。” 李翠花说道:“你们怕什么,说实话!” “咋的,人说了你还不信。你这么大年纪还这么不消停,明明是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大峰才引起来这么多事,跟我可没关系。” 张强说道:“娘,别闹了,赶紧回家吧。” “你个忘恩负义的逆子,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我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结果是个白眼狼。” 王大花实在听不下去了。 这人不知道见好就收,非得撕破脸,闹得大家难受才消停。 这么说自己亲儿子的亲娘也很少见。 “行了,赶紧回去吧,也不怕丢人,大队长和我家那口子快从镇上回来了。” 一听这话李翠花才消停。 林浅夏看着秒怂的样子不禁感叹道,“真是一物降一物。” 这么冷的天大家伙也是趁着现在有大太阳才出来。 没有大太阳都窝在家里呢。 躺在热炕上舒服极了。 冬天烧柴火多,村里人去山上更加频繁。 林浅夏回去见周今安去山上还没回来就想着去找他。 “浅夏,外面起风了,看着马上要下雪了,别去了,今安没少上山,不会有事的。” “我还是去看看吧。” 她实在放心不下,刚刚右眼皮一直跳,希望没什么事。 林浅夏刚出门就见徐大明过来。 “林知青,你家男人在山上打了一头野猪,今天村里能分到猪肉了。” “野猪?今安受伤了吗?” “胳膊被划破了一个口子,没啥大问题。” 她听见后快跑着去山上找他。 刚出村就见周今安浑身是血的回来。 林浅夏跑过去见没什么大事才放心。 “媳妇儿,没事,皮外伤。” 她眼睛有些酸,不自觉的流泪,自己都被吓到了。 周今安慌忙道:“真的没事,身上这么多血是野猪的,只是手臂上被划了一个小口子。” 李守成和张狗蛋两人抬着野猪过来。 两人非常的乐呵,终于可以吃上猪肉了。 徐大明亲眼看见周今安把一个接近两百斤的野猪放倒。 要是他早就去见老祖宗了。 村里人知道从山上打下来野猪之后全村沸腾了。 大冬天的就是要吃猪肉炖粉条。 小孩子们绕着野猪嬉笑打闹。 “今安真厉害,看看野猪的獠牙,要是被野猪拱到怕是的得丢掉半条命。” “要是我见到野猪得被吓得腿软。” “上次我家那口子碰见野猪吓得爬到树上才躲过一劫。” “这可不是一般的危险。” “放眼整个村也就周今安也这本事打一头野猪回来。” 被大家夸赞的周今安正在家被林浅夏按在板凳上处理伤口。 “怎么也不小心一点。” “对不起,媳妇儿,让你担心了。” “什么对不起我,对不起的是你自己,奶奶担心的不得了。” 林浅夏没好气的说着,但处理伤口的手动作轻柔就怕弄疼他。 周今安无声的嘴角上扬。 说道:“这次被徐大明几个人看见,只能村里平分,不过咱们家会多分二十斤。” “先别操心这个了,我明天和你去医院看看吧。” 周今安刚想说不用但看见她的眼神立马憋回去没再说话。 周老婆子赞同的说道:“浅夏说的没错,去医院看看放心。” 村长和大队长过来看他的受伤情况。 “没事吧?” “村长,大队长,没事,皮外伤。” “什么没事,这几天不能碰水也不能干重活,林浅夏不卑不亢的说道。 大队长和村长说道:“你在家好好歇着,野猪就交给我们处理。”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村部那里站满了人,有肉吃就没有不激动的。 烧水,褪毛,开膛破肚。 几个人很快就把野猪处理好了。 猪肠,猪肚这些猪下水被放在盆子里。 徐老婆子说道:“村长,这些怎么处理?” “野猪是周今安弄回来的,猪下水和猪肉全部给周家。” 她不满的说道:“那怎么行,我儿子大明也有份。” 徐大明拉着她到一边,真是丢人。 有什么份啊,当时他吓得腿软的倒在地上,要不是周今安把野猪引开他这条小命就交代了。 赵红梅也不甘示弱的说道:“是啊,我家男人也有份。” 村长看着大家伙说道:“有什么份,你们问问大明和狗蛋真实情况是啥样的。” “我实话实说,当时要不是有周今安在,我们几个人非死即残。” 李狗蛋说完这话左脚被赵红梅狠狠的踩了一脚。 怎么脑子就不转弯呢,好歹出力了,多分一点是应该的。 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她没敢说话。 毕竟要是他们几个人多分点,那村里人就会少分点,大家伙肯定不愿意。 她要是非要坚持,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把她给淹了。 以后在村里根本没法混。 周今安换上干净的衣服和林浅夏来到村部。 所有人都乐呵呵的看着他。 不管怎么说今天能吃上肉都是借了他的光。 林浅夏小声的说道:“看看大家伙对你多友好,一个个笑的怪渗人的。” 以前对周家避如蛇蝎的样子到现在的眉开眼笑。 人啊,有好处占就行。 每家派一个人上前领肉。 不到半个小时一头大野猪就分完了。 乡亲们脸上喜气洋洋,在冷风中站了四个人愣是没有一点怨言。 林浅夏和周今安端着两大盆回家。 “媳妇儿,猪下水等会我去水井边处理一下,天冷,不怕坏,可以吃到过年。” “不用去水井处理,到隔壁院子吧,我弄热水洗。” “不用,太脏了,我自己去就行。” 