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核工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所有学子都去寻找各自宿舍的时候,叶知寒用身上本就不多的零钱,买了一个信封和邮票,小心翼翼的写下了寄信地址和收信地址。 华夏京都王府大街9号。 华夏元年,中科院成立,到十一月初已经有原子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史学六个研究院。 十一月下旬,中科院院址迁入王府大街9号。 华夏二年六月下旬,中科院院址陆续迁入文津街3号,原静生生物调查所。 不过原子学和物理学并没有随着这一次迁移一起过去。 在地址这件事情上,叶知寒在落笔之前是又落实了一遍的,所以再三确定之后,这才敲定了地址。 将信封密闭好之后,他将信封投递进了豫省大学校园内的信箱中。 大学第一天,时间过得很缓慢。 回到宿舍和室友见了一面,中午吃了个饭。 随后,他就坐在校园的草坪上,目光看着矗立在草坪旁边的信箱。 直到下午五点,才等来了取信的邮差。 不过他的心并没有就此完全放下,似乎自从邮件被取走之后,他就更加激动和紧张了。 就在两个月前,丑国军队入驻高丽半岛。.z. 七月份,华夏反对丑国侵略高丽运动委员会成立。 现在正值九月初。 别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什么,但叶知寒很清楚,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当是华夏和丑国对峙的最重要时刻。 到了十月,华夏便将作出决定,华夏的军队将带着落后的武器和残破的单衣,进入高丽作战。 青山埋忠骨的悲怆,将要上演。 这场战争,华夏是胜利了的,华夏也一定会胜利。 没有任何敌人能拦住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狂热保护,哪怕军事实力第一的丑国。 但叶知寒也知道,这场战争的代价是什么样的。 多少青年葬身他国。 用自己的尸骨,垒出了域外长城。 叶知寒深吸了一口气,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给这些无悔献身的年轻人,争取到活下来的可能。 傍晚七点。 校务在操场上播放电影。 很多学子前去观影。 叶知寒向小卖铺的老叔争取到了留在店铺里学习的机会,在狭窄的过道上,趴在橱窗前验算。 “好学的娃子。”老叔坐在椅子上,看着远处的操场:“都去看电影了,你也不去?” 叶知寒低头推算着,并没有听到老叔的搭讪。 老叔也觉得无趣,低头拿起报纸看了两眼:“丑国又欺负人呢你看看,高丽半岛这才多长时间,就快全沦陷了。” “……” “不赖,”老叔道:“学习挺认真。” 叶知寒手中攥着铅笔,脸上挂满了愁色。 要想要以尽可能和平的手段结束边境危机,最凑效的办法就是震慑。 这也是军工的首要目的。 现在这个时代,二战刚刚结束,全球的秩序还处于野蛮生长的地步。 军工的快速成长一方面可以保证疆土无忧,另外一方面可以在这段扩张时期,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利益。 只是从现在一贫如洗的国土上制造出核武,难度太大。 核裂变、核聚变的原理和逻辑,他都心知肚明。 但最大的问题是,凭借华夏现在的情况,单单是一个u-235提纯工艺,都能把人给逼疯。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空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就现在海陆空的装备加起来,都比不上丑国一个旅的装备。 虽然北方有一个盟国,但现在的苏俄身陷欧洲紧张局势中,基本分身乏术,是无暇顾及华夏的。 也就是说哪怕华夏真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制造出了核弹,也很难发射出去。 核弹是子弹,导弹是枪,制导卫星是准星。 你说只是威慑,可以不那么准。 好,那退一步,顶多抹掉一个卫星。 但核弹和导弹,二者是绝对缺一不可的。 叶知寒慢慢的有些写不下去了。 差的太多了。 只有真正开始规划的时候,才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华夏现在国力的贫瘠。 不说重工业,光是吃饭问题,现在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热核武器的制造依托于强大的工业基础。 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依托于无数的人才,和举国之力的投入。 越想越难,越想就发现什么也干不成。 他索性就不再胡思乱想,低头沙沙的写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至少先画好蓝图。 这样哪怕就算是做不出来,也能知道是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哪些方面需要着力发展。 不得不说,和目前的国情对比起来,原子弹的原理要简单的太多太多了。 当然,受限于当下科技水平,他还是将整个原理阐述的尽可能通俗易懂。 原子弹三要素——1,一个装满气球的屋子。2,每个气球里面都有2-4颗小沙粒。3,小沙粒能够将气球刺破。 其实不管是谁,知道这三个要素之后,便都能制造出一个依托于核裂变原理的“原子弹”了。 引燃这个原子弹的方法也很简单。 发射一个沙粒,击中其中一个气球。 气球爆炸,内部的2-4个小沙粒飞溅出去,又刺破了2-4个气球。 然后被刺破的2-4个气球中,一共又有4-16个小沙粒飞溅出去,又刺破了4-16个气球…… 很快,房间里的“爆炸”越来越剧烈。 于是,你就成功的导演了一场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原子弹的原理就这么简单和朴实无华。 之所以掌握核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是因为它真正难的地方,不在原理,而是背后庞大的推算和数据支持。 一个原子的直径,约是10^-10。 一个中子的直径,约是1.610^-15。 让一个中子撞击到一个原子的难度,不亚于捏着筷子穿针。 而要保证原子弹爆炸,就要求单位时间内的链式反应达到一定强度。 这意味着,你要盯得不止是一个中子撞击到一个原子,而是要让每一个中子,尽可能的撞击到一个原子。 有些绕,但实际上却是这么麻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