林浅夏肯定不同意,必须得跟着去看看。 去水井旁就去水井旁吧,大肠小肠的确实不干净。 周老婆子看见这么肉说道:“这下可不缺肉吃了。” 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都吃上了肉。 —— 学校马上到放寒假的时候了。 周今玉说道:“今天学校考试,下午就放假了。” “不想放假吗?” “是啊,不过很快就开学,我和同学们处的可好啦。” 林浅夏笑着说道:“处的好就行,等以后上初中和高中同学会越来越多的,不过等毕业之后有些人可能再也见不到。” “到时候我得哭,舍不得。” “可是人生总是充满了离别,这也是你需要学习的。” 村里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里能让上到小学毕业就已经非常好了。 不少孩子连学校都没法去,在村里放养。 林浅夏把周今玉送到门口。 吴小兰后面背着背篓,前面抱着孩子,看样子是要准备上山。 她环视一圈见没有人说道:“之前一直没找到机会好好谢谢你,这是我昨天去山上捡回来的冻柿子,你尝尝。” 听见这话林浅夏才意识到去山上的路并不一定要走周家门口。 看来是特地来给她送冻柿子的。 “谢谢,这次我收下,下次可千万别送了,留着自己吃。” 见她收下吴小兰这才缓了口气,发自内心的笑起来。 这一刻她觉得轻松。 “这么冷的天,你婆婆那么心疼她的大孙子怎么还让你抱出来?” 吴小兰不好意思的说道:“得喂奶。” “李明福呢?” “不说了,我先走了。” 林浅夏见她这样就没再多说什么。 村里的大部分女人都是这样,干活,做饭,看孩子,没有一分钟是闲着的。 女人比男人显老是有原因的。 中午的时候林浅夏和周老婆子在卫生室面前溜达。 明福娘着急忙慌的抱着孩子过来。 她哭喊着说道:“快救救我家孩子。” 好家伙,给孩子脑袋磕破了,哗哗的往下流血。 赤脚医生看见这么小的孩子脑门上的大口子一时无措。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立马去拿消毒水和绷带。 小孩哭得哇哇的。 李明福紧随其后的过来,担心的问道:“孩子没事吧?” “没事就是流点血,看着怪吓人的其实没那么严重。” 林浅夏听到这话就知道孩子是李明福给整成这样的。 要不然明福娘不可能说这话。 要是吴小兰把孩子的脑门上破一个大口子,明福娘肯定得给自家儿媳妇的脑门开个瓢才算完。 赤脚医生说道:“幸亏命大,要是再偏一点怕是没得救,以后看孩子的时候上点心。” “行,我们知道。” 医生把孩子交给李明福,但他刚才把孩子摔了,根本不敢接。 明福娘说道:“我来抱吧,大男人哪儿会抱孩子。” “一毛钱。” “医生,出来的急没带钱,我看看外面有没有人去借一点。” 她是奔着林浅夏去的。 “林知青,行行好,借点钱给我吧,出门急没带钱。” “真是不巧,我也没带钱,你还是回家拿吧,反正不远。你说说谁出来遛弯带钱啊,快回家拿吧,别耽误赤脚医生吃午饭。” 明福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毕竟林浅夏说的挺有道理的。 李明福讪讪道:“娘,回家拿吧。” “就怪那赔钱货,去山上不把孩子带着,又得花钱,可怜我宝贝大孙子,偏偏摊上这么个娘,没有一点当娘的自觉性。” 她能厚着脸皮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无敌。 丧良心啊。 李明福白长了这么高的个子啥也不是。 不干活,不看孩子,只知道吃饭喘气。 “娘,回家再说吧,以后孩子让小兰看着。” “这事肯定啊,当娘的不看孩子谁看孩子,你大男人以后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可不能抱着孩子在锅台转悠,不能这么没出息。” 林浅夏很想憋笑,但实在没忍住。 成天窝在家能有什么出息。 事事听老娘的话,没一点主见,懒死在家,有个锤子的出息。 这不纯粹搞笑吗。 靠着女人在外面干活,一个大男人养家的担子都担不起来,还出息呢。 明福娘听到笑声疑惑的看了她一眼。 小声骂道:“真没良心,看见孩子受这么重的伤竟然还笑的出来,真冷血。” 她的世界里除了她和李明福没有一个好人。 “奶奶,孩子出生在他们家真受罪。” “唉,全家指望着吴小兰,到时候怕是要出事啊,可怜这姑娘了。” 好好的一个人成天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迟早得疯。 “各人有各命,半点不由人。” “是啊,不由人啊。” 两人坐在墙边晒太阳,没过一会儿就看见吴媒婆风风火火的回村。 “周大娘,在这里晒太阳呢。” “是啊,这么高兴是有啥喜事吗?” “又成了一对,两个月后去吃喜糖。” “咱们这十里八村的新人几乎都是你促成的,堪比月老。” 吴媒婆听见这话笑的合不拢嘴。 每成一对都是有喜钱拿的,她家在村里可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她为人低调从不显